百子橋

百子橋

都勻市市區劍江中部的七孔青石拱橋百子橋。曾獲1981年貴州省優秀設計獎。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勻市之所以有“橋城”之稱,得益於劍江之水。劍江系沅江主源清水江的上源稱謂。流域面積含都勻、丹寨、凱里、麻江、福泉、施秉、黃平、鎮遠、三穗、黎平、榕江、天柱、錦屏、雷山、台江、劍河等16個縣市的清水江,發源於都勻市苗嶺山脈斗篷山北麓之中寨,東北流至谷江,轉而東南到都勻。都勻段稱劍江。劍江由北向南,穿城而過,並納若干小溪,河網密度頗大。素有建橋良俗的布依族、苗族民眾,在劍江及其支流之上修建各種形制的橋樑,其中佼佼者,首推百子橋。

旅遊資源

雄踞貴州省都勻市市區劍江中部的七孔青石拱橋百子橋,“典出《詩經》(大雅·思齊)大妙嗣徽音,則百斯男”,乃“文王百子”之由,百子橋長140米,寬8米,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邑人唐文升獨力修建,時都勻知府孫廷相為橋落成題”功半洛陽”匾額以贈,至民國初年貴州省長任可澄至勻,題“唐家橋”三字刻於橋頭。1986年改建為遊覽風景橋,橋上建有古典樓廳、六角琉璃亭、石獅以及龍、鳳、八仙等精美圖案,古今建造融為一體,整座橋雄渾古樸,精美典雅,為都勻眾橋之冠。

歷史沿革

建成

百子橋為郡人唐文升捐資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當年唐氏已過半百,膝下無子,欲架橋以求繼嗣。唐家祖上耕讀為本,但卻認為“積田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種;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積德以遺子孫,子孫長享太平之福”。唐文升秉持“家訓”,獨資建橋,歷時五載,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落成。時任都勻知府孫廷相題贈“功半洛陽”匾嘉其善舉。其後,唐文升的後代在橋上添建“聳翠亭”。著名清代史學家、貴州學政洪亮吉曾登亭四眺,並作《登劍江聳翠亭望西北諸山》詩:“沿流都有鷺鷥飛,空翠時時沁客衣。忽訝危崖突人影,似驚鳴鏑啟山扇。回潭西去綠氵雲氵雲,一角樓台上夕曛。傾耳卻聞空際響,入山雲斗出山雲。”

修葺

鹹豐五年(1855年),聳翠亭毀於兵燹。光緒十一年(1885年),唐澤芳修復橋亭,時任都勻知府羅鳳儀題贈“纘緒宗功”匾。清末,劍江連年暴漲,橋基多處受損,唐文升六世孫唐樹衡與族人傾力維修。1944年底,日寇進犯黔南,守軍炸橋潰逃。其後復經修葺。

現狀

民國初年貴州省長任可澄至勻,題“唐家橋”三字刻於橋頭。1986年改建為遊覽風景橋,橋上建有古典樓廳、六角琉璃亭、石獅以及龍、鳳、八仙等精美圖案,古今建造融為一體,整座橋雄渾古樸,精美典雅,為都勻眾橋之冠。
解放後,仍作公路橋用,並於橋面兩側增建人行道和鐵護欄。20世紀80年代,另建公路橋行車,百子橋退位,遂於橋上修建歇山頂橋屋,兩端修建六角攢尖頂橋亭,橋頭安置石獅,廣種竹木,使百子橋的社會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
當初唐文升修建百子橋,為的是積德求子。其後裔世代維修百子橋,出於“纘緒宗功”。而如今的百子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成了都勻人民休息娛樂的文化活動場所,同時還是買賣民族民間工藝品的特殊商場。

歷史價值

歷經滄桑的都勻百子橋,由於具有重要歷史價值,於1983年被都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識之士建議,利用橋上建築,舉辦橋樑展覽,濃縮展出市內各種新老橋樑的照片、模型、圖紙等相關資料,在“橋城”都勻的龍頭橋上籌建別具一格的橋樑博物館,為貴州南線旅遊增加一個亮麗的景點。

經濟發展

現在的百子橋已經文明全省,乃至全國、世界,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都勻現在也因為有了它,也成為了“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物為證——馬踏飛燕。

