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老字號
歷史上畢家疃就是一個善於經營的村子。自清末到英租到民國到抗戰時期,畢家疃在威海衛城區開辦工商業字號的,不乏其人。概略數之:德昌盛:英租時期,在威海衛三角花園之南,原有一條弧形的街道,狀似元寶,又因為這裡積聚了很多買賣家,故稱為“元寶街”。
元寶街上有著名的工商業“八大家”:呂象坤的“仁大盛”,畢學參的“德昌盛”,谷銘訓的“日盛德”,劉金堂的“德行號”,戚桂芳的“德源祥”,王玉峰的“益勝和”,戚禮堂的“源盛涌”和呂維州的“文盛德”。而其中以畢家疃畢學參的“德昌盛”為“八大家”之首。
“德昌盛”經營粗雜貨和糧食裝運批發,在上海、天津、青島、香港等地均設賬號,當時資金有10萬銀元。而據說畢學參最初發家就發在染料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因戰爭,染料停止生產,價格飛漲。據村里人說,此時畢恰在黃縣龍口港發現了一條破碎船上裝了滿滿一船染布子的藍染料,俗名叫“靛青”;船碎而過了潮,廢棄在那裡。畢買了一桶寄到家裡,一試,竟未失效,染出來的布同樣的藍!畢學參便花了寥寥幾個錢買下了這整整一船過水染料,批發並零售,商家爭相搶購,畢家做起了批發生意。同時在田村河北村及本村開起了染坊,顧客如雲,城裡城外許多婦女,甚至連壓箱底的錢都拿了出來。畢家那時起發了財,創辦了“德昌盛”,又經營起海運。
舊村南面有個地方名叫“染缸”,正是畢學參當年開染坊的地方。畢學參的舊居仍存,村里似乎有意要保存下來。房院的豪華仍能辨認,堂皇的大門,用五彩的水刷石包成;院內西廂是個二層樓,其建築風格明顯帶有英租時期風味。
文昌盛:是威海衛開明紳士畢誠一在英租時期開辦的赫赫有名的綢緞莊。經營綢緞、布匹以及細雜貨等。民國時期兼營漁輪,自造80馬力漁輪4艘,代理外埠漁輪多艘,擁有資金10萬餘銀元。其村中舊居,現已基本拆除,頭年我到村里時,房蓋已經全部扒去了,只有幾堵山牆在那裡。
益昌恆:英租時期村人畢豐山開設的茶莊,後改為百貨店,有70馬力漁輪4艘,也代理外埠客戶漁輪,擁有資金4萬餘銀元。畢豐山之子畢吉仁老先生,原是鯨園國小第一任校長,我在前兩年為寫作《英艦駛進劉公島》而專門採訪過他。老人住著一所帶有清代建築風格的大四合院,前後兩進,透著往日的氣派。現已拆除不存。
文昌祥:上世紀30年代,該村畢克程開設的百貨店,資金2萬餘銀元。
復源昌:畢復榮於上世紀30年代開辦的海味店,資金萬餘銀元。
還有畢翥雲、畢豐裕等,解放前在村里自家院內開設繡花廠;還有人代理過風船,兼營粗雜貨的商號……
漁果之鄉
村子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一度使畢家疃在發展農業的同時成為一個遠近馳名的“漁果之鄉”。英租時期以前,捕魚季節,漁民們以風船拉網,土名叫“打風網”。最盛時全村有18條較大的“瓜簍船”,最高人均年收入約100餘銀元,最低也是50至60銀元。他們自清明出發到營口以西、葫蘆島和菊花島以東作業,然後到蓋洲銷售,到夏至方才回來。後來又採用了機輪拉網,取代了“打風網”……在漁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畢誠一的“文昌盛”商號及工商業者畢豐山、畢豐崗等都做出過重大貢獻。
1958年後村漁業生產合作社統一到田村公社漁業大隊,上世紀80年代後漁業大隊又改為“西港漁業公司”。
果業的起始也很早。大約上世紀二十年代,村人畢學思就從威海和外地引進了各種伏蘋果栽植在村東里家山溝內。後來畢克昆、畢復達和畢留響等人也發展起蘋果園。
在這些先行者的帶動下,全村至抗戰開始期間已有果園百餘畝。1952年統計,全村那時300來戶人家,果樹經營戶就有57戶。上世紀50年代合作化以後,又發展了小國光、青香蕉、紅香蕉、紅玉等品種。到上世紀60年代,全村果園500畝並組建了果園專業隊……
村里上世紀50年代曾出過一個全國著名的果業技術員,著名勞模劉復義。
劉復義原籍文登縣,自幼家貧,跟著哥哥到福山學習果業技術。後來全家搬到北竹島,給人家管理苗圃,培育果樹苗。幾經輾轉,於1937年遷入畢家疃南山前與兒子在承包的山地上開荒植果;解放後果園確認,並定居畢家疃。1956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和市人民政府委員。他70多歲時,刻苦學習文化,編寫了果樹管理技術資料;有人把他的經驗編成500條口訣,分發全國;他的徒弟“桃李滿天下”,且大多成了果業戰線上的重要人物。
教育狀況
畢家疃是一個罕見的重視教育的鄉村。相傳,清朝光緒年間,村中秀才畢連重幾次到文登府考舉不第,連重不服氣,不灰心,在自己村中辦起了學校,決心要讓畢家疃出一批舉人進士!他的學校從清末到民初,一直在後村那裡,他親自教授《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唐詩合解》等,入學者本村童子40多名。學校後又遷到了家廟之中,大概是威海民國時期最早的“改廟為學”之一。從這裡發出的讀書聲,事實上是那個愚昧的時代,一個邊遠的山村發出的衝擊文化的吶喊!
到英租後期,村裡有3處私塾:一是南學坊,校址在支祠堂內的“中和堂”里,請了“一方之秀”的周蘭亭老先生為師,學生有30多人;二是北學坊,由畢澤南任教,校址設在支祠堂中的“光裕堂”,有學生30多人;三是東大院畢豐裕在自己院內開設的私塾,課程除了國文、修身外,還有算數和珠算,學生也有40多人。
1930年收回威海衛之後,三校合一,由村董與漁民和商號及部分農民協商捐資辦學。學校在村東購地五畝,建兩幢8大間的教室和3間廂房,還有教員宿舍及伙房,1931年落成,命名為“畢家疃初級國小”。這七個字,在當時是一個多么震動四方的堂堂皇皇的名字啊!
1936年,經“德昌盛”“文昌盛”等資助,學校擴建。
再往後,1945年威海第一次解放,上級派文登人、當時的地下黨員畢萬兆任畢家疃國小校長,並駐村進行建黨工作,因此畢萬兆成為畢家疃第一任黨支部書記。
1947年秋,國民黨反動派進攻威海,由於工作需要,畢萬兆被調走,學校一度停課。1948年冬複課,由村人畢振卿任校長。建國後學校教育逐步走入正常……
畢家疃村人由於個體的發奮努力,也由於鄉村教育的持之以恆,歷史上出過多方面的著名人才。明代畢氏八世祖畢勖誥封永貞郎,任溫州通判;清代貢生畢氏十世祖畢懋第任威海衛學候選訓導,1672年曾自己編修《威海衛志》,並有《石門記》等著作流傳至今;解放前村里即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叫畢克恂,留居上海;畢誠一之子畢克官,全國赫赫有名的漫畫家,全國政協委員,現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