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生熟大黃各30克,蒼朮(米泔水泡)90克,杏仁、羌活各30克,川烏(去皮臍,濕面包裹,火上煨透)、甘草各45克。
【主治】痢疾、腸炎
【用法】研細末,為散劑。
【用量】赤白痢,成人每次服3~4克;腸炎、泄瀉,成人每次服2克;均1日2~3次服。赤痢用燈心湯下,白痢用生薑湯下,泄瀉、腸炎用米湯調服。小兒用量減半,4歲以下服成人量的四分之一,1~2歲服成人量的八分之一即可。
【方論】《朱良春用藥經驗集》:方中以大黃為主藥。大黃“蕩滌腸胃,推陳致新”(《本經》),“主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本草綱目》)。蓋痢疾莫不由外感疫毒之邪,內傷飲食生冷不潔之物,運化受阻,傳導失常,氣血凝滯,濕熱鬱蒸而致。腸炎腹瀉,儘管見證各異,但初起腸間多有積滯。大黃既有清熱解毒之長,又有蕩滌導滯之功,妙在生熟同用,生者力峻,專於下行;熟者力緩,既能導濕熱從小便而出、,又能導大腸積滯而行中有止。杏仁通利三焦、消積止痛(凡含油脂之藥物皆有鎮痛之功,如桃仁、杏仁、當歸、川芎、羌活之類皆是,此章次公先生獨得之秘)。羌活為風藥,風能勝濕,能宣通表衛,又能鼓舞清氣上行;蒼朮燥濕強脾;甘草和中解毒;制川烏則取其散寒濕、破積滯、止痛之意,且辛熱之川烏與苦寒之大黃相伍,溫髒清腸,相反相成。考昔人治痢方中,《聖濟總錄》有烏術丸,即以蒼朮、川烏、橘皮、蜀椒為丸,治腹中雷鳴,臍下癘撮疼痛;《本事方》有木香丸,即以木香、川烏同用,治冷氣下泄;《聖惠方》有烏豆丸,即以川烏、黑豆為丸,黃連湯下,治赤白痢及瀉水。惜乎宋代以後,治瀉痢鮮用川烏,李汝珍蒐集之方,很可能受宋人上述諸方影響而成。
相關詞條
-
速效瀉痢停
速效瀉痢停是山東明發獸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品,用於禽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巴氏桿菌病、球蟲病、梭菌病、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應激電解質失...
簡介 主要成分 功能與主治 用法用量 包裝規格 -
斷痢散
斷痢散,中藥方劑之一。主治:一切瀉痢,腹痛久不愈。
斷痢散 《施圓端效方》:斷痢散 -
改痢散
【方劑主治】瀉及一切痢不止,小便不通。 【製備方法】上藥同炒,篩去土,只將車前子研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調下。
-
強效止痢散
主治:1、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痢疾桿菌、霍亂、鴨漿膜炎等引起的拉黃、白、綠色及水樣糞便有特效。 2、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或混合感染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產...
主要成份 功能主治 產品優點 用法用量 -
煙後痢
煙後痢是發生在一些吸大煙時間較長的人的身上,是因為鴉片的毒素長期侵噬人的身體,破壞人體的血液,神經,各種臟器,形成的一種多方面原因的疾病。煙後痢發生在秋...
簡介 原因 症候 醫驗 -
久痢
病名。指日久不愈或反覆發作的痢疾。
解讀 中醫套用 -
定氣散
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 -
訶黎勒散
訶黎勒散有澀腸止瀉的功效。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 -
訶黎勒散[《金匱要略》]
訶黎勒散有澀腸止瀉的功效。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