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塘生態植物園

白塘生態植物園

白塘生態植物園是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為了完善綜合城市功能,充分滿足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岸二三期開發區居民及蘇州市民集中休閒度假、娛樂文化需求場所之一。白塘植物公園座落在工業園區原白塘湖地塊內。公園總占地面積約60.5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為47.3公頃(綠地面積37公頃)。水面面積13.2公頃。

基本信息

簡介

白塘生態植物園白塘生態植物園

白塘生態植物園位於園區現代大道中段的北部,與金雞湖、沙湖互成犄角,總占地面積約60.5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2公頃。該園的設計方案出自荷蘭著名景觀設計公司NITA景觀設計院。白塘植物園內的植物搭配和植物造景將突出生態景觀,植物設計、地型塑造、水體設計等均以模擬自然界的生態為原則。將布置一定規模的自然風景林,並引入一些野生動物、鳥類、昆蟲等,逐步使林子自身形成生態循環。為了彌補園區內無天然山體的不足,在植物園中還將進行地形改造,通過人工堆土造山,營造出山巒跌宕起伏的景觀。白塘湖湖水也將儘量以原始生態的面目呈現,一方面水位可進行有效控制,並與外河水循環貫通,另一方面,通過曲折的湖岸線、河網山坡濕地等來自然展示多樣的生態群落。

設計布局

地塊規模

白塘植物公園白塘植物公園

“白塘植物公園”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最具現代化氣息的景觀大道——現代大道中段的北側,它的轄區內的“金雞湖”和“沙湖”互為犄角並優勢互補。四周市政道路環繞,交通便利快捷。遊客乘坐公交2、47、219、812路在九龍醫院下車後行走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公園。另外,公交28路亦可直接到達。

設計單位

概念與擴初設計——荷蘭nita園林景觀設計院,主設計師尼克·諾森。

施工圖設計——城市建設研究院

設計理念

白塘植物公園白塘植物公園
1、“市”“野”之間

用人工手段去創造一個自然環境,形成有湖泊、河谷、溪流、濕地、山林、坡地樹林等多種形式的自然生態環境,突顯城市綠洲境界。

2、“山”“水”之間

以山水為構架,充分利用原有水系,並通過人工堆土造山,形成山環水、水繞山的山水園林空間。

3、“動”“靜”之間

運用傳統與現代造園林理念,環繞公園主環道布景,並在主要景點及主環路旁營造小遊園,動靜結合,虛實相間。

4、“林”“木”之間

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塑造出山地密林的森林空間,體現季相變化特色生態空間,充分展示觀賞空間、草甸空間、苗圃種植林等不同的植物景觀。

5、“傳統”“現代”之間

借鑑中國傳統園林中“步移景異”的空間組織形式,形成動線和視線上的變化多樣,運用現代材料和設計手法,塑造出貼近大自然氣息的生態公園。

主要分區

整個公園從西往東形成南北條塊狀規則式人工種植展示區、島嶼生態自然區、湖區和山地自然生態林這四個區域。穿越這四個條塊的東西向主遊覽線兩側,用人工化的設計手法,布置名貴花卉園、五覺園等,形成線條與點的序列穿插,與自然化的大背景形成對比。

1、人工種植展示區

在此區域內,靠南施街一側種植苗圃林地,一方面考慮今後公園內苗木更換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後期商業開發預留用地。在苗圃林地東側南北向的狹長地帶布置花灌木展示區,以各種低矮的特色花灌木為展示主題,並通過東西向的直線形水渠和小園路進行分割,形成幾何形布局,遊人來回穿梭與花境之間,體驗花木色彩的繽紛和自然的芳香。靠水一側,布置音樂噴泉廣場和親水平台,作為集散活動空間。

白塘植物公園白塘植物公園
2、島嶼生態自然區

利用原有白塘湖的兩個島嶼,通過人工築島和水系改造,形成四個錯落變化的島嶼和一片濕地,每個島上種植突出季相變化的生態林,突出春、夏、秋、冬不同的植物種類。島嶼與濕地用木棧橋相連,使遊人時而臨水、時而入林,游、賞、憩相結合。

春季島:以柔和鬆軟的緩坡草坪為基調大面積種植櫻花、玉蘭等春季觀花植物,突出春天的活力。

夏季島:種植廣玉蘭、紫薇、合歡等樹木,與濕地景觀一起,創造出寧靜安閒的氣氛。

秋季島:通過種植銀杏、元寶楓、桂花、金錢松等樹種,創造濃密、幽深的氣氛。

冬季島:選用濕地松、黑松、赤松等常綠針葉樹種,表現冬季植物傲立雪霜的生命力。

3、湖區

利用原有白塘湖,形成公園中部最大的水面,在湖面上組織划船等水上活動,使遊人欣賞湖光、山色、林木之美。

4、山地自然生態林區

公園的東部,運用人工手段,堆土疊山,形成海拔約10—16米高低錯落的人工山體,並模擬出原始山林生態系統,對山體進行大面積綠化。在山林中設計出溪流、水塘、岩石園、鳥類棲息園、草甸、兒童遊戲場等多種景觀和活動空間,形成地形起伏變化,林木蔥蘢、山地自然景觀多樣的遊憩空間。

游路設計

出入口:

公園設三個入口。其中遊人出入口為二個,分別布置在臨南施街與星塘街東、西兩側,管理出入口一個,不只在靠南施街一側。在兩個出入口大門旁設停車場。

游路系統:

