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痰塗片](/img/d/895/nBnauM3X1QDMzAjNykDM4YTNyITM4kzMxIjMwADMwAzMxAzL5A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作用
很多患者認為自己已經拍了胸片,甚至還做了CT檢查,已經對病情作出了明確的診斷,就可以不做其它檢查了,還有少數患者誤以為這是醫生在濫用檢查。其實並不是這樣。胸片或CT只是從影像學檢查的角度了解COPD及其併發症的程度、範圍等,但並不能鑑別感染的細菌類型,所以不能代替細菌學檢查的痰塗片和痰培養。
在痰塗片和痰培養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痰標本的收集。痰標本質量的好壞、送檢及時與否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其結果。痰容易被口咽部的細菌污染。因此必須注意:一、儘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採集標本;二、先漱口,再行深咳嗽,最好用咳出的第二口痰,最好留取膿性痰送檢。因為痰經過上呼吸道、口腔出來,肯定容易受到上呼吸道的化學、細菌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並不一定能代表下呼吸道的準確情況。否者培養出所謂“正常菌群”,而失去臨床套用價值。三、要儘快送檢,不得超過2小時。如果送檢或者待處理的標本超過時間,應置於4℃低溫保存。切莫讓痰放的時間太長,或者等痰變幹了才送檢,這樣的檢查是沒有意義的。這時檢驗科的醫生會叫患者重送痰標本去檢查。有時也需要採用特殊的方法收取痰標本。如:經氣管吸引術采痰,也可以用纖支鏡保護性毛刷及肺泡灌洗和肺活檢等方法。但後幾種方法屬於有創檢查,一般患者難以接受。還應注意的是:有的病菌則需要用特殊培養技術才能培養出來,如痰培養得到的是致病菌,如綠膿桿菌,也要連續做兩次以上檢驗,而且結果相同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