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介紹
異氰酸甲酯,品名異氰酸甲酯; ; Methyl isocyanate; Isocyanatomethane; MIC;CAS:624-83-9
無色清亮液體,有強刺激性。分子式 C2-H3-N-O。分子量 57.06。相對密度0.9599(20/20℃)。沸點39.1℃。閃點<-15℃(閉杯)。自燃點534℃。蒸氣密度1.42。蒸氣壓 46.39kPa(348mmHg20℃)。15℃時水中溶解度1%; 20℃時,6.7%。除不鏽鋼、鎳、玻璃、陶瓷外其他材料與其接觸均有被腐蝕危險。 尤其不能使用鐵、 鋼、鋅、 錫、銅或其合金作為盛裝容器。 容易與包含有活潑氫原子的化合物: 胺、水、醇、酸、 鹼發生反應。與水反應生成甲胺、二氧化碳; 在過量水存在時, 甲胺再與MIC反應生成1,3-二甲基脲, 在過量MIC時則形成 1,3,5-三甲基縮二脲。 這二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純物在有觸媒存在條件下, 發生自聚反應並放出熱能。遇熱、明火、氧化劑易燃。燃燒時釋出MIC蒸氣、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氰化氫。高溫 (350~540℃)下裂解可形成氰化氫。遇熱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煙氣。
藥物危害
主要經呼吸道吸入。由於MIC在水中易分解,故進入血流的可能性很小。本品屬劇毒類。
人體於0.89mg/m^3下,吸入1~5分鐘,4名受試者均無反應;4.46mg/m^3時有3名流淚及鼻刺激;隨著濃度的增加,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狀漸明顯;46.83mg/m^3時受試者感到刺激性不能忍耐。對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和損傷:低濃度引起流淚和咳嗽, 高濃度可引起眼紅腫和化學性灼傷。也能破壞鼻黏膜,使嗅覺喪失,上呼吸道黏膜也可致化學損傷。超過50mg/m^3的濃度,可引起皮膚水腫,組織壞死。對肺的損害:濃度超過50mg/m3時,還可導致化學性肺炎與肺水腫,甚至引起ARDS。未死者常伴繼發感染致呼吸窨迫,肺功能受損,日久尚可形成肺纖維化。濃度很高時,也可因支氣管痙攣致窒息。 此外, 尚可引起呼吸道過敏反應,加重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遠期影響目前尚難確知。對印度博帕爾事件的受害者,目前仍在隨訪中。
處理方法
迅將中毒患者移離現場。脫去污染衣物,嚴密觀察。必要時供氧。眼及皮膚污染迅速用流水沖洗。
給予對症和支持療法。如用弱鹼液局部霧化吸入,早期套用糖皮質激素,並可用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等。印度有人用一種名為Lasix的抗水腫藥物,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