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理位置
杜湖的西面便是形成於兩漢期間的白洋湖,與杜湖不同的是,其面積才1700畝,但三面環山,狹長回迂,如果把杜湖比作大家閨秀,那么白洋湖倒象位落落大方的農家姑娘,清秀而恬靜,令人賞心悅目,不忍離去。其實白洋湖的誘人之處,主要還在於它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遺蹟;湖西山麓規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埋葬著中共慈谿縣委組織部長鄭俠虎、寧紹台農協特派員沈邦祺及沈一飛等近百名烈士。與烈士陵園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愛國僑商吳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吳公小傳及自撰聯:“為愛湖山堪埋骨,不論風水只憑心”,從中可以得見先生那一顆熱愛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風亮節的情懷;家鄉父老則稱頌道:“抱濟世熱忱,推食解衣,不愧萬家生佛;奮海外事業,含辛茹苦,允推當代人豪。”鄉人們為表達思念之情,還在浦崇寺宮內為其立了一座銅像。
同名文章
《白洋湖》
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後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恆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後先。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鏇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
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翻譯
舊例,我在三江鎮看潮,實際無潮可看。午後有人喧鬧著傳道:“今年暗漲潮啊!”年年(都)像這樣。
明崇禎十三年八月,(我) 到白洋祭奠朱恆岳少師,與陳章侯、祁世培一起。海塘上有人呼喊著看潮,我迅速前往(海塘)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我)站在塘上,遠遠地看見潮頭像一條線,從海寧奔騰而來,一直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點,(浪花)就隱隱約約露出白色,像驅趕千百群小鵝張開翅膀拍水飛迸。漸漸又靠近了一點,(潮水)噴出的泡沫濺起的水花,像百萬隻雪獅,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們一樣,百萬頭雪獅攢聚在一起,沒有一頭敢落後,拚命爭先。又靠近了一點,(浪潮)像颶風一樣逼來,水勢(就像)將要拍打著岸而上。看的人驚慌後退,跑著躲避到塘下。潮到塘上,盡力一撞,水花衝擊射開,濺起幾丈高(的浪花),看潮人的臉都被打濕了。(潮水)迅速向右鏇轉翻滾,被白洋山一擋,轟隆著好像十分憤怒一樣,(就像)用炮擊碎龍湫瀑布,(水花)像雪花般在半空中飛舞。(我)看到這樣的情景心驚目眩,坐了好長時間,神色才恢復平靜。
先輩說:“浙江潮頭,從龕、赭兩座山沖刷激盪而起。”白洋山在這兩座山之外,(但)潮頭卻更大,這是為什麼呢?
注釋
1、故事:舊例;舊俗
2、庚辰:明崇禎十三年(1640)
3、吊:祭奠死者;少師:官名,為輔導太子的官
4、遄:急速
5、踵至:接踵而至,跟著。 踵:腳後跟
6、擘翼:張開翅膀拍飛迸
7、蹴起:蹦跳
8、鏃鏃:同“簇簇”,攢聚之貌
9、辟易:驚退
10、礴:撞擊
11、淑激:沖刷激盪
12、三江:鎮名,在紹興東北40里浮山北麓
13、海寧:浙江屬縣,南臨杭州灣,是觀潮勝地。
14、龍湫:雁盪山瀑布。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學家,還是一位精於茶藝鑑賞的行家。他出身仕宦家庭,早歲生活優裕,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堅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他喜遊歷山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鑑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民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丰神綽約,富有詩意。其著作有《石匱書》、《琅環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