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說

中國古代關於優秀作品產生原因的一種說法

發憤說

正文

中國古代關於優秀作品產生原因的一種說法。亦稱孤憤說。屈原惜誦》有“發憤以抒情”;《淮南子·訓齊俗》也有“憤於中而形於外”。司馬遷繼承了這些說法,並根據自己的切身遭遇,提出了發憤說。司馬遷認為,歷史上的優秀作品,都是由於作者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到重大不幸,“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發憤之所為作”(《史記·太史公自序》、《報任少卿書》)。這一觀點,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很大。東漢桓譚所說“賈誼不左遷失志,則文彩不發”;唐代韓愈所說“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詞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宋代歐陽修所說,詩窮而後工;陳師道所說,“惟其窮愈甚,故其詩愈多”;一直到清代王國維所說“物之不得其平而鳴者也;故歡愉之詞難工,愁苦之言易巧”,都是這一觀點的引申和發揮。以後,小說創作日趨繁榮,很多人又認為優秀小說也都是發憤之作。如李贄《水滸傳》的作者“雖生元日,實憤宋事”,是“發憤之所作”;金聖歎說《水滸傳》作者“發憤作書”、“怒毒著書”,是“天下無道”所激起的“庶人之議”;陳忱說他的《水滸後傳》是“泄憤之書”;張竹坡說《金瓶梅》作者“乃一腔憤懣而作此書”;蒲松齡說他的《聊齋志異》是“孤憤之書”,等等。可見,在封建社會中,發憤著書確實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發憤說就是對這一現象的概括。所謂“發憤”,雖然是與作家個人的不幸遭遇直接聯繫的,但實際上卻是對於當時不合理的社會現實的一種義憤和批判。這就使得發憤說有了更明確、更深廣的社會內容。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