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指公卿以下眾官。《國語·周語上》:“王乃使司徒鹹戒公卿、百吏、庶民。”《荀子·強國》:“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韓詩外傳》卷六:“如是則羣下百吏,莫不脩己,然後敢安仕。”
語出:《國語·周語上》:“王乃使司徒鹹戒公卿、百吏、庶民。”《荀子·強國》:“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韓詩外傳》卷六:“如是則羣下百吏,莫不脩己,然後敢安仕。”
指公卿以下眾官。《國語·周語上》:“王乃使司徒鹹戒公卿、百吏、庶民。”《荀子·強國》:“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韓詩外傳》卷六:“如是則羣下百吏,莫不脩己,然後敢安仕。”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治。官~。舊指小公務員:~員。胥~(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概況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健吏,精幹的官吏。
出處 例句三吏,文學名詞,一般指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所作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的統稱。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三別”。
簡介 內容“胥”指的是一種基層的辦事人員,即政府將平民按戶口加以控制,並從中選拔出“有才智者”加以管理。“吏”本是指替天子管理臣民、處理政務的人,即“官”。一般認...
基本內容 制度簡介 影響 職務特點 工作內容吏道 ,漢語辭彙。 拼音:lì dào 釋義:1、作官的道路。 2、為政之道。
詞目 拼音 引證解釋 吏道 譯文以吏為師,是李斯的發明,經秦始皇認可,便成了秦朝的國家政策。事見《史記·李斯列傳》和《史記·秦始皇本紀》。 “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
事件介紹 提出背景 具體實施 實施效果 後世評價《秦吏》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上古先秦類歷史網路小說,作者是七月新番。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
作品簡介 作品目錄 作品榮耀 作者簡介 主要人物百忍堂, 張姓堂,唐代時號,據史書記載,當時的鄆州有人曰張公藝,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下了一百個忍字,...
簡介 九世同居 百忍圖 百忍歌 家譜有吏夜捉人。 獨與老翁別。 人生無家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