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郭超人
5月24日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雲在山嶺間繚繞不散。
台北時間上午9時30分,年輕的登山隊員——運動健將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一級運動員貢布(藏族)四人,背著高山背包,扶著冰鎬,開始向珠穆朗瑪頂峰最後的380米高度衝擊。其他隊員們撤回到8100米的營地,養精蓄銳,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為突擊頂峰的隊員提供各種支援。
現在,在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裡,這四位優秀的中國登山隊員在一根紅色的結組繩的牽引下,齊心協力,朝著雲霧茫茫的珠穆朗瑪峰巔勇敢地邁進。為了儘可能減輕背上的負擔,他們一兩一兩地計算,拋棄了一切暫時不用的物品,只攜帶氧氣筒、防寒睡袋、鉛筆、日記本、電影攝影機和登山隊委託他們帶到頂峰的一面五星紅旗、一尊高約20厘米的毛澤東半身石膏像。即使如此,他們前進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因為從5月17日上山以來,他們已經經歷了一個星期的艱苦行軍,體力消耗巨大。
突擊頂峰的隊員們走了大約兩個鐘頭,才上升了約70米。這時,“第二台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突擊隊員們沿著第三次行軍偵察的路線,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他們穿著特製的鑲有鋼爪的高山靴也難踩穩。在前面開路的屈銀華,一連滑倒好幾次。他頭昏眼花,腰酸背痛,兩腿千斤重,但他仍咬著牙堅持前進。
在接近“第二台階”頂部最後三米的地方,岩壁變得垂直而光滑。這時,劉連滿走在前面開路。他用雙手插進岩縫,腳尖蹬著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由於體力不濟,身體稍微一歪,便撲通一下跌落到原來的地方。劉連滿一連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樣。
大家不得不停下來想辦法。這時,劉連滿突然想起自己在哈爾濱當消防隊員期間,採用“人梯”的辦法成功地翻過高牆的經歷。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讓別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後慢慢地站起來,讓別人的雙手能抓住岩壁頂端的支撐點攀登上去。在這樣的高度上,做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身體都有嚴重的反應。劉連滿的眼前冒著“金花”,兩腳顫抖,呼吸也變得沉重。但是,劉連滿一直堅持著。他先把屈銀華託了上去,然後又托貢布。最後,王富洲和劉連滿借著上邊放下來的繩子的幫助,也爬了上去。
登上“第二台階”的岩頂後,他們才發覺,由於體力減弱,他們攀登整個“第二台階”,共花費了五個多小時,而用在攀登這最後三米岩壁的時間,卻長達三個小時。
天色開始黑下來,寒風悽厲地呼嘯著。
他們事先以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頂峰,現在看來,這種估計顯然錯誤。黑夜,即將成為他們前進道路上的第二道難關。在這人類從未到達過的珠穆朗瑪峰北坡最後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們將要遇到什麼困難,要走多長時間,事先確實很難精確估計。
勇敢的突擊隊員們還在一步一步地前進。但是,由於前一階段花費的時間過長,他們背上的氧氣筒的氣壓表顯示,氧氣的容量已經不多。繼續前進,可能受到缺氧的嚴重威脅。這時,劉連滿因為過度疲勞,體力已經非常衰弱,每走一兩步就會不自覺地摔倒,但他緩慢地站起來,仍然一偏一倒地堅持繼續往前走著。
在身體虛弱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還要摸黑進行高山行軍,這不僅極其困難,而且相當危險。現在,他們每移動一步,肉體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國“埃非勒士委員會”的組織者揚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險記》一書中曾這樣寫道:“人類身體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於一個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後一天所忍受的。……即使有完美的體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氣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風雪,神經不敢履踐崔巍懸岩的邊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樣的昏睡病侵襲時奮勇前進,他仍將不能到達頂峰。”對於揚赫斯班的同事們來說,他的這番話確實頗有道理。然而,對於堅強的中國登山隊員們來說,有什麼樣的困難和危險能滯留和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呢?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榮譽,為了完成人民的委託,為了在喜馬拉雅漫長的雨季到來之前最後一個好天氣的周期內登上頂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繼續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
考慮到劉連滿的身體,同時為了爭取時間,大家一致決定劉連滿留下來,其餘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頂峰。
在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迎著夜幕繼續向頂峰進發的同時,劉連滿正躺在一塊避風的大石頭旁邊休息。嚴重缺氧使他的兩耳嗡嗡發響,眼前白一陣黑一陣地迸散著“金星”,他開始進入一種半昏迷的狀態。他的心裡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們稱為“死亡地帶”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險隨時都可能發生。他拉過身旁的氧氣筒,氣壓表上的紅針表明還剩下最後幾十個壓力的氧氣。但是,他的眼前出現了正在向頂峰衝擊的戰友們的背影。他知道他的戰友們從頂峰勝利歸來時,將比他更需要氧氣的支援。他決定,寧願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脅,也要把最後一點氧氣留給戰友。他毅然把氧氣筒放回原來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昏睡中的劉連滿感到四肢在嚴寒中愈來愈麻木,心臟在缺氧的狀況下跳動得愈來愈急促,他清楚地意識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撲來。劉連滿多么想活下去啊!他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強烈地感到,他應當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活著就是幸福,就是勝利,就是一切。然而他更加深刻地感到,三位正在同頂峰搏鬥的戰友比起他來更應當活下去,因為他們正肩負著一項多么光榮而又艱巨的使命啊!他們的安全,對於他來說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勝利……他擔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戰友們不知道他的氧氣筒里還保存著氧氣,他又掙扎著坐起來,用鉛筆在日記本上給戰友們留下了一封簡訊。
王富洲同志:
我沒有完成黨和祖國交給我的艱巨任務。任務交給你們三個人去完成吧!我這氧氣筒里還有點氧,留給你們三個人勝利回來時用吧!也許管用。
你們的同志劉連滿
與此同時,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正在蒼茫的夜色中步履艱難地向前移動著。腳下的雪坡變得愈來愈陡,也愈來愈滑。他們翻過兩座石岩以後,又登上了一座雪坡。藏族隊員貢布在前面開路,不到幾分鐘就累得連腰也直不起來。於是,屈銀華上前開路,他經過很長時間才前進了兩三步,但兩腿一軟,又滑回到原來的地方。最後,王富洲走到前面,他堅持為大家開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著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認路途,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珠穆朗瑪頂峰的黑影在他們面前開始變得非常低矮了。
到達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的氧氣已經全部用完。但這時風也漸漸變小了,這對攀上頂峰十分有利。他們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開口說:“同志們,我們三個人現在擔負著攻克主峰的任務。氧氣沒有了,繼續前進雖然可能發生危險。但是我們能後退嗎?”
