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芒鋪鄉

白芒鋪鄉

白芒鋪鄉位於道縣東部,1951年以駐地命名為白芒鋪鄉。

基本信息

白芒鋪鄉白芒鋪鄉
白芒鋪鄉位於道縣東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2公里。東與寧遠縣交界,南與四馬橋鎮蚣壩鎮相鄰,西與上關鄉接壤,北與白馬渡鎮、柑子園鄉毗連。鄉政府駐白芒鋪圩,轄野竹福、廣文鋪、何家、黑泥山、白芒鋪、繞塘、灣田、竹山、下洞、小甲、仁和圩、彭家、洞仂口、西園、黎家興、岩口、馬壘、龍嶺頭、陀仂復、牛橋、楊家嶺、木柵、柱興、精華、白泥山、潘家、吳家、楊家、三里井、鄧家等30個村,310個村民組。

概況

白芒鋪鄉白芒鋪鄉
鄉沿用駐地名。1951年以駐地命名為白芒鋪鄉。1955年屬第九區(清溪區)管轄。1958年屬八一公社。1961年為白芒鋪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5年撤區並鄉與小甲鄉合併為白芒鋪鄉。全鄉總面積105.8平方公里,耕地1873.2公頃,林地5531公頃,8172戶,31850人。境內屬平崗區,與寧遠交界處有把截大嶺,全鄉沒有大河,只有一條黎家興小河流入龍江、注入瀟水。省道323線穿越東西,蚣壩至白芒鋪公路橫穿南北與省道323線相連,簡易公路四通八達。鄉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水稻茶油、烤菸、桐油白芒皮(白芒皮是道縣一種土特產)等。年生產總值8372萬元,年財政收入89.5萬元。鄉內設有中學2所,國小39所,醫療機構42個。

【廣文鋪】Guǎngwénpù
從小甲遷來,村當廣東大道,開設大鋪,取名廣文鋪。村委會駐廣文鋪,轄廣文鋪、嶺背洞、新屋場、李家坪、壩子屋、石灰塘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63.6公頃,326戶,1271人。
【何家】Héjiā
以姓定村名。村委會駐新何家,轄新何家、底下洞、老何家、大梨園、新鋪上、假子鋪、王六腳、雷公壩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1平方公里,耕地56.7公頃,276戶,1034人。
【黑泥山】Hēiníshān
村後山,黑色土壤,故名黑泥山。村委會駐黑泥山,轄黑泥山、李家、竹山、廠門口、莊田公、老黑泥山、撲子洞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42.2公頃,196戶,736人。
【白芒鋪】Báimángpù
從壽雁遷來,在此開鋪,因附近一帶盛產白芒皮,得名白芒鋪。村委會駐白芒鋪,轄白芒鋪、上洞、周家、程家、黃家、老柏家、祖山凹、貓兒簇、黃家嶺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87.4公頃,456戶,1924人。
【繞塘】Ràotáng
村前村後山塘圍繞,取名繞塘。村委會駐繞塘,轄繞塘、石山周家、螞蟻洞、岩頭、棉花地、竹高塘、凹口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5.3平方公里,耕地122.7公頃,514戶,1952人。
【灣田】Wāntián
1958年建隊,以駐地命名桃花井大隊,後改名灣田大隊。村委會駐桃花井,轄桃花井、田家、大毛家、隔洞、培家壩、紅專、陳家、三十畝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121.3公頃,394戶,1564人。
【竹山】Zhúshān
清時,從祁陽遷來,村後一片竹山,得名。村委會駐竹山,轄竹山、對門、香元樹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45.6公頃,187戶,716人。
【下洞】Xiàdòng
清康熙年間,從雷洞分居,村後有山,如龍頭下洞,取名下洞。村委會駐下洞,轄下洞、排排洞、石燕塘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38.1公頃,156戶,59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