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歲月

《白宮歲月》是由(美)史密斯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白宮歲月

一次次的背叛,一次次的原諒,是什麼讓他們“不離不棄”?

在分析了大量此前從未披露過的文獻材料,採訪了無數了解柯林頓夫婦的知情人後,《白宮歲月:柯林頓夫婦傳》所做的是將一個個眾人皆知的故事分解開來,然後用一種全新的方法,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重新講述。

薩莉·比德爾·史密斯在展現柯林頓夫婦政治生活的生動場面時,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新的細節,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一針見血地概括了這對白宮夫婦婚姻生活的特點。她深入考察了他們之間的緊張關係,展示了他們各自的才華,重點揭示了希拉蕊如何從最初兩年中公開運用權力到後來成為“看不見的手”在廣泛的國內外事務中影響其丈夫的決策。

本書還描寫了這對白宮夫婦和副總統阿爾·戈爾之間的微妙關係,同時第一次為我們詳細描述了白宮的內部運作方式。

作者簡介

薩莉·比德爾·史密斯,著有《體面與權力:肯尼迪白宮的私人世界》、《探尋自我的黛安娜》等暢銷書。曾經是《時代》周刊和《紐約時報》的記者,一九九六年成為《名利場》的特約編輯。現居華盛頓。

書摘

第一章

《時代》周刊:“約翰·甘迺迪說他當選後開始思考,在他要做出真正的重大決定時,誰是他內閣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對他來說,這個人是羅伯特·甘迺迪。對你而言呢?”

比爾·柯林頓回答:“希拉蕊。”

比爾·柯林頓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作出的這個只有一個詞的回答隱約勾畫出將會困擾他執政的複雜因素。這個回答顯示出他意圖擴大選舉獲勝的成果——他僅以43%的選票獲得勝利——把希拉蕊也包括在內,似乎她的名字也在選票上。比爾給予她的地位甚至要高於他的副總統阿爾·戈爾——一位令人敬畏的政治家,他擁有比希拉蕊更多的經驗。這位總統當選人感覺良好是可以理解的,在這種時刻他可能會不謹慎,說的話比計畫的多。他當選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並聲稱這個稱號顯然屬於他和希拉蕊。

自從比爾一九七八年首次競選州長以來,他和希拉蕊就一直使用第一人稱複數,當時比爾告訴《紐約時報》:“我們的選票證明了我和妻子為這個州所做的以及希望做的。”他們在阿肯色州是這樣一個“工作小組”,逐漸以“比爾拉里”而聞名——這個名詞既含有輕蔑的成分,又帶有欽佩之情。他們在哪些領域順從對方,私下擔任的角色,各自擅長的政治領域,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方式——所有這些都在比爾擔任州長的漫長歲月里成型了。這樣看來,他們婚姻的習慣和節奏也是如此:比如說,她忍受他玩弄女性,他把責任託付給她。像任何一段婚姻一樣,夫婦雙方都有自己主導的領域。這樣的方式伴隨他們經歷了一九九二年漫長的競選活動,並帶入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

比爾·柯林頓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作出的這個只有一個詞的回答隱約勾畫出將會困擾他執政的複雜因素。這個回答顯示出他意圖擴大選舉獲勝的成果——他僅以43%的選票獲得勝利——把希拉蕊也包括在內,似乎她的名字也在選票上。比爾給予她的地位甚至要高於他的副總統阿爾·戈爾——一位令人敬畏的政治家,他擁有比希拉蕊更多的經驗。這位總統當選人感覺良好是可以理解的,在這種時刻他可能會不謹慎,說的話比計畫的多。他當選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並聲稱這個稱號顯然屬於他和希拉蕊。

自從比爾一九七八年首次競選州長以來,他和希拉蕊就一直使用第一人稱複數,當時比爾告訴《紐約時報》:“我們的選票證明了我和妻子為這個州所做的以及希望做的。”他們在阿肯色州是這樣一個“工作小組”,逐漸以“比爾拉里”而聞名——這個名詞既含有輕蔑的成分,又帶有欽佩之情。他們在哪些領域順從對方,私下擔任的角色,各自擅長的政治領域,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方式——所有這些都在比爾擔任州長的漫長歲月里成型了。這樣看來,他們婚姻的習慣和節奏也是如此:比如說,她忍受他玩弄女性,他把責任託付給她。像任何一段婚姻一樣,夫婦雙方都有自己主導的領域。這樣的方式伴隨他們經歷了一九九二年漫長的競選活動,並帶入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

比爾·柯林頓競選總統取得的勝利是政治技巧、運氣、智慧、詭計、適應力和純粹的忍耐力的勝利。在某些關鍵地方,這是一次有瑕疵的勝利。他的行為導致人們對他人格的懷疑,並激怒了許多潛在的盟友。全國的政治記者對比爾和希拉蕊的天賦大為讚嘆,但也對他們明顯的狡猾、不坦率和執政計畫感到失望。柯林頓夫婦深受新聞監督的震動,這種經歷影響了他們對華盛頓和負責報導他們的人的看法。當比爾的人格遭受攻擊時,如果沒有希拉蕊不屈不撓的支持,他無疑會在競選中落敗。她拯救了他的總統候選人資格這一事實產生了巨大的公眾影響,這讓他對她心存感激,以至於當政後的政策普遍受到她的影響。

