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鬆卷柏[植物]

疏鬆卷柏[植物]
疏鬆卷柏[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疏鬆卷柏是一種矮小的蕨類植物,其枝葉很像柏樹,卻有著異乎尋常的生命力。它生在怪石嶙崢的岩石縫中,旱季里會捲曲、枯萎成一團,看似毫無生機,但只要一場雨露,就會伸展開枝葉,流露出醉人的綠色。人們曾遇到這樣的怪事:壓製成標本、保藏在櫥中的卷柏,幾年後再放入水中,竟然又“復活”了。因此,它又有九死還魂草、萬年青、長生草等美名。不過,疏鬆卷柏只宜生活在遠離塵囂、空氣清新的大山上,如果周圍的自然環境受到工業污染就會真的死去,永遠不再還魂。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土生或石生,直立,高10-45厘米,無匍匐根狀莖或遊走莖。

根托在主莖的上部下部均有著生,自主莖分叉處下方生出,長3-10厘米,纖細或較直徑,長0.3-1毫米,根多分叉,被毛。

主莖自下部開始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或多少“之”字形,禾稈色,莖近方形,具溝槽,無毛,維管束1條;側枝3-10對,2-3回羽狀分枝,小枝規則,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2-4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主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0.4-0.7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3.3-6毫米。

葉全部互動排列,二形,膜質,表面光滑,邊緣非全緣,不具白邊。

主莖上的腋葉較分枝上的大,卵圓形,基部鈍,分枝上的腋葉對稱,卵狀三角形到卵圓形,2.0-3.5毫米× 1.2-2.8毫米,邊緣具短睫毛。

中葉不對稱,主莖上的葉略大於分枝上的,分枝上的中葉斜卵狀橢圓形,1.5-3.2毫米×0.6-1.0毫米,接近,葉背呈龍骨狀,先端的芒彎曲,先端具芒,芒長0.8-1.6毫米,基部近心形或楔形,非盾狀,邊緣具睫毛。

側葉不對稱,主莖上的較側枝上的大,側枝上的側葉長圓狀卵圓形,外展,排列疏或密,2.2-5.0毫米×1.0-2.2毫米,先端近尖,邊緣具細齒,下側基部擴大,強烈覆蓋小枝,上側邊緣基部具睫毛,先端具細齒,下側基部下延,具睫毛,其餘部分近全緣。

疏鬆卷柏 疏鬆卷柏

孢子葉穗緊密,背腹壓扁,單生於小枝末端,6.0-12毫米×1.5-3.0毫米;孢子葉明顯二形,倒置,不具白邊,上側的孢子葉鐮形,邊緣疏具短睫毛,銳龍骨狀,先端急尖。上側的孢子葉具孢子葉翼,孢子葉翼達葉尖,邊緣疏具短睫毛,下側的孢子葉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短睫毛,龍骨狀;大孢子葉分布於孢子葉穗下部的下側。大孢子黃白色;小孢子淺黃色。

生長環境

生於蔭處岩石上或林下土生,海拔200-1450米。

也分布到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分布範圍

產廣東 (封開、懷集、樂昌、肇慶) 、廣西 (大新、桂平、橫縣、金秀、龍勝、羅城、馬山、南寧、容縣、融水、上思、武鳴、陽溯) 、貴州 (雷山、三都、貞豐) 、西藏 (墨脫) 、雲南 (貢山、景洪) 。

主要價值

Selaginella effusa Alston.

【藥 名】:疏鬆卷柏

【來 源】:為卷柏科植物疏鬆卷柏的全草。

【功 效】:燥濕解毒,利濕退黃。

【主 治】:用於黃疸、痢疾、癰癤。

【性味歸經】:微苦,平。入心、大腸、膽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5克。外用:鮮品搗敷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

【考 證】: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平。有消炎解毒的功能。用於肝炎、痢疾、癰癤等症。

卷柏科·卷柏屬

卷柏屬屬於石松綱植物,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直立或攀援生長,通常纖細,葉小、單生、鱗片狀或螺旋狀或互動對生在莖上,多作四行排列,再上面的兩行最小,下面的兩行較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