屈銀華和貢布用斬釘截鐵的語氣異口同聲地回答:“繼續前進!”
他們拋掉背上的空氧氣筒,大膽而果斷地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艱難而危險的攀登。
現在,他們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很長的時間。高山嚴重缺氧,他們感到眼花、氣喘、無力。他們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們的行動更加遲緩了,甚至攀過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個多小時。他們忍受著肉體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繼續朝頂峰走去。[1]
越過東面一段雪坡以後,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向右繞至北面的岩石坡繼續向上攀登,終於登上了一個岩石和積雪交界的地方。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山區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現在,他們三人的頭頂上,只有閃閃發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們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作者簡介
郭超人(1934—2000),湖北武穴人,漢族,中共黨員,高級記者,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先後任新華社西藏分社、陝西分社、四川分社記者、副社長,新華社秘書長、副社長,中國著名新聞工者。1992年11月起任新華社社長。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50年代曾采寫大量新聞報導揭露西藏農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隨中國登山隊完成喜馬拉雅山和希夏邦馬峰的報導,70年代采寫的《馴水記》歌頌了中國人民與大自然作鬥爭的偉大業績,在陝西采寫的《安康調查》揭露了“四人幫”在農村推行極“左”路線的弊端。郭超人生前與各國新聞界人士有過廣泛的接觸和交往,曾擔任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通訊社組織主席。
2000年6月15日上午各界人士揮淚送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新聞戰線的優秀領導幹部、著名記者、新華社社長郭超人。
郭超人走完他短暫而又漫長的65年人生旅程。一支飽蘸激情、揮寫歷史風雲的筆,從此永遠停住;一顆愛黨愛國愛民的赤子心,仿佛仍在燃燒——直至逝世的前兩天,還抱病主持新華社社長辦公會議,為他畢生奮鬥的“建設更大更強的世界性通訊社”事業,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主要新聞作品結集成《向頂峰衝刺》《西藏十年間》《萬里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等。
高級記者。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2000年6月15日走完65年人生旅程的郭超人,直至逝世的前兩天,還抱病主持新華社社長辦公會議,為他畢生奮鬥的“建設更大更強的世界性通訊社”事業,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郭超人病逝後,有: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丁關根、田紀雲、李長春、李鐵映、吳邦國、吳官正、遲浩田、張萬年、羅乾、姜春雲、賈慶林、錢其琛、黃菊、溫家寶、曾慶紅、吳儀、萬里、喬石、宋平、劉華清、榮毅仁、薄一波、宋任窮、鄒家華、吳階平、彭佩雲、何魯麗、曹志、丁石孫、司馬義·艾買提、王忠禹、肖揚、韓杼濱、葉選平、王兆國、阿沛·阿旺晉美、任建新、李貴鮮、陳俊生、張思卿、錢正英、馬萬祺、胡啟立、陳錦華、白立忱等同志,分別以各種方式對郭超人的逝世表示哀悼,向他的親屬表示慰問。
郭超人1956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主動要求到西藏工作,在那裡工作了14年。作為新華社記者,他在44年的新聞生涯中,抒寫過西藏百萬農奴埋葬農奴制的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報導過我國登山健兒第一次把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頌揚過億萬人民在馴水征戰中創造的可歌可泣的業績,記錄過“四人幫”一夥被押上歷史審判台的莊嚴一幕,謳歌過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他寫下的數百萬字的新聞作品結集出版為《向頂峰衝刺》、《西藏十年間》、《萬里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非洲筆記》等。他的新聞論著《喉舌論》,凝集著他走上新華社領導崗位後,對黨的新聞工作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性通訊社實踐的思考與探索。
郭超人同志是深受我國新聞界敬重和新華社廣大幹部民眾信任的優秀領導幹部。他擔任黨組書記、社長期間,帶領黨組一班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執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聞工作特別是對新華社的要求,堅定不移地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積極探索通訊社的客觀規律,科學地確定了新華社走向世界、建設世界性通訊社的戰略重點和實施步驟,為把新華社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世界性通訊社進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郭超人同志是一位忠誠於馬克思主義的黨的新聞工作領導幹部。他時刻不忘新華社在全黨全國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堅定不移地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無產階級新聞黨性原則與新聞工作改革創新的一致性,自覺地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他始終不渝地貫徹執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對新聞工作的總體要求,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作為新華社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新華社正確引導國內輿論和積極影響國際輿論的有效性、影響力,引導和激勵廣大人民民眾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為實現黨的總目標、總任務而努力奮鬥。在複雜的國內國際風雲變幻中,郭超人同志自覺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導工作,堅持工作的原則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他緊緊圍繞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努力運用鄧小平同志關於社會主義本質觀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改革發展觀,正確認識、正確反映當代社會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新聞實踐,牢牢把握輿論的正確導向。他組織指揮了新華社一系列重大戰役性報導,直接組織修改審定了許多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稿件,確保新華社成為黨中央放心的耳目喉舌,在引導輿論上發揮重要作用。郭超人同志努力探索世界性通訊社的客觀規律,按照通訊社工作規律的要求不斷加大新華社改革和發展的力度。他關於大力採集新聞信息、發展新聞用戶、加強科學管理等方面的論述,對於通訊社規律的認識都有新的突破和發展。他在新聞業務、新聞理論、隊伍建設、通信技術、經營管理、行政後勤、基本建設等方面都有比較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和闡述。特別是針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他提出了正確把握黨性原則與新聞規律的關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國家通訊社與世界性通訊社的關係、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與運用現代化科學管理的關係等一系列基本觀點,為全社工作把握正確的方向,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工作目標、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並通過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加以落實,使新華社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世界性通訊社的目標大踏步邁進。