一九九一年初,當比爾開始考慮參加競選時,喬治·布希的支持率在海灣戰爭勝利後徘徊在70%左右。但憑著敏銳的政治嗅覺,比爾在那場支持中持溫和態度。那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經濟衰弱和反對在職者情緒的年代。比爾也遇到了在阿肯色州報酬遞減的情況;一位精明的阿肯色州政治專欄作家約翰·布魯梅特說比爾從一九八七年開始就對他的工作感到厭煩了。一九九。年比爾再次當選時,他遇到比以往更激烈的反對。“選民們已經厭倦了他,”政治分析家麥可·巴龍說。“對柯林頓夫婦來說,不是升遷就是出局。”

當溫和的民主黨人中最強勁的潛在競爭對手田納西州參議員阿爾·戈爾、新澤西州參議員比爾·布拉德利和德拉瓦州參議員決定不參加競選時,比爾幸運地鑽了一些空子。最難對付的自由競爭者——紐約州州長馬里奧·科莫是最被看好的候選人,但比爾認為如果科莫獲得一九九二年提名而大選落敗的話,他可以巧妙地給自己在一九九六年的競選定位。當科莫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宣布放棄競選時,幸運又一次眷顧了比爾,因為此舉給比爾留下了為數不多的他稍後描述為“絕不引人注目”的對手。

他精明地稱自己為“新民主黨人”,以避開導致競選持續失利的民主黨的自由主義悖論,擴大對獨立選民和共和黨溫和分子的吸引力。自從一九九○年擔任設在華盛頓的民主黨領袖委員會主席以來,他一直提倡意識形態的靈活性,提倡精簡但更為開放的政府,這將為那些開始承擔賈任的人——比如說,接受職業培訓並找到工作的領取福利者——提供機會。比爾在某種程度上逆轉了新政神話。富蘭克林·羅斯福追求運用政府調控把資本主義從最糟糕的過剩狀況中解救出來。比爾提倡的計畫是通過市場力量鼓勵經濟成長的方式來拯救進步政府。

然而,對比爾玩弄女性的竊竊私語一直存在,他需要希拉蕊堅定的支持來抵禦潛在的攻擊。一九九一年七月,他告訴她,羅傑·波特——一位兩年前曾開玩笑邀他加入共和黨的布希政府官員打電話給他。比爾對妻子詳細敘述波特——稍後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任教的“溫和的政策書呆子”——告訴他布希的白宮害怕柯林頓參選,並警告這位阿肯色州州長“閉嘴”,因為共和黨人會“千方百計毀滅你這個人”。希拉蕊把這條恐嚇當作宣戰的槍聲,然後把這件事告訴《華盛頓郵報》的鮑勃·伍德沃德,作為右翼商定要協力打倒他們的證據。這篇報導對這對夫婦來說成了如此充滿信念的文章,十三年後比爾根據自己的記憶把這件事更詳細地複述了一遍。

但據波特說,那次談話從未發生,他查閱了電話記錄和“詳細的日誌”來支持他斬釘截鐵的否認。“比爾·柯林頓開始告訴別人這件通電話的事,”波特說。“人類是有好奇心的。他們講得足夠多了,人們就開始相信,哪怕這不是事實。這是關於希拉蕊認為右翼分子的巨大陰謀背後隱藏東西的故事。比爾·柯林頓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講故事動員民眾,使他們按照他所希望的方式看問題。在他看來,即使真實性被犧牲了,也是為了崇高的目標。”

在他自己生動的描述中,比爾堅持那個夏天的談話後,“我再也沒有聽見過羅傑·波特的訊息或見過他本人,直到我當選總統後他出現在一次‘白宮學者’的招待會上。”事實上,比爾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獲勝幾天后曾打電話和波特“討論過程”。據《時代》周刊的丹·古德蓋姆說,比爾“詢問波特關於他一九八○年出版的書《總統決策》”,這本書建議設立一個類似於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柯林頓政府最顯著的成就之一——的組織。羅伯特·魯賓——那個委員會的指定負責人——也收到了波特關於白宮運轉的建議——這幾乎不是一個想要摧毀柯林頓統治的外部敵人的行為。

在反覆醞釀候選人資格時,比爾找到了聖安東尼奧的前任民主黨市長亨利·西斯內羅斯。西斯內羅斯幾年前出於對家庭的責任結束了一段婚外情並和妻子重歸於好。“你處理得很正確,”比爾告訴西斯內羅斯。“你現在刀槍不入。沒有人可以回過頭來指責你。”西斯內羅斯回憶說:“他把這件事作為政治問題來討論:我提供了如何去做的一種模式——以所處情境的道德規範為轉移。”

