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登黃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為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登黃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鸞乃鳳之族⑵,翱翔紫雲霓⑶。

文章輝五色,雙在瓊樹棲⑷。

一朝各飛去,鳳與鸞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爍河堤⑸。

爾從泛舟役⑹,使我心魂淒。

秦地無碧草,南雲喧鼓鼙⑺。

君王減玉膳,早起思鳴雞。

漕引救關輔⑻,疲人免塗泥⑼。

宰相作霖雨⑽,農夫得耕犁。

靜者伏草間,群才滿金閨⑾。

空手無壯士,窮居使人低。

送君登黃山,長嘯倚天梯⑿。

小舟若鳧雁⒀,大舟若鯨鯢。

開帆散長風,舒捲與雲齊。

日久牛渚晦⒁,蒼然夕煙迷。

相思定何許?沓在洛陽西⒂。

注釋譯文

⑴楊齊賢曰:太白自註:“時在當塗。”即今之太平也。黃山在城北,凌歊台在其上。《太平府志》:黃山在郡治北五里,高四十丈,山如初月形。舊傳浮丘公牧雞於此,亦名浮丘山。上有宋孝武避暑離官及凌歊台遺址。陸放翁《入蜀記》:凌歊台正如鳳凰台之類,特因山巔名之。宋高祖所營,面勢虛曠,高出氛埃之表,南望青山,龍山、九井諸峰,如在幾席。稍西江中二小山相對,雲東梁、西梁也。北戶臨和州新城,樓櫓歷歷可辨。蓋自絕江至和州,財十餘里。溧陽,宣州縣名,隸江南東道。華陰,郡名,即華州,隸關內道。

⑵張華《禽經注》:“鸞者,鳳凰之亞,始生類鳳,久則五彩變易。”

⑶高誘《淮南子注》:“翱翔,鳥之高飛,翼上下曰翱,直刺不動曰翔。”

⑷瓊樹,鳳所棲食之樹。

⑸郭璞詩:“朱曦將由白。”李善註:“朱曦,日也。”

⑹《左傳》:秦於是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⑺《舊唐書》:天寶六載,自五月不雨,至秋七月乙酉,以旱命宰相、台寺、府縣錄繫囚,死罪決杖配流,徒以下特免,庚寅始雨。九載三月,時久旱,制停封西嶽。五月庚寅,以旱錄囚徒。蓋天寶時京師之旱,見於史者有二,未詳此詩作於何年。《後漢書》:其旱也,公卿官長以次行零禮求雨,反拘朱索社,伐朱鼓。《春秋繁露》:求雨,開神山神淵,積薪,夜擊鼓譟而燔之。《文章正宗》:《神農求雨書》:“祈而不雨,則積薪擊鼓而焚神山。”

⑻章懷太子《後漢書注》:“漕,水運也。”鮑照詩:“家世宅關輔。”李善註:“關,關中也。”《漢書》曰:“右扶風,左馮翊,京兆尹,是為三輔。”

⑼潘岳《西征賦》:“牧疲人於西夏。”

⑽《尚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

⑾江淹《別賦》:“金閨之諸彥。”李善註:“金閨,金馬門也。”

⑿王逸《九思》:“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乙兮玉台。”

⒀《宜都記》:俯臨大江,如縈帶焉,視舟如鳧雁矣。

⒁《通典》:宣州當塗縣有牛渚析,亦謂之採石,險固可守處。

⒂楊齊賢曰:華陰,在洛陽之西。

作品鑑賞

這首詩是李白在當塗(今屬安徽)時所作的送別詩之一,所贈者為丹陽李濟。瞿蛻園、朱金城在《李白集校注》中作:“未詳此詩作於何年。”據李祖鑫考證,此詩當作於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舊曆五月。王琦在《登黃山凌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詩題下注曰:“充一作統。”按此注,充泛舟即是統泛舟。此解甚是。泛舟詞義出自《左傳》,“僖十四年,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李白在此詩中,也說得很明白:“爾從泛舟役,使我心魂淒。”可見,李白登黃山凌台送李濟,不僅因為李濟就要泛舟赴華陰,更重要的是李濟有役在身,要統領運糧船漕運糧米至“洛陽西”。李濟“充泛舟赴華陰”的原因詩中解釋為“秦地無草木,南雲喧鼓鼙”。李白在“秦地無碧草,南雲喧鼓鼙”句後,用“君王減玉膳,早起思鳴雞。漕引救關輔,疲人免塗泥。宰相作霖雨,農夫得耕犁”三句詩詳細交待了從泛舟役的原因。其中“宰相作霖雨,農夫得耕犁”,十分明顯是寫久旱初雨的情景。可見,“秦地無碧草”實指關中大旱。關於“南雲喧鼓鼙”,王琦認為是公卿百官求雨“伐朱鼓”;詹鍈解為與“雲南五月中,頻喪渡瀘師”(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同指一事,即雲南戰事。詹解較為合理。這首送別詩,與其他一些寫給友人的互道珍重的送別詩有些不同,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評價此詩:“說轉漕處見關係軍國,此一篇主意未寫送行,亦不草草。”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