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高雄卷柏](/img/b/89b/nBnauM3XyUTN1ETM4gDMwEzNwMTM3ITM3UDMwADMwAzMxAzL4A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種拉丁名:Selaginellarepanda(Desv.)Spring
科中文名:卷柏科
科拉丁名:Selaginellaceae
屬中文名:卷柏屬
屬拉丁名:Selaginella
國內分布:產廣西(百色、羅城、那坡),貴州、海南(昌江),四川(稻城),台灣,雲南(滄源、富寧、河口、景洪、龍陵、綠春、勐臘、屏邊)。
國外分布:也分布到尼泊爾、印度、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命名來源:(台灣植物志)[]
中國植物志:6(3):176
植株形態
土生或石生,基部橫臥,高8-30厘米,具一橫走的地下根狀莖和遊走莖,主莖基部無塊莖。根托生達莖的上部,或只限於匍匐根狀莖和遊走莖上,自莖的分叉處下方生出,長0.8-3.2毫米,纖細,直徑0.2-0.5毫米,根多分叉,密被毛。主莖自近基部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不分枝的主莖高8-15厘米,莖卵圓柱狀或圓柱狀,具溝槽或不具溝槽,光滑,維管束1條,主莖先端鞭狀,有時側枝先端也呈鞭狀,側枝2-6對,1-2回羽狀分枝,小枝排列緊密,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1.5-3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主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4.4-6.6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3-4.5毫米。葉子形態
![高雄卷柏](/img/3/01b/nBnauM3XygTNxkDO4kzN5AzNwMTMwgjN1AzMwADMwAzMxAzL5c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繁殖
孢子葉穗緊密,四稜柱形,單生於小枝末端,3.0-7.0毫米×1.5-3毫米;孢子葉略二形,倒置,上側的孢子葉略長,白邊不明顯,上側的孢子葉卵圓形,邊緣具睫毛,銳龍骨狀,先端漸尖,下側的孢子葉卵圓形,邊緣具睫毛;大孢子葉分布於孢子葉穗下部的下側,或大、小孢子葉相間排列。大孢子橘黃色;小孢子橘紅色或紅色。產地分布
產廣西(百色、羅城、那坡)、貴州、海南(昌江)、四川(稻城)、台灣、雲南(滄源、富寧、河口、景洪、龍陵、綠春、勐臘、屏邊)。也分布到尼泊爾、印度、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模式標本采自菲律賓。卷柏科一
更加具體了解卷柏科的種類。 |
卷柏科·卷柏屬
卷柏屬屬於石松綱植物,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直立或攀援生長,通常纖細,葉小、單生、鱗片狀或螺鏇狀或互動對生在莖上,多作四行排列,再上面的兩行最小,下面的兩行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