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不知從何時起,現實生活中備受追捧的“學霸”成為了很多影視劇中被貶損的對象,或自私,或陰冷,或孤傲,或木訥;而吊兒郎當,痞氣十足的“學渣”反倒成為了受褒獎的對象,真性情、真靈光,有膽識、有作為。總之,“黃埔軍校”的打不過“泥腿子”,“白馬王子”也總勝不了“街頭混混”。人物形象
2016年,爆火的一部網劇《餘罪》又為公眾提供了這樣一位令人津津樂道的痞氣英雄。英雄總要有一些傳奇色彩,而先抑後揚是調配這種傳奇色彩的絕佳手法。尤其是在這個崇尚新奇與成功的時代,“逆襲”對於公眾格外具有感染力。因而,優秀的人民警察餘罪便有了卑微的家庭出身和一副賤兮兮的小人物嘴臉。人物的這層設定除了為形象反轉製造逆差之外,還具有一層滿足大眾“英雄情懷”的意味。與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白馬王子”相比,痞氣英雄更為寫實,更接地氣,更具有代入感和親和力。或者說,痞氣英雄更易於獲取大眾的身份認同,從而也就能夠更有效地激發每一個普通人心目中潛藏的英雄夢。
這是一個追求個性的時代,但追求個性並不意味著個性的實現。迫於現實壓力,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地去考學,一板一眼地在生活。因而,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而言,蔑視規則,不羈於束縛成為了彰顯個性的最好體現。而餘罪恰恰就具有了這些特質,他口無遮攔;調戲“大胸姐”;在羊城特訓中私卸手環……這些“劣跡”不但沒有使其“招黑”,反而在戲裡戲外為餘罪圈了一票冬粉。
走紅原因
餘罪之所以討喜,是因為他的放蕩不羈,是因為他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而餘罪之所以成為英雄,則是因為他的機敏、膽略與正氣,是因為他完成了別人完成不了的臥底工作。這說明我們這個時代對於英雄的界定依然是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並沒有走偏到對“個性”,對“草莽匹夫”的過分推崇。只是隨著時代的開明,我們已經能夠容忍英雄身上的小“瑕疵”,對於英雄,已經不再習慣用過於苛責的標尺來衡量。因而,可以說,是公眾對於社會正義和個性的兩方面訴求,決定了我們需要餘罪這樣的痞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