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秧雞屬
本屬與秧雞屬的區別在於嘴較短,遠短於中趾,中趾短於跗蹠。翅圓,第3枚初級飛羽最長。除安達曼斑秧雞 R.canningi 的次級飛羽稍長於初級飛羽之外,其他種的次級飛羽均短於初級飛羽。飛羽和翅下覆羽均為暗褐色或黑色,上有白色橫紋或斑點。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斑秧雞屬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綱:鳥綱(Aves)
- 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
- 目:今顎總目(Neognathae)、鶴形目(Gruiformes)
- 科:秧雞科(Rallidae)
- 屬:斑秧雞屬(Rallina)
- 種:全世界有8種
外形特徵
灰腿斑秧雞本屬與秧雞屬的區別在於嘴較短,遠短於中趾,中趾短於跗蹠。翅圓,第3 枚初級飛羽最長。除安達曼斑秧雞 R.canningi 的次級飛羽稍長於初級飛羽之外,其他種的次級飛羽均短於初級飛羽。飛羽和翅下覆羽均為暗褐色或黑色,上有白色橫紋或斑點。
分布範圍
全世界有8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從印度、斯里蘭卡、紅頸斑秧雞中國東部及南部、中南半島、琉球群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到紐幾內亞島,以及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秘魯等,棲息在森林或森林中的沼澤地中。中國有2種,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
生活習性
棲息紅腿斑秧雞於蘆葦沼澤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邊的灌木叢和林間濕地。在菲律賓也可生活在開闊的山坡和白茅草地,在印度阿薩姆邦可生活在最密的森林中,在下緬甸有時可棲息在村莊周圍的灌叢和草地中。一般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但在遷飛時可高達海拔1 400 m。以草籽、甲殼動物和昆蟲等為食。
生長繁殖
繁殖期各地不同,緬甸8—9月,加里曼丹4月,印度尼西亞3月。單配製,繁殖季節有領域性,用樹葉和草建設粗放的巢,巢遠離水,在灌木或矮樹上,每窩產卵3—6枚。卵呈卵圓形,石灰白色,有光澤,有時有少數模糊的暗紅棕色斑點。兩性孵卵。鶴形目百科
鶴形目(Gruiformes)鳥類體型大小差別很大,有最大型的飛禽,也有很小型的種類。鶴形目有12科,其中有些科分布非常廣泛,多數科則局限於狹小的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