他提出大力提高在世界範圍內採集新聞信息能力、用具有鮮明特色和充足數量的新聞信息,在國內滿足用戶對新聞的巨大需求,在國際範圍內打破西方大通訊社對新聞的壟斷。他提出並大力推行一手抓宣傳報導、一手抓發展用戶,以占領更加廣闊的新聞輿論陣地,使新華社國內外新聞信息用戶從1982年底的280多家發展到了現在的8500多家,實現了新華社新聞產品打進西方主流媒體的重大突破。他著力研究探索經營管理規律,不斷改革和完善新華社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使新華社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世界性通訊社規律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管理系統。郭超人同志非常重視參考報導工作,強調搞好參考報導是中央交給新華社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政治任務,參考報導與公開報導兩塊“金牌”要交相輝映。他要求全社采編人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搞好參考報導。他在致力於新聞業務實踐的同時還特別注重理論上的思考與探索,在黨的新聞理論上卓有建樹。他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積極探索無產階級新聞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無產階級新聞工作的基本規律、基本準則和基本方法,旗幟鮮明地提出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黨性原則,自覺地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同時必須努力探索和把握新時期新聞工作的客觀規律。他對新聞工作基本原則的闡述,對在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發展新聞事業和改革新聞報導的論述,對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加強隊伍建設和科學管理的探討,對新華社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在強化國家通訊社職能和建設世界性通訊社進程中基本規律和基本經驗的總結等,在他的新聞專著《喉舌論》中,都有比較系統的論述。郭超人同志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新華社的幹部職工,反覆強調“抓作風、改文風”,始終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作為提高新聞報導質量和加速人才成長的根本途徑,並且身體力行,經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深入基層進行社會調查。郭超人同志積極支持改革人事管理體制,大膽提拔使用年輕幹部,為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年輕幹部隊伍,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郭超人同志主持新華社工作期間,新華社邁向世界性通訊社的步伐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快。他在擔任第九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通訊社組織主席期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對世界各地許多新聞機構、新聞媒體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新聞交流和訪問活動,贏得了國際新聞界特別是廣大開發中國家新聞界同行的尊重。在郭超人同志擔任新華社社長期間,新華社的事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目前,新華社已經建立了由130多個國內外分社組成的新聞信息採集網,形成了以中國新聞、開發中國家新聞和世界熱點難點新聞為重點的多語種、多渠道的新聞信息發布體系;建立了以衛星通信和計算機為主幹的通信技術網路,具備了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不間斷髮布新聞信息的能力;建立了以數千家新聞媒體為主體、遍布國內外的用戶網,為在國際新聞市場上打破西方新聞媒體的長期壟斷創造了條件;建立了一支政治業務素質較高的新聞隊伍,特別是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年輕幹部嶄露頭角,為在各種複雜情況下高質量地完成重大報導和其他各項任務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新華社已經具備了一個世界性通訊社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開始發揮一個世界性通訊社所應該發揮的作用。郭超人同志為黨的新聞事業貢獻了全部生命。他常說,無產階級記者,社會主義國家的記者,“首先是堅定的共產黨人,然後才能成為優秀的新聞記者”。追求真理、宣傳真理、獻身黨的新聞事業,是他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他從青年時代起就追求進步,數十年矢志不渝,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他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思想和實踐,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堅持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膽探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三講”教育活動中,郭超人同志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用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剖自己,發揮了示範、標桿作用,努力實踐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代表”的要求,得到了全社同志的高度信賴。郭超人同志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使他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深入民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作風,始終與人民民眾保持血肉聯繫。他嚴於律己,時時、處處以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準則要求自己,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正氣和風範。他公私分明,不僅自己從不用公款參加任何高消費的活動,從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宴請親友,從不接受任何方面的禮金、有價證券和貴重禮品,而且要求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執行黨和政府有關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郭超人同志一貫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任勞任怨。無論是周末還是節假日,他都同平常一樣,要從電腦中調閱新華社當天播發的大量新聞,有時每天要看幾萬字的稿件。雷厲風行、求真務實、嚴謹細緻,是他長期堅持的工作作風。他的時間表上,沒有休息天。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間,他也從未停止過工作,病情稍稍穩定,立即出院邊工作邊治療。就在逝世的前兩天,他還抱病主持新華社社長辦公會議,落實“三講”整改措施,為黨的新聞事業鞠躬盡瘁,奮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息。
正像他激情澎湃的作品一樣,郭超人同志是一個激情澎湃的記者,一個激情澎湃的領導幹部。這激情,源自他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源自他對黨的摯愛、對人民的深情。郭超人同志的逝世,使我黨失去了一位優秀黨員,使黨的新聞戰線失去了一位忠誠戰士,使新華社失去了一位優秀領導人,是黨的新聞事業和新華社的一大損失。
一支飽蘸激情、揮寫歷史風雲的筆,從此永遠停住;一顆愛黨愛國愛民的赤子心,仿佛仍在燃燒──各界人士今天上午揮淚送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新聞戰線的優秀領導幹部、著名記者、新華社社長郭超人。