圍繞公園四周布置一條人、車(電瓶遊覽車、工程管理車)共用的環形主路。連線東、西兩個出入口,不止一條弧線型主遊覽步行路,其它支路、小路穿插與主路之間。

主要景點

名貴花卉展示區

在山地自然生態林區靠湖一側,設計一處隨地形傾斜的橢圓形名貴觀賞種植區,以青山為背景,綠水為引導,環湖四周都能觀賞到色彩斑斕的大花壇,成為公園一大亮點。

五覺園

白塘植物公園白塘植物公園
在湖區南側沿東西向主遊園一旁,布以“味”“觸”“視”“聽”“嗅”的五覺體驗園。

味覺園:利用格線鏇轉與交錯,圍成幾何化的活動空間,選擇有味覺代表性的自然植物種植於方格中,如茶樹、果樹(枇杷、櫻桃、沙梨、無花果),並有植物介紹牌,在園中的建築體設立中餐廳、服務、休息走廊等,經營各種有味覺體驗的項目,如茶藝、果藝、藥藝等經營項目。

觸覺園:以整體的地型起伏塑造出奇特的地型景觀,以模數的格線進行劃分,強調人活動的過程中與大自然的多種接觸,利益用特殊的安排,迫使人的行為出現坐、立、靠、躺、臥、倚等不同的姿態,在這行為過程中使用自然界的多種材料,使人與這些材料充分接觸,並產生不同的體驗。在方格中設立一些人工造霧、噴雨等小型自然景觀,以此給帶來觸上的變化。

視覺園:通過遊覽路線的設計,使人進入園中後,出現一些反常規的設計處理向人展示自然景觀的反常規的視覺效果。通過運用各種現代的材料(如反射鏡面、不同透明的玻璃、金屬等)對自然景觀進行重新整合以創造出奇特景觀,說明如果換種角度方式,人對景觀會產生與日常印象完全不同的認識。

聽覺園:我們將自然界代表性的聲音比如水流花開、清風鳥鳴等用一些裝置將其放大,讓人在園中通過聲音喚起對自然的熱愛與回歸,通過一些特殊的科技手段,模擬一些用普通的方式不能聽到的聲音,如“花開”、“種子破土”等增加園中的趣味性與知識性,吸引較多的人來此遊玩。

嗅覺園:通過幾何布局將不同香味的植物分區種植,橢圓形的特殊草坡上種植觀賞性較強且帶有明顯香味的群落植物,通過設定交錯的木平台及混凝土構架能讓人停駐休息。在交替的活動體系中使人穿行於不同的嗅覺體驗,並通過植栽設計使具有較強的觀賞性、趣味性與知識性,增強遊人對嗅覺園的活動參與。

交通信息

公共汽車:

遊客乘坐公交2、47、219、812路在九龍醫院下車後行走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公園。另外,公交28路亦可直接到達。

配套設施  

1、音樂噴泉廣場

白塘生態植物園白塘生態植物園
為了增加公園亮點,全園內共設定了多種不同造型效果的噴(霧)泉。主要形式有“對噴、湧泉、跑泉、跳泉、拱泉”等。此外,為了吸引遊客,還設計了充滿情趣的“記憶噴泉”供遊客娛樂。如“入口大門1”前廣場景觀池內的“拱噴”和“湧泉”;小廣場上的“噴霧台”;“綜合服務建築1”中“霧廣場”上的15種形式的組合旱噴;沿“景觀長橋”布置的“直噴”與“花籃”;“景觀長橋”與“五覺園”連線橋上的“光控層流”對噴;“五覺園”內的“趣味記憶”噴泉和“聲控噴泉”等。2、室外燈光照明系統以“綠色回歸自然”為主題,強調實用性與觀賞性於一體,突出“生態、環保、節能”新理念,創造獨具特色的夜景燈光照明效果。

3、兒童娛樂游具

結合公園東部山體地形,分別在不同位置適當安置一些適宜青少年的娛樂游具,以吸引各年齡層“小遊客”到園遊玩,從而帶動消費人群。

遊客需知

1、公園開放時間:上午9:00—下午17:00

2、遊客進入公園應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公共秩序及公園規章制度,禁止遊客在公園內集會遊行及從事違法亂紀活動。

3、嚴禁遊客攜帶槍枝彈藥、易燃易爆、化學品等危險品進入公園。遊客不得在公園內使用明火,嚴禁遊客在公園內吸菸。

4、遊客應愛護公園一草一木,嚴禁毀壞花草樹木,踐踏草坪和植被,不得進入籬笆護欄內,嚴禁遊客刻劃、塗鴉、攀登等損壞公園建築、景觀、燈光設施設備的行為。

5、禁止遊客將腳踏車等車輛、滑板、輪滑、帳篷、氣墊床、桌椅、遙控航模等帶入公園內。

6、嚴禁遊客在公園內垂釣、游泳、捕魚等行為,不得進入籬笆護欄內,嚴禁捕獵飛禽、水棲動物、昆蟲、魚鳥。

7、遊客應注意公共衛生,文明遊園,嚴禁遊客攜帶各類動物入園。嚴禁在公園隨地吐痰、便溺,拋棄果殼皮、紙屑、菸蒂、口香糖等廢棄物。

8、老弱病殘、孕婦及兒童進入公園須有家人全程陪同,注意自身保護,安全自理,遊客遊園的同時,妥善保管好自己隨身攜帶物品。

9、禁止遊客在公園內兜售一切物品及設定障礙物和廣告牌等未經公園同意的事宜。

11、團隊遊客負責人,應主動向公園客服中心辦理入園手續,領取入園須知,向隊員宣傳遊園須知,遵守公園各項規章,做文明遊客。

12、遊客在公園遊覽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向公園客戶服務中心諮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