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謝登斌
ISBN:10位[7563361588]13位[9787563361588]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
定價:¥33.00元
內容提要
當代美國課程研究領域提升語言在課程研究中的價值,突破傳統的課程領域過分重視普適性的原理的研究狀況,出現了多元的課程話語,課程研究這一新的發展趨向,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語言學、社會學背景。當代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場景促成了課程話語轉向,西方語用學的興起以及抽象社會理論,成為課程話語轉向的重要外部推力。美國教育自身的變革以及課程領域內發生的概念重建活動,使課程研究發生了範式的根本轉換。
因此,當代美國課程領域的話語轉向,正是在這種內外合力的作用下出現的。課程話語是“課程理解”範式的生動體現。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論建樹,為當代美國課程話語提供了文化語境,豐富了課程話語的資源,使其在精神的底蘊方面帶有濃郁的批判氣質。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後現代主義差異理論、社會性別理論是當代美國課程話語直接的語源和思想基礎。
當代美國課程研究一方面向外拓展,把課程置於廣泛的社會場景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的意義上理解和建構課程的意義,促成了政治性課程話語、種族性課程話語、女性主義課程話語、後結構主義課程話語。另一方面,課程研究向內深入,即課程研究深入兒童日常教育生活的內部,深入課程研究者本人生活的內部,通過對這些具體的生活進行反思,達到理解、建構課程意義的目的,開啟了現象學課程話語、自傳性課程話語。多元的課程話語架構了當代美國課程領域,各種話語的主題隱藏著複雜的課程意義。
當代美國課程話語複雜而多元,需要理解和對話,具有隱喻性、批判性、價值負載性、建構性,反權力,提倡人的解放,存在矛盾和悖論,鑲嵌著各種關係。當代美國課程話語是對傳統課程話語的超越,這種超越主要表現在兩個維度上:一是多元的以敘事為基礎的描述性話語,超越單一的以科學為基礎的“範式話語”;二是以理解為基礎的複合性課程,超越以操作和技術為基礎的控制性課程。當代美國課程話語也有明顯的不足。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深化和推進之中,當代美國課程話語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這主要有:尋求課程範式的轉換,課程的本質在於批判性地建構文化,實現文化的轉型。
作者簡介
謝登斌,1965年9月生,廣西灌陽人,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全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在廣西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學位,2000年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系做訪問學者,2005年於華東師範大學獲博士學位,主攻專業為:比較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近年出版學術獨著2部、學術譯著4部(主譯),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學術著作6部,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科研課題6項。
目錄
一、問題之源二、研究的意義三、概念的詮釋四、研究路徑與方法五、論文的基本架構
內容
第一部分課程話語轉向及理論基礎
第一章課程話語轉向的動因分析
一、課程話語轉向的外源性動因
二、課程話語轉向的內源性動因
第二章課程話語的理論基礎
一、西方新馬克思主義
二、後現代主義差異理論
三、社會性別理論
第二部分課程話語系統及課程理解
第三章政治性課程話語
一、政治性課程話語的主題
二、政治性課程話語的課程理解
第四章種族性課程話語
一、種族性課程話語的主題
二、種族性課程話語的課程理解
第五章女性主義課程話語
一、女性主義課程話語的直接語源:女性主義
二、女性主義課程話語的主題
三、女性主義課程話語的課程理解
四、女性主義課程話語的評價
第六章現象學課程話語
一、現象學課程研究
二、現象學課程話語的主要發言人及其主題
三、現象學課程話語的課程理解
第七章後結構主義課程話語
一、後結構主義課程話語的理論基礎
二、後結構主義課程話語的主題
三、後結構主義課程話語的課程理解
第八章自傳性課程話語
一、自傳性課程話語與概念重建活動
二、自傳性課程話語的主要話題
三、自傳性課程話語的課程理解
第三部分課程話語的比較和啟示
第九章課程話語的比較與評價
一、課程話語的多維度比較
二、課程話語的特點
三、課程話語的評價
第十章課程話語與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一、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
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推進中遭遇的阻力
四、當代美國課程話語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