其作品《登上地球之巔》(節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選集·體育新聞選1949——1999》,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被編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雖然有些描寫有點誇大其詞,但這篇文章還是體現出了登山隊員們堅強的精神。
曾用名藍汀,1934年10月31日出生於湖北省廣濟縣(現武穴市),198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少年時期,他勤奮好學,追求進步。1952年他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至1956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學習期間,他熱心社會工作,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等生。畢業後,他積極要求到最艱苦的環境去鍛鍊,被分配到新華社西藏分社擔任記者,1970年春調新華社陝西分社任記者。1978年秋,到新華社四川分社任記者、副社長。1983年1月調新華社總社任秘書長,隨即任黨組成員,1984年5月任新華社副社長,1986年3月任新華社黨組副書記、副社長,1992年11月起任新華社黨組書記、社長。他是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郭超人同志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在44年的新聞實踐中,他堅定不移地遵循無產階級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分析問題,堅持不懈地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以“一顆熾熱的跳動著的赤子之心”記錄了時代前進的腳步,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新聞作品,不僅當時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更為時代留下了珍貴的歷史實錄。 1956年,郭超人同志以到西藏參加百萬農奴埋葬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農奴制度的鬥爭,開始了他的新聞生涯。在西藏工作長達14年的時間裡,他同藏族人民一起揭露、控訴西藏農奴制度的黑暗和罪惡,一起歡慶繁榮幸福的新西藏的誕生。他關於西藏民主改革前後的大量報導如《血淚的控訴》、《拉薩的春雷》等,具有強烈的感染力。1960年和1964年,他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跟隨中國登山隊先後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高度,寫出了《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征服記》等長篇通訊,通過登山勝利宣傳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宣傳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高不能攀的革命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登山運動員們的壯舉,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他因此被國家體委記功,成為一位廣為人知的著名記者。在1962年中印邊界反擊戰中,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到炮火紛飛的戰場採訪,以新聞特寫和現場目擊報導了事件的真相,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正義之聲。 郭超人同志在陝西工作期間,正值“文化大革命”後期,儘管身處逆境,但他仍堅持深入關中、陝北、陝南農村調研,表現出一個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他采寫的《安康調查》一組稿件,受到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1974年他撰寫的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5年來水利建設成就的長篇通訊《馴水記》,對“四人幫”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倒行逆施作了有力的回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讚。 1978年,郭超人同志被派往新華社四川分社工作。面對即將到來的改革開放的嶄新時代,他掙脫精神枷鎖的束縛,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動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他采寫的《掃除唯心的階級估量》等報導,大膽否定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極左路線;他采寫的《成都市手工業調查》,引起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關注,有些建議被國務院制定政策時採納;他在這一時期采寫的《偉大的轉折》、《中國農村的一角》等振聾發聵的作品,表現了他對這場偉大變革的極大熱情和深刻洞察。他與其他同志合作采寫的《歷史的審判》,高屋建瓴,筆鋒犀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文化大革命”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顯示了他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駕馭重大題材的能力。
課文研討
詞語解釋
砭骨:(biāngǔ)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履踐:(lǚjiàn)踩踏。
崔巍:(cuīwēi)形容山高大雄偉。
養精蓄銳:(yǎngjīngxùruì)養足精神,積蓄力量。
齊心協力:(qíxīnxiélì)眾人一心,共同努力。
頭暈眼花:(tóuyūnyǎnhuā)頭腦眩暈,視力模糊。
腰酸背痛:(yāosuānbèitòng)脊柱骨和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等病損的一種症狀。常用以形容勞累過度。
勇往直前:(yǒngwǎngzhíqián)毫無畏懼地一直向前。
整體把握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國登山健兒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從珠穆朗瑪峰北坡成功登頂,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紀錄。郭超人,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奔赴西藏,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從事新聞工作。當時,他作為隨登山隊採訪的一名記者,直接或間接了解到這次登山活動過程中的許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後,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寫成長篇通訊報導《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並發表。這篇課文就節選自這篇通訊。
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有必要先大致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一些內容。
1960年3月19日,中國登山隊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塊寬闊的谷地上停下來。這裡,就是登山隊的大本營。參加這次登山活動的共有214名隊員和工作人員,他們來自祖國各地,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登上珠峰,為國爭光。在大本營,他們戰天鬥地,與風雪搏鬥,表現出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了儘早征服珠峰,他們爭分奪秒,做了大量周密的準備工作。
