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早年經歷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1日,畢德顯出生於山東省平陰縣東三里莊。
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7歲時,畢德顯入山東省東阿縣模範國小就讀。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畢德顯入山東泰安萃英中學(今泰安一中)就讀。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夏,畢德顯進入山東濟南齊魯大學物理系學習。
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年)春,齊魯大學因故停辦,畢德顯轉入北京燕京大學物理系插班學習,與袁家騮、徐元貴、陳尚義等同班。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畢德顯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留校邊當助教,邊讀研究生。同班作研究生的還有嶺南大學來的馮秉銓。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夏,畢德顯在燕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正式留校當專職教員。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畢德顯參加了中國物理學會,並於1936年夏出席了在青島召開的中國物理學會年會。畢德顯在燕京大學物理系做專職教員期間,曾指導過本科生張興華的畢業論文《用扭擺測量植物油的粘度》和本科生張宗潢(張權)的畢業論文《五米波段的收發信機試驗》等。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夏,經孟昭英介紹,畢德顯到昆明財盛巷清華大學無線電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保密電話和利用中波廣播電台導航飛機問題。
赴美留學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夏,由無線電研究所所長任之恭推薦申請得到“中華文化基金會”的留美助學金,同年9月去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讀碩士學位。由於在國內已讀過研究生並已工作多年,一年後(1941年7月)獲得碩士學位。
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年),畢德顯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讀博士學位。他除了讀書外,還得到一個助教的兼職,協助袁家騮在實驗室指導學生作實驗,批改實驗報告等。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夏,畢德顯取得了加州理工學院授予的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先是留在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理論研究組工作;半年後(1944年12月),應聘到美國東部新澤西州康登城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新產品試製部工作,主要從事脈衝多路通信設備、自動定向設備及微波通信設備等的研究和製造。
回國任教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9月,經當時的中央大學物理系主任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忠堯教授介紹,畢德顯回國到南京中央大學物理系任教授。開始時擔任低年級普通物理課,後來主要為物理系開設無線電課。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勝利階段,南京國民政府在中央大學欲拉一些教授到台灣去。而這時,中國共產黨為發展解放區的高教事業,也在中央大學秘密動員一些教授去東北解放區任教。畢德顯拒絕了南京國民政府要他去台灣的要求,回響了共產黨地下組織向他發出的去東北解放區任教的邀請。
不久,他在中央大學地下黨安排下,與其他一些教授一起經上海、香港並取道朝鮮,終於在1949年初輾轉來到解放區大連,擔任了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學——大連大學(後改名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電機系和電信系的系主任。
1952年2月29日,畢德顯帶領電信系師生共211人離開大連,來到張家口,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的行列,任軍委張家口工程學校系主任。1952年5月19日,中央軍委發出通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958年8月,通信工程學院從張家口遷到西安,後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通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軍事通信工程學院雷達教授會主任。
1963年,畢德顯被授予大校軍銜。
“文化大革命”中,畢德顯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關進了“牛棚”,家中又接連失去兩位親人。但是即使在這樣的逆境之下,他仍然對中國共產黨充滿著信心。出“牛棚”後,他除了去圖書館幫助整理、出借圖書資料外,還抓緊時間,閱讀國外科技雜誌,在一位與他同處逆境的教授協助下,翻譯出版了《電信技術譯叢》19冊,100餘篇,近100萬字,內容主要是電晶體理論,傳輸線變壓器理論等。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又廣泛蒐集國際衛星通信技術資料,為軍隊通信工程學院能較早地開設衛星通信專業創造了條件。
1972年,畢德顯被解除審查,徹底平反。
1977年6月,古稀之年的畢德顯終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7年9月畢德顯調到南京,重新被中央軍委任命為於1974年重建的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主管學院教學、學術研究及師資建設等工作。
1978年初,畢德顯向上級建議,組織力量開展軍用光纖通信的研究。
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一次軍隊某項工程體制論證會上,畢德顯向上級提出,軍隊指揮自動化工程應該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從易到難來搞,要首先著眼於系統的基本功能的建立,而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把興趣放在大螢幕顯示等的建立上。
1981年,畢德顯向總參通信部領導建議,通信技術裝備的改造與發展應特別重視微處理機的研究與套用,提出軍隊通信院校各專業都要開微機課。
1983年,畢德顯根據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未來反侵略戰爭的特點,向上級提出了“核戰爭條件下通信聯絡保障問題的建議”。認為應當高度重視對核戰爭條件下各種軍事通信裝備和電子設備抗毀性的研究,及早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1988年底,由於年事已高退居二線,但畢德顯仍然兼任學院學術委員會等許多機構的名譽職務。他經常為教員和研究生解答難題,經常與研究生談話,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多次告誡大家“現代化是買不來的,要靠自己乾”。他還向學院領導建議,要重視學科建設,重視教員隊伍建設,使通信工程學院為軍隊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因病逝世
1991年春,畢德顯因病住進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治療。在他生命即將完,學院一位博士生導師去醫院看望他時,他在病床上吃力而大聲地對這位教授說:“可不能讓我們的博士點斷了線啊!”
