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葉蕘花
灌木,小枝無毛。當年生枝近四棱形,枝上部葉常對生,革質,無毛,倒披針形至長圓形,果小,圓柱形,基部狹,外包以宿存花萼。花期夏秋間,果期秋冬。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白蠟葉蕘花
- 外文名:Wikstroemia scytophylla Diel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桃金孃目
- 科:瑞香科
- 屬:蕘花屬
簡介
所屬卷:Wikstroemia Endl.
所屬科:Thymelaeaceae
中文名:白蠟葉蕘花
文獻來源:Wistroemia ligustrina Rehd.in Sarg.(1916);圖鑑(1972)*;四川植物志(1989)*.
描述
灌木,高0.5—1.5米,稀達2米;幼枝纖細,圓柱形,密被灰白色絹狀糙伏毛,老枝褐色,變無毛;芽近圓球形,被白色絨毛。葉互生,紙質,橢圓形、狹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1—4厘米,寬0.4—1.5厘米,先端鈍或微尖,基部寬楔形或近鈍圓,葉面綠色,背面略蒼白色,兩面均被灰白色柔毛,後變疏毛或近無毛,側脈每邊4—6條,在葉面不顯,連同網脈在背面明顯,中脈在背面隆起;葉柄短,長約1.5毫米,被短柔毛。花黃色,無柄或具短柄,組成頂生、腋具短總梗的頭狀花序或穗狀花序,花多數或少數,稀單生,總花梗長1—5毫米,被絹毛,花序短於葉、等於葉,或稍長於葉;花萼筒狀,長6—11毫米,被絹狀柔毛,口部4裂,裂片長圓形,長2—3毫米,先端鈍;雄蕊8,2輪,上輪4枚,著生於花萼管喉部,下輪4枚,著生於花萼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花盤鱗片長方形或正方形,先端具不規則的齒缺,或線狀披針形;子房狹長圓形,密被平貼短柔毛,花柱極短,柱頭頭狀。果長卵形,紅色。花期6—8月,果期9—11月。
分布及生境
產德欽;生於海拔1 900—2 700米的林緣陰處或山坡灌叢中。分布於河北、陝西、山西、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