為確保登頂成功,登山隊進行了許多適應性的行軍。登山隊決定把奪取珠峰的戰鬥分成四個“戰役”來進行,分別制定到達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營的計畫,最後從8300米處突擊頂峰。登山隊員完成了第一個“戰役”,安全返回大本營。28日,另一批登山隊員出發了,打響了第二個“戰役”。這一次的難度明顯比第一階段高,冰崩和雪崩隨時都可能出現。登山隊員十多個小時沒吃飯,沒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隊長史占春帶領隊員沿著副隊長許競打通的道路,終於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為第三次行軍到達8000米以上的進軍路線,進行了必要的偵察並確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隊開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戰鬥。行軍過程中,有的人因為缺氧而暈倒,但困難嚇不倒他們,經過兩天的奮鬥,他們終於安全到達7600米,這是我國當時登山史的新高度。登山隊開始了對被人稱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帶”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們戰勝了被認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階”,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並安全返回大本營,勝利地“超額”完成了第三次適應性行軍任務。
5月24日上午,登頂的總攻終於打響,四名精選的隊員從8500米的高度開始了對珠峰的衝刺。課文就是從這裡開始節選的。
整體把握這篇課文,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單從課文來看,好像就只是這四個人的登山故事,但聯繫全篇通訊來看,三位隊員最後的勝利,是團結協作,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團隊精神精神的勝利。假如沒有二百多名隊員和服務人員的前期大量工作,沒有幾次集體的適應性行軍,打通通向珠峰的關鍵性道路,則三位隊員絕沒有可能取得登頂的勝利。(注意幾位沖頂的隊員是所有隊員中的佼佼者。)登山活動與其他探險活動相比,其集體協作精神顯得尤其重要。為了隊友的成功,還要有勇氣獻出自己的生命,劉連滿就是這樣一個突出的例子。
登頂過程中,要注意作者著意描寫的三大困難:寒冷、黑夜和缺氧。而這三者都構成對生命的極大威脅。作者在行文中處處表現這些困難對於隊員的嚴峻考驗。正是在這樣的考驗面前,才充分體現了隊員們堅強的意志和大無畏的精神。為此,教學時讓學生默讀課文,總結登山英雄是靠的什麼來克服上述困難的(靠意志、毅力、團結合作和犧牲精神)。
作者敘述事件有詳有略,選擇最典型的事件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如重點寫了征服“第二台階”。這一“台階”被外國探險家認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國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馬洛里和歐文就是在這一帶失蹤的。還重點寫了劉連滿同志寧可自己犧牲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跡。由這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窺見全體登山隊員的優秀品質,也可以推斷這樣的隊伍是不可戰勝的。
問題研究
(1)文章共有幾處景物描寫?它們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共四處,①:”5月24日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雲在山嶺間繚繞不散。"②:“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③:“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④:“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山區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這些描寫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閱讀的緊張之餘還可以求得放鬆,來欣賞一下美麗的珠峰景色。這在閱讀效果上可稱為一張一弛,給人以美的享受。
(2)四位登山隊員中,劉連滿最終並沒有登上頂峰,但作者卻用大量的筆墨來寫他,這樣做是否有些喧賓奪主?
不是;因為其他三位隊員之所以能夠登上頂峰,是因為當面對一個三米多的岩壁而所有隊員無法繼續向上爬時,是劉連滿主動提出當人梯,讓其他三位隊員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從而順利爬過岩壁,最終到達頂峰。這表現出了劉連滿身上那種捨己為人,甘於奉獻的精神。如果沒有他來當人梯,從小的方面來說,可能會導致四個人葬身於這座山中;從大的方面來講,這不單單是四個優秀登山隊員的生命了,而這意味著此次登山計畫將會面臨破滅,也就毫無意義了。此次登山計畫也就無法成為中國歷史上那輝煌的一刻。可見,劉連滿這看似普通的行為,這看似普通的人,將起著多么大的作用啊!
練習說明
一、閱讀課文,概述幾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
設題意圖是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要注意讓學生概括得儘量簡潔。
參考答案:
經過充分的準備,5月24日上午9時,登山隊員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向珠峰最後380米高度衝擊。他們艱難地向前行進著。兩個多小時後,著名的“第二台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沿著第三次行軍偵察的路線,冒著嚴寒,花了五個多小時,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階”。這時,隊員們又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對手──黑夜的挑戰。他們借著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進。由於前面用時過多,他們背上的氧氣已經所剩不多了,他們這時又受到缺氧的嚴重威脅。反應最強烈的是劉連滿,他每前進一步都非常困難了。為了爭取時間,大家決定劉連滿留下,其餘三人以最快速度突擊登頂。嚴重缺氧的劉連滿躺在一塊避風的大石塊旁邊休息,開始進入一種半昏迷狀態。這時,他冒著生命危險,毅然決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氣留給登山的同志,並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簡訊。與此同時,三位登山隊員正搏鬥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們匍匐在地上,借著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認路途,艱難前進。到8830米時,三人的氧氣已經全部用完,他們果斷地拋掉背上的空氧氣筒,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艱難而危險的無氧攀登。這樣的攀登,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他們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動更加遲緩了,有時攀過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個多小時。但必勝的信念在支持著他們。凌晨,他們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二、下面是課文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注意觀察夜色,試著仿寫幾句。
1.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峰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雲在山嶺間繚繞不散。
2.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
3.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喜馬拉雅山區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他們三人的頭上,只有閃閃發光的星斗……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的文筆精華──寫景的句子,積累下來並學會模仿、運用。
沒有固定答案,可讓學生當堂仿寫,要提醒學生調動生活積累,充分發揮想像,儘量寫出當地夜景的特色,寫出夜色的美。
三、探險,需要有強烈的集體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以前文的勞倫斯·奧茨和本文的劉連滿等隊員為例,寫一則心得筆記。
設題意圖是把兩篇課文連貫起來學習,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同時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建議
一、中國人從北坡攀登珠峰,在世界登山史上是一件大事。教師可以預先布置學生在課外設法了解一些有關的背景材料,以使本課的學習更有歷史和文化內涵,把課內外學習聯繫起來。
二、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讓學生練習複述課文內容,注意作者敘事的詳略,並在今後作文時學會運用。