自然資源

都勻市總面積2274平方公里,總人口為49萬,有布依、苗、水、瑤等33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7.08%。市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5個辦事處、10個鎮、8個鄉(其中有3個水族自治鄉)。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為23.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23萬(含流動人口)。
都勻市土地資源豐富。其中,耕地面積近5 萬公頃;林地面積12萬公頃;牧草地面積1.9萬公頃;水域面積近3000公頃;土地後備資源為25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11.22%,為城建、工業、農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都勻自然生態保護完好。森林覆蓋率達50.40%,擁有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水源保護林等森林面積12萬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7.33%,綠地率達34.97%,人均占有公共綠地面積為7.94平方米。
都勻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最冷的1月日平均氣溫5.6℃。夏無酷暑,最熱的7月日平均氣溫24.8℃。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31.1毫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6.1℃,無霜期300天左右。都勻四季較為分明,三伏不熱,冬行夏令,秋高氣爽,氣候濕潤,四季如春,是十分適宜居住、避暑、休閒、旅遊的氣候。
都勻市擁有大小河流257條,總長1321公里,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8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75億立方米,地下水2.12億立方米。河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2.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都勻市擁有各種礦床、礦點、礦化點80餘處。其中,鉛鋅礦探明儲量為36萬噸;煤儲量2705.7萬噸;鐵礦石儲量655萬噸;重晶石儲量536萬噸;白雲岩礦床化肥原料儲量超億噸。此外,磷礦石、硫礦石、螢石、石灰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儲量也較為豐富。

城市簡介

都勻環境優美,城市建設成績突出,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廣播電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食品衛生示範先進市及貴州省經濟強市、貴州省園林城市、貴州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都勻城位於“九溪歸一”的劍江河畔,眾多河流匯入沅江源頭劍江穿城而過。碧玉般的劍江水,沿江兩岸鶯語流花,青山聳翠,是一個山水交融、山清水秀的天然生態環境。
都勻有“高原橋城”之美譽。市區,各種不同建築風格的橋樑近100座,橫跨在涵抱全城的劍江河上。民族風格濃郁的百子古橋、全國大中型橋樑中斜度最大的劍江斜橋、玉砌雕欄的銀獅橋、凌空飛架的彩虹橋、清雅雋秀的月亮橋……一座座風格獨具的橋樑,融古典情調與現代風格、宏宏大觀與纖纖絹秀於一體,都勻因之被譽為“橋樑博物館”。
都勻交通發達,黔桂鐵路(即將改造為高速鐵路)縱貫全境,北接成渝、南出湛江北海的貴新高等級公路以及321國道、210省道等公路多達184條,總里程為1259公里。市區通往各鄉鎮的公路水泥和瀝青路面達80%以上,形成了以都勻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各縣市的快捷交通網路。都勻北距貴陽龍洞堡機場、南距荔波機場均為100公里左右。廈蓉高速公路和貴廣快速鐵路已開工建設,建成後都勻至貴陽的里程將縮短為80公里,行駛時間比貴新高等級公路縮短一半,約半個小時。2007年開工的貴陽經都勻到廣州的快速鐵路,時速達200公里,使都勻到廣州的列車行車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
都勻各類基礎設施齊全。供電充足,金融保險業完備,各銀行、信用社和保險公司營業網點遍布城鄉。商業服務網點發達,擁有大型農貿市場50餘處,超市、零售商店及飲食服務業9000餘家。星級賓館、酒店、旅社、度假村等旅遊企業75家。其中,三星級賓館6家、二星級賓館2家。現有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博物館、歌舞廳、音樂茶座、酒吧100餘家。報刊雜誌、廣播電台、電視台、中波發射台、歌舞劇團10餘家,全市廣播覆蓋率達100%。體育設施完備,建有體育館、訓練廳、田徑場、游泳池、水上體育活動中心等。醫療衛生條件優越,全市現有3家三級合格醫院,2家二級乙等醫院,3家私營醫院,20家鄉鎮辦事處衛生院。市內有高等院校3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中學28所,國小327所。現有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5個,中央、省、州、市國有企業200餘家,鄉鎮企業7000餘家。非公經濟快速發展。

經濟社會

近年來,都勻市遵循“環境立市、生態強市、工業富市、城建興市、文化亮市、旅遊熱市”的發展戰略,著力建設“合力都勻、生態都勻、實力都勻、人居都勻、文明都勻和魅力都勻”,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十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7%,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37%和12.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59%和5.5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16%。森林覆蓋率比九五期末增加4.1個百分點,達到了50.40%。城市化水平達到了46.20%,年均增長1.1個百分點。
“十一五”時期,都勻市將進一步把握機遇,與時俱進,突出“營造環境、招商引資、發展工業、走在前面”的戰略選擇,力爭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達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1.50%。

發展前景

隨著城市功能的進一步完善,都勻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均注入了活力。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人才資源豐富,為科學研究以及創辦高新技術產業創造了條件;能源豐富、交通便利,為創辦及發展工業、農業、製藥產業、畜牧業、服務業提供了方便;實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2006年以來連續被評為全省招商引資環境第一名,為投資創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毛尖茶都”、“西部鬥牛城”、“中國攝影城”等知名品牌以及優美的山水風光和充滿文化內涵的人文景觀,使旅遊業更加紅火。弘揚“自我加壓、奮發有為、不斷創新、跳躍發展”的精神,都勻正搶抓爭快、創新升位,譜寫從歷史古城到新時代明星城市的快速發展新篇章,正逐漸成為貴州南部的明珠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