一九九一年夏末,比爾與一群朋友在小石城玩紅心大戰,其中一位問他如何應付關於私通行為的傳言。“我和希拉蕊已經談過了,我們知道怎么應付,”比爾說。“希拉蕊很堅強,我們知道該做什麼。”九月初,希拉蕊告訴弗蘭克·格里爾和斯坦·格林伯格——他們的高級戰略家中的兩位——謠言的“普遍性”構成了威脅,他們的態度是“承認那段過去而不坦白”。比爾和希拉蕊認為他們兩周后告訴一群華盛頓記者的話緩和了這個問題:“我們的關係並非完美,也並非沒有煩惱,但我們對自己的狀態感覺良好……我們準備今後還要在一起三十年或四十年。”不久之後,比爾正式宣布加入這場競爭。

在努力轉移對個人事務的視線時,柯林頓的競選助手喬治·斯迪法諾普洛斯回憶說:“特殊性是這一年的標誌性事件。”他所指的是人們應該從比爾政策的細節來評判他,但隨著比爾吹毛求疵的傾向和對私生活的遮遮掩掩成為決定性的缺陷,這種描述變得帶有諷刺意味。有一次,在與前麻薩諸塞州參議員保羅·措嘎斯——一位溫和派競爭者——辯論時,比爾氣急敗壞地說:“你總是完美無缺。”而措嘎斯回敬道:“並非完美無缺。但我很誠實。”

措嘎斯的回擊是對手為數不多地占比爾上風中的一次,人們普遍同意比爾在他的時代是最具天賦的政治家。他是一個天才,身上具有強調人類戲劇性的南方文化賦予外向者的所有優點。在青年時期,他甚至因不留情面地競選一個職位而獲得“揮著棍棒進行選舉的柯林頓”的綽號。他是少有的強大理智和動物本能的結合體,對治國之道和人民的熱愛不相上下。他是一位“胸懷春天”的毫不費力的樂觀主義者。他“像氦氣球那樣”從他的觀眾那裡吸取能量,他的親密朋友特里·麥考利夫說。“他與民眾一起成長並且喜愛這個過程。”他陶醉於講故事,講的大多數故事都帶有誇張的成分。他卓越的政治天賦就是能輕而易舉地令人放鬆,無論是政府領袖還是鄉間農民。他的魅力無疑是以自己為中心:他想讓他的表演得到人們的欣賞和讚美。“他總是在傳播比爾教的福音,”阿肯色州的記者馬克斯·布蘭特利說。

在動員一群人的時候,比爾會身體前傾,靠近每個人,這是一種可能令人不安的策略,因為他侵入了他人的空間。“充滿熱情的柯林頓”——正如羅伯特·賴克所言——首先是注重肉體的。他通常會伸出右手,通過傳統的握手方式開始。那手長著極其修長、尖削的手指——更適合當鋼琴家或外科醫生,希拉蕊評論說。否則他會雙手緊扣,一副帶有特別狀況的特徵。無論同伴是男是女,比爾都會忍不住抓住對方的肘部或上臂——“基本的、自發的動作,”政治記者喬·克萊因評論說,暗示著“他對你感興趣。他見到你很榮幸”。

當被問到一個問題時,他通常會回以一個問題,立即使提問者滿意。他知道何時停頓,讓人理解他的話,然後注意自己的回答,突出共同點。他會用不停的微笑和消除別人戒心的閒談來傳達他的愉悅。或者他會毫無預兆地回憶起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細節作為開場白。第二次見到桑迪·羅伯遜——有影響力的羅伯遜·史蒂芬投資銀行創始人——時,比爾想起羅伯遜住在舊金山最古老的房子裡,就問:“你那用建造快帆船的木料蓋的房子怎么樣了?”這種親密如同海市蜃樓,但就像《新聞周刊》的喬納森·奧爾特指出的:“他沒有假裝欣賞與人們的膚淺關係。這就是他所喜歡的。這是真誠的虛偽。他從支持者身上獲得能量。”

民意調查專家斯坦·格林伯格把“柯林頓聽從民意的強烈印象”看作他性格中“最強大的因素”。然而敏銳的觀察者可以發現其他起作用的力量。“當你和他交談時,你感覺自己身處其境,而他正在操縱其他各種頻率並且不時收聽你的頻率,”在柯林頓執政的最後兩年擔任華盛頓市長的安東尼·威廉士說。儘管比爾總是急於聽取和綜合信息,但與聽相比,他更喜歡說。“他具有自我陶醉者的天賦,能使關於他的談話聽起來像是關於你的,”班傑明·巴伯寫道。

但他說話的方式是一件結合了理論和情感智慧的無價政治工具。他具有一種非同尋常的能力,可以把像全球化這樣複雜的話題用淺顯和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態度隨意而不至於顯得太迂腐或像說教。他的另一個重要天賦就是能讀懂聽眾的心,並把他們的恐懼轉化為樂觀。“在他設計完他的政策討論稿後,他可以產生心靈感應,”埃里克·劉說,他在柯林頓第一任期內擔任白宮演講稿撰寫人,第二任期內擔任國內政策助理顧問。“他擅長使房間裡的人都聽他的,而不去設防或過濾他說的話。這是一位傑出交流者的基本素質。簡單來說就是‘我感同身受’。他試羞找出你在聽眾中是什麼角色,然後讓你感覺他和你一樣。”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