三、有條件的,可播放雪域高原特別是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的光碟和圖片,以加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效果。
四、利用本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團隊精神教育。中國登山健兒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國人民是偉大、堅強的,中國也不乏具有崇高獻身精神的、高水平的探險家。以此激勵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壯志豪情。
有關資料
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
中文名: |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 |
外文名: | Mount Qomolangma |
別名: | 聖母峰、薩加瑪塔峰 |
地理位置: | 中國西藏與尼泊爾交界處 |
海拔: | 8844.43米 |
經緯度: | 27°59′17″ N ;86°55′31″E |
在喜馬拉雅山脈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16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馬峰、干城章嘉峰。“喜馬拉雅”在藏語中就是“冰雪之鄉”的意思。這裡終年冰雪覆蓋,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寶劍,一條條冰川像蜿蜒的銀蛇。其中最為高聳的則是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它高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瀰漫天際。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很早就為人們所注目。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和科學工作者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首次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創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從60年代起,中國科學工作者對珠峰地區進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氣候以及現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獲得了豐富而有價值的資料。1975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在中國登山隊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精確地測定了它的高度,並繪出了珠峰地區的詳細地圖。所有這些,為中國開發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資源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學依據。
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地區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從陸地上沖刷來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積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形成了這裡厚達3萬米以上的海相沉積岩層。以後,由於強烈的造山運動,使喜馬拉雅山地區受擠壓而猛烈抬升,據測算,平均每一萬年大約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馬拉雅山區仍處在不斷上升之中。
(選自《中國地理常識》)
故事,銘刻在雪山
主持人司馬南:觀眾朋友,你現在看到的是湖北衛視新推出的一檔節目,這個欄目的名字叫《往事》。大螢幕上播放的這一段是40年前的事,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當時全國人民非常激動,那種激動,那種歡快,登山隊員的那種犧牲和奉獻(精神),都已經塵封在歷史的記憶當中了。我們這個《往事》劇組,從塵封的記憶當中,發掘出這段往事,我們今天還非常有幸請來了中間的那個小伙子,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勇士,後來又當了中國登山協會主席的王富洲先生,讓我們有請王富洲先生。
司馬南:王先生您好,您請坐。40年前拍電影的時候,您在中間我看是很年輕的。
王富洲:那時候25歲。
……
司:您再重新看這段電影,想一想當時的登山,讓您最難忘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王:1960年登到8700米的時候,在這個“台階”下面,我們的確感到了困難。這個“台階”也就是6米多,整個是垂直的,垂直的峭壁。這個6米多,我們整整在那兒攀登了5個小時。太陽已經很偏西了,7點左右了,大家的氧氣都不多了,本來這個氧氣就是一天的氧氣,也用完了。在這種緊急情況下,我們三個人的教練劉連滿同志,想了個辦法要搭人梯。在登(山)的過程當中,劉連滿同志蹲在下面,其他幾個同志踩著他的肩膀上去了,劉連滿同志因為體力極度地消耗,兩條腿支撐不了身體了,都摔倒了,的確是不行了,已經精疲力盡了。
司:就留下他了,然後你們三個繼續攀登。
王:其他同志就繼續攀登登上了頂峰,登上“第二台階”,連滿同志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司:在搜尋這段往事的時候,我們下了很大的決心一定要找到劉連滿同志,後來費了很大的勁,最後在哈爾濱終於如願以償。我們前方記者可以說費了千辛萬苦,半個月的時間,才找到了劉先生。
外景錄像
或許是第一次感受到冷得這么真實這么透徹的冬季,這座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北國都市哈爾濱和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我的採訪對象──中國60年代的登山英雄劉連滿的事跡,一併成為我這次北行的興奮點。我不止一次地想像著眼前這些歐式建築里就住著劉連滿,而劉連滿40年前的故事也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的腦海。當年在距珠穆朗瑪頂峰140米的地方,就是他毅然放棄了生存,獻出了自己的氧氣,讓三位戰友踩著他的肩膀攀上了頂峰。40年來這三位登山英雄一直在中國登山協會擔任要職,而劉連滿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了。聽說他當年登山回來,就被分配在哈爾濱電機廠工作,我採訪的第一站就是這家工廠,廠工會的同志告訴我說,老劉從這裡退休已經七八年了,很多新同志都不認識他。退休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車間工人,家裡三個孩子都已下崗,老伴也沒有工作,生活上很困難,據說他在外面一家廠子裡打更(看門)。不知是出於固執還是因為不太相信,儘管天色已晚,我仍然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劉連滿的家。就在這個陳舊的生活區裡的這套小房子也還是前不久省長批示後,廠里照顧給他的。這一天我沒有能遇著老劉,倒是有幸認識了劉連滿的老伴,因為她對我們的攝像機不太適應,在我們關機後她才告訴我們,老劉外出找工作去了,因為打更的飯碗已經丟了。冬夜裡一個人的家很冷清,而和這個家一樣冷清的是桌上劉連滿40年前的榮譽,當晚我最終沒有能等到老劉回來。第二天,天放晴了,老劉依舊早早出去找工作去了。我還是沒有能見到老劉,我又分頭與另外三位登山英雄取得了聯繫。他們的工作非常繁忙,過去的那段經歷和榮譽,已經成為眾多商家爭相聘請他們的本錢,而老劉今天還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正在我為劉連滿祝福能交到好運的時候,我終於在暮色中看到他高大的身影。
司:大家從螢幕上看到,我們的登山英雄是一個普通的老頭,是一個很平和的老人。我們今天有幸請到了劉連滿先生。劉先生有請。(劉連滿上,掌聲)
司:劉先生我看您比較激動,您是看了年輕(時候),登山的那段經歷有些激動,還是40年回味生活,您有特別的感觸,換句話說,您特別想說點什麼。
劉:謝謝大家還記著我。
……
劉:我自己認為我們的任務是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不是哪一個人想在這裡頭冒個尖,也沒有這種想法,這是集體的,不管誰登上去都代表我們國家,所以我的主導思想也是這樣。所以開始登山隊的領導,對我的體力和技術也比較信任,幾次偵察都是派我去。
王:就是每次登(山)的時候,連滿同志就先把前面的困難路段先偵察一下,偵察完了以後,再修好,掛上繩子,其他隊員再上去。
司:在登峰頂的過程當中,我聽說連滿救過您。
王:有幾次,特別是剛才說到,我們下“第二台階”的時候,要不是連滿在那兒住了一個晚上,相反地體力得到了一些恢復。不是過去說高山生理現象,說在那兒住一夜人就死掉了。他得到了恢復,我們下來的時候,還就他身體(體力)好,下“第二台階”的時候就是他保護了我們一個一個下來。
司:那是送上去再接下來。
王:對。我帶了一張(照片),過去連滿同志攀登冰峰的時候。
司:是立著的。是這樣的,這么陡峭。這張照片是在什麼地方拍的?是什麼人拍的?您還有印象嗎?
