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37畝(其中:水田30畝,旱地2507畝), 人均耕地1.03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1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畝,主要種植花椒、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3600畝;其他面積78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330戶飲用井水,有55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有550戶通電,有10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8.6%和3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8.9%和3.5%)。
該村到紅山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3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畝,有效灌溉率為1.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1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小水窖1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4戶。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6萬元, 占總收入的42.6%;畜牧業收入94萬元,占總收入的2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80頭,肉牛22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5萬元,占總收入的19%;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3.8%;工資性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7%。農民人均純收入141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09人(占勞動力的24.9%),在省內務工158人,到省外務工25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發展核桃特色產業, 計畫大力發展核桃、花椒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59戶,共鄉村人口2459人,其中男性1246人,女性1213人。 其中農業人口2453人,勞動力164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731人,彝族586人,其他民族142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82人,參合率86.8%;享受低保30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紅山鄉衛生院1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854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 在校學生310人,距離紅山中學1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0人,其中小學生354人,中學生15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37畝,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板報方式公開,公開的項目主要有種糧補貼、農村救災、救濟、農村低保合作醫療、辦理準生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3人, 其中少數民族黨員3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21人、女黨員2人。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委員等組成,下設5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
新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