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瀘州白塔又名報恩塔,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瀘州中心城區報恩塔文化廣場,與瀘州老窖池相距500米。報恩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塔坐西向東,磚石結構,雙檐七級樓閣式,通高33.20米。塔頂有覆盆,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身呈八邊形,層層上收,邊長4.10米,底層高4.50米,107級踏道經塔心盤旋至頂,塔內90龕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檐下呈磚砌仿木斗拱形。底層面積81.20平方米。第二層與第三層檐下有負重鳥獸雕塑,保存完整。該塔矗立城中,在過去數十里便可遙見,塔頂以水晶念珠一串、金碗四枚填以七珍八寶其內,頂之四葉以鐵索擊真頂,每值旭日東升即放霞彩,光芒萬丈,蓋珠光矣,古代《瀘州八景》中謂之“白塔朝霞”。
記載
民國《瀘縣誌》載:“瀘州安撫使馮楫,幼年喪父離母,及長,官居於瀘。誕日,在乞食群丐中尋得老母,遂建塔以報母恩,故名報恩塔。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以來,報恩塔已經歷8次保養維修。
現狀
現四周已撤遷不宜建築,亮出塔身,在塔基周圍劃出8.1畝永久建設控制地帶,於1999年建成21000平方米的報恩塔文化廣場,成為瀘州新的城市景觀。如今晚上很多人在白塔廣場看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