王:這個(照)片就是在北坳冰陡壁上,這是過去跟我們一起登山的攝影記者陳雷生同志拍的,他這次也來了。
司:有請陳記者。
(陳雷生上)
陳:哎呀,又見面了。
司:陳先生,您當時跟著登山隊,最高走到什麼地方?
陳:我就是到北坳,他們這四個人登得最高,而後三個人到了峰頂。這是四個人下山以後,當時的媒體對他們宣傳的情況。
陳:說新聞媒體我就想到,有新聞媒體集中到這兒的摘錄,他們上去三個是中國的好樣。但是好樣裡頭還有這位劉連滿同志。為什麼?我都忍不住激動。自己已經是很困難了,在又缺氧又寒冷又沒有東西吃,生命危難的時刻,它(書)都記載了,劉連滿用了半個小時,很艱難地留下了他的話。這話怎么說呢?
王:我跟你說一下。我們登山下來以後,劉連滿在8700米等我們,跟我們招手,我們下來後,當時大家都很激動,特別是連滿同志還活著,大家都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了。這時候,我發現連滿的氧氣瓶子下面壓了張紙條,我拿起來看了看,這是連滿同志給我寫的紙條,因為我是負責人。
……
司:劉先生,當時您把氧氣留給他們三個,您心裡非常明確知道自己選擇的是死亡。您當時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劉:因為當時我認為黨和國家以及人民需要我這樣做,我應該這樣做。
……
司:您一個月多少錢?
劉:收入500多,扣一些錢還剩400多。
司:我覺著您很不幸。
劉:我感覺還可以。
司:您又特別幸運。
劉:生活吧,就應該向低水平的去看,工作可以向高水平去看。如果生活你向高水平去看,你老也滿足不了。不如我的有的是。
司:回頭去看過去的往事──咱們這個欄目就叫《往事》──您實實在在地給我們講後悔不後悔?
劉:沒有什麼後悔的。因為我這出身回憶起來,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這生活,我應該感謝黨感謝國家。過去我是過流浪生活,從小就沒有了父親,靠母親討飯把我養大。當我母親不能要飯了,我八九歲出去過流浪生活。
司:您也傳奇。從小就沒有父親,母親討飯,可是你身子板又長得這么結實,能當登山隊的教練。
劉:因為我這人特好動。小的時候就是特別有勁。年輕的時候挑個五六百斤,挑起來就走。司:您每天還鍛鍊不鍛鍊?
劉:就每天早上起來走個十來里地,再走回來。
司:看著你們三位生死兄弟,這位是高級記者,這位是前登山協會主席,王主席,您是在工廠。
劉:不能都當官,都當官就沒兵了。我有困難的時候,我那些學生,那些戰友,還有我的一些朋友,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甚至於有一些不知名的人,也給了一些幫助。
司:您老是想著別人的好。
劉:是人家對我有好處,我怎么能忘呢?
司:您跟我們這些後生晚輩講一句實在話,這輩子人和人之間什麼東西最重要?
劉:感情。我認為是感情。剛才說到那個救助的問題,幫助別人的問題。我想在當時來說,登山隊我認為每個隊員都能做到這一點,不是說登山隊就我一個人能夠把氧氣捨出來給別人。
……
我的心永遠屬於喜馬拉雅(貢布)
貢布,男,藏族,1933年出生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所作鄉,從小就是為領主放羊的農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日喀則班禪警衛營當兵,1958年11月,進入中國國家登山隊。1960年初,參加舉世矚目的攀登珠穆朗瑪峰行動,並於5月25日凌晨5時和兩位漢族隊友一道登上了珠穆朗瑪峰。1962年,加入西藏登山隊,1964年被派到中央民族學院學習,當選為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1972年被任命為西藏自治區體委副主任,分管登山運動,1993年退休。
我1933年出生在喜馬拉雅山腳下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所作鄉。家鄉的海拔很高,祖祖輩輩都要和大山打交道。所以,我從小對山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後來從事登山運動,也是非常自然和符合自己心愿的。我是一個幸運者,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使我和現代登山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登山成為我終生從事的事業。
說到我的登山運動生涯,那還得從40多年前談起。
我小的時候,是地地道道的農奴,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要為領主放牧。在黑暗殘酷的舊西藏,廣大農奴受盡領主的打罵和凌辱,吃飽穿暖都是奢望。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我會成為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而且成為第一個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中國人。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我光榮地參加了解放軍,在日喀則班禪警衛營當兵。
1958年10月,中國登山隊來到日喀則,先乘汽車到薩迦縣的一個區,沒有路了,然後再騎馬到珠穆朗瑪峰山區。大概是11月的時候上到海拔6500米的地方,實際上是進行攀登珠峰的前期訓練,我們排的一位藏族副排長也跟著一起上去了。
有一天早上,正在洗臉的時候,我無意中問我們的副排長,前一段時間到哪裡去了,他說是到珠峰去了,並反過來問我:“你想不想去登珠峰?”我以為是在開玩笑,就說去。沒想到他說的是真的,他讓我今天不要吃飯,不用參加軍事訓練,有別的要事。
那天上午,我們營里有30多人集體到醫院去進行身體檢查。第二天,我們又到登山隊住的招待所進行測試,身體全部合格。第三天,我們一行20多人在登山隊領導的帶領下來到拉薩。我們脫掉軍服,換上運動服,在軍區訓練場進行了兩個多月的緊張訓練。後來,我們又到念青唐古拉東峰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腳下進行冰上訓練。
1959年是一個不平常的年份。當時的拉薩氣氛很不平靜,少數上層反動統治者在3月份發動了武裝叛亂。我們的訓練也受到了影響,我們停止了有規律的訓練,拿起槍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平叛鬥爭中。平叛勝利後,我們的訓練轉入正常,不久就到新疆境內攀登了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登頂成功後,我們回到北京,參加了令人難忘的第一屆全國運動會。
