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

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

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學名:Rallina eurizonoides formosana)是鶴形目秧雞科斑秧雞屬的鳥類,小型涉禽,全長約25cm。嘴較短,中趾短於跗蹠。翅圓,第3枚初級飛羽最長。次級飛羽短於初級飛羽。飛羽和翅下覆羽均為暗褐色或黑色,上有白色橫紋或斑點。整體背面及胸側橄欖褐色,頦和喉白色,前頸至上胸主要為紅褐色,下胸以下具粗大的黑褐和白色相間的橫斑。棲息於潮濕沼澤地、稻田等處。多於黎明、薄暮或夜間出來活動、覓食。性羞怯,食物為昆蟲及其幼蟲、小型軟體動物、植物的嫩葉和種子等。分布於中國台灣與蘭嶼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
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

拉丁學名: Rallinaeurizonoidesformosan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鶴形目
科:秧雞科
屬:斑秧雞屬
種:白喉斑秧雞
亞種: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
命名時間: Seebohm,1894
英文名稱: Slaty-leggedCrake

外形特徵

白喉斑秧雞台灣亞種成鳥:上體暗栗褐色,頭頂黑褐色,頭側、頸至胸栗紅色,雌鳥胸部為綠褐色。初級飛羽內翈及次級飛羽有白色橫紋,外側尾羽亦有白色橫紋。腹以下至尾下覆羽為黑褐色和白色相間排列的橫紋。嘴灰色,下嘴基部沾綠色,腳灰黑色。幼鳥上體灰黑色,下體菸灰色,胸、腹具白色橫紋。虹膜紅色至橘紅色。嘴綠色,尖端暗褐色。腿和腳灰綠色。幼鳥的嘴和腿黑色。
..

大小量度:體長240-250mm;嘴峰27-30mm;翅122-132mm;尾55-70mm;跗蹠39-46mm。
(註:雄性——♂;雌性——♀)

分布範圍

分布在中國台灣島的台中(大肚溪口),南投(埔里及霧社),嘉義平原阿里山,高雄,台東(成功)和台北(烏來)。

生活習性

台灣特有亞種,留鳥,分布廣但數量不多,見於海拔700m以下的水稻田和沼澤地帶。棲息於森林、灌叢、高草叢、溪流邊水源充足的低地,也生活在水稻田、芋田和紅樹林中。白天隱藏在草叢中,多在晨昏活動,常單獨行動。行走時腳高抬,尾豎起前後擺動。遇有危險迅速逃匿,常在夜晚鳴叫。覓食為部分夜出性,以蠕蟲、軟體動物、昆蟲和沼澤植物的嫩枝和種子等為食。

生長繁殖

單配製,繁殖季節有領域性。繁殖期各地有所差異,琉球群島4—7月,越南8月,印度6—9月。在灌叢中地面或竹叢上營巢,巢不一定靠近水。巢較簡陋,由草葉、草莖和細樹枝構成,中央稍凹陷。每窩產卵4—8枚,淡乳白色並有光澤,卵的平均大小為30.6mm×26.0mm,重12.8g。雛鳥早成性,兩性輪流孵卵並照顧幼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