1992年1月12日,畢德顯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84歲。生前,畢德顯立下遺囑,其中兩條的內容是:“一、在我去世之後,將遺體捐獻給所在醫院作病理解剖研究之用,喪事一切從簡,不舉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四、我參加革命以來,工作做得不多,但得到了組織上的很多關懷和照顧,我感謝組織,感謝同志們,祝學院興旺發達。”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坑道通信
韓戰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前線遇到了坑道通信的難題,當時國際上對地下無線電波的研究和套用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畢德顯一方面認真總結戰士們使用埋地天線的經驗,另一方面查資料,搞演算,從理論上進行研究探討,寫出了一篇“坑道天線”的專論,對坑道通信的電波傳播方式,對坑道天線的輻射機理、基本形式結構及如何架設等都作了描述,使“天線埋在地下能夠實施通信聯絡”的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答案,為抗美援朝時的野戰通信聯絡貢獻了一份力量。
•雷達技術
20世紀50年代末,畢德顯參與了氣象雷達和超遠程雷達等的研製工作,提出了將參量放大器作為接收機前端以提高雷達性能的設計思想。
•資訊理論
20世紀50-60年代,畢德顯針對當時中國雷達存在距離與速度模糊問題,研究提出了利用編碼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並提出了幾種編碼方法。
•主要論著
1、T.H.PiandC.Y.Chao.OnthePositivelyChargedParticlesAccompanyingtheBeta-Raysofp32.PHYSICALREVIEW,1947,Vol.72:639.
2、畢德顯、葉根函、蔣同澤譯,A.Z.愛金堡著.天線.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53
3、畢德顯.資訊理論基礎.張家口:通信工程學院,1954.
4、畢德顯.脈衝技術.張家口:通信工程學院,1955.
5、畢德顯.天線饋電設備.西安: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1958.
6、畢德顯、保錚、蔡希堯譯,A.Z.愛金堡著.《超高頻天線》.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61.
7、畢德顯.《電磁場理論》.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85.
人才培養
20世紀50年代始,在畢德顯的倡導下,通信工程學院籌備建立了雷達軍用機實驗室,通過畢德顯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50年代初,新中國培養出第一批雷達工程技術人員。
1952年,畢德顯為通信工程學院無線工程系開設《電磁場理論》課。同年,以畢德顯從大連帶來的電信係為基礎,在通信工程學院正式成立了雷達工程系,他被任命為雷達教授會主任,開設了《雷達原理》等課程,隨後開始對資訊理論在雷達和通信中的套用進行研究。
1956年,在黨中央提出向科學進軍的口號下,經上級批准,畢德顯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使通信工程學院成為在當時軍隊院校招收研究生較早的單位之一。
1962年下半年,畢德顯再次負責學院研究生的培養工作。1963年9月和1964年9月招收了兩期研究生。
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畢德顯帶領一批骨幹教員,第三次開展了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1979年,畢德顯主持招收了通信工程學院重建後的第一屆研究生,並擔任了指導教師小組組長。為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他還在通信工程學院領導組建了軍隊第一個指揮自動化工程專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畢德顯把主要精力傾注在通信工程學院建設博士點和增建碩士點上,確定了學院第一個博士點“軍事通信網”的研究方向。
榮譽表彰
1983年4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黨委批准畢德顯為“優秀共產黨員”。隨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黨委又作出了關於“向優秀共產黨員畢德顯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通信部隊全體官兵向他學習。
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
社會任職
1961年11月,畢德顯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工程學院副院長
1963年,雷達工程學院調整更名為通信兵工程學院,畢德顯被中央軍委任命為副院長。
1962年,當選為中國電子學會第一屆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雷達分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
1972年,被任命為重慶通信工程技術學校副校長。
1979年,當選為中國電子學會第二屆理事。
1978年7月-1988年底,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
1978年,任中央軍委電子對抗小組“電子對抗和雷達技術顧問”。
1983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59年4月,當選第二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4年12月,當選第三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3月,當選第五屆中國政協委員。
1983年3月,當選第六屆中國政協委員。
個人生活
1975年,畢德顯在“文革”之前帶過的一位研究生,對國外一衛星通信專家來華講學和座談中提出的FDMA(頻分多址)非線性互調分析的一些理論產生了一些疑問,在千里之外給畢德顯老師寫去了一封求教信。10天以後,他收到了畢德顯老師寄來的航空掛號信,9頁紙上寫滿了詳盡的數學推導,既指出了國外專家的幾處關鍵性錯誤,又提出了正確的分析方法。在一年時間裡,這位學生收到畢德顯老師寫的類似信件達8封之多。
人物評價
畢德顯被稱讚為學術上的“活字典”,被譽為“科學道路上一顆晶瑩的鋪路石”。 (林德喧《畢德顯》)
是中國雷達工程專業的主要創建者,現代中國最著名電子學家之一。一生默默耕耘,著作甚豐,桃李滿園。教授志彌堅、德仁厚,衣不求華,言不過實,對事業有抱負,對學業有卓見,對朋友有信義,對國家忠貞不渝。老友同窗,師長學子,皆以聖賢前輩敬佩愛戴之。一代楷模,高山仰止。(1992年12月,南京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為畢德顯教授設立的銅像背後鐫刻著對畢德顯的評價)
人物影響
1992年12月,在畢德顯誕辰84周年紀念日,南京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為畢德顯教授設立了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