1960年初,我和隊友們返回西藏,參加舉世矚目的攀登珠穆朗瑪峰行動。這期間我的身份一直是軍人,裝備、津貼都是部隊發。
3月初,我們來到珠峰腳下的大本營。最初我不是突擊隊員,承擔修路、運送物資任務。突擊隊第三次行軍,由於經驗不足,在7450米的地方遭遇大風的襲擊,堅持到達8300米的高度後,登山行動被迫終止。我當時與突擊隊員們在一起,身體狀況一直很好。此後,登山隊組織了第四次行軍,重新調整突擊隊組成人員,我就入選了。
我們從8100米的地方出發,半夜行軍,上到8500米後,沒有吃的,5個人就在冰天雪地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我和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4個人忍著飢餓,繼續向上攀登。原計畫是登頂後即刻下山,沒想到前面還有“第二台階”擋路,怎么也上不去,耽擱了5個多小時。等我們到達8700米處時,已是半夜。在這裡呆是不可能的,很快就會凍僵,一旦迷糊起來,很容易死亡,下撤也不是辦法。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夜裡登頂,劉連滿因為體力不支,沒有繼續攀登。
那個時候登山經驗少,裝備不足,行軍速度也慢。上到一定高度後,嗓子是啞的,嘴巴全裂開了口,我們很少說話,要表達某個意思,就用手指比劃一下。體力消耗極大,走幾步,就要停下來休息,繫鞋帶,要用半個小時,戴冰爪,更是費勁。
終於,我們三個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那時心裡別提有多激動了,我們知道,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我們登頂成功了,就能到北京去,就能見到毛主席了。
那次登山,奠定了我以後終生從事登山事業的基礎。當然,如果沒有翻身得解放,我仍然是個農奴,廣大西藏人民也不會有機會參加國家的各項建設,我也不會參加到偉大的登山行動中。
記得家鄉有一座山峰,5000多米高,上面沒有一根草,過年時上面要插經幡,小的時候我上去過。從小在山上山下放羊放牧,對山有一種濃厚的興趣。也許我生來就是與大山打交道的。
1962年,西藏登山隊成立,我正式加入了登山隊,生活在林芝登山營。1964年登山隊首次攀登西藏境內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峰,這次我沒能參加,上級派我到中央民族學院學習了3年,我也同時被選為西藏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我在1965年9月回到西藏,繼續參加林芝登山營的訓練工作。當時,國家決定1967年再登珠峰,由我擔任登山隊副隊長。我們在當年秋天把隊伍拉到珠峰訓練,有的人已到達8000米的高度,運送了登山物資。那年有一個分隊在北坳大風口遭遇大風,遭受慘重的打擊,有30多人被凍傷。
這次訓練後不久,“文革”開始了,登山隊也沒有倖免,搞批鬥、遊行,貼大字報,攀登珠峰行動也就告吹了。後來,有一次我在打籃球時腿部嚴重受傷,在北京治療也沒有治好,這樣我不得不忍痛放棄自己心愛的攀登高峰、挑戰大自然的樂趣,承擔了登山指揮、管理方面的工作。
1972年,上級任命我擔任西藏自治區體委副主任,分管登山運動。1975年,中國男女混合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我又一次住到珠峰腳下的絨布寺,參與登山行動的指揮。算起來,我總共在珠峰山區參加了4次登山活動,這些是我的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多吉占堆、薛文獻記錄整理)
登上地球之巔讀後感
《登上地球之巔》講的是四名中國登山隊員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攀援而上,踏過千年冰雪,翻過萬丈巉岩,最終他們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這無疑是一場充滿艱辛與危險的探險。那么到底是什麼使他們成功的呢?就是強烈的團隊精神觀念和崇高的獻身精神!在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裡,無數的困難險阻就如一隻只兇猛的“老鷹”,時時刻刻威脅著“雁群”,但是每隻“雁”都齊心協力,不怕犧牲,共同抵禦入侵之敵。
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是無時無刻都離不開集體的。家,是我們最先加入的集體。家人彼此間的愛護、寬容便是一幢大廈的地基;學校這一集體,同學們伸出援手助你解決問題,使你臉上的笑容重現,令這幢大廈不斷築高……家,班級,學校,社會,國家,這些大大小小的集體都是哺育我們成長的搖籃,用它們的真,善,美不斷為我們的大廈增磚添瓦。
我們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前線的解放軍戰士和醫護人員以最強烈的團隊精神精神以及大無畏的決心站在抗震救災的最前線,義無返顧地與地震進行一場艱辛的鬥爭。他們心連心,用自己珍貴的生命全力挽救受災的民眾,同時也面對著死亡。社會各界的關注,八方的支持,炎黃子孫的萬眾一心,一首首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歌曲響徹天地之間。此時,沒有人敢否認集體的力量,沒有人不為此喝彩動容。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大家鬥志昂揚,團結一致。我們堅信,歷盡無數歷劫的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這次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奪取最終的勝利!
集體的力量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共同積累。任何時候,集體的溫暖都是我們所嚮往的,為集體多出一份力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應該向大雁學習,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我們的“雁群”充滿更多的力量,擁有更多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