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印村

留印村

留印村是鹹陽一個不大的村莊,人口不多,留印村位於秦都區渭濱鎮鹹陽市西郊,分為5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3764人,總面積為4500畝,企業占地1300畝。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秦都區渭濱鎮留印村位於鹹陽市西郊,分為5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3764人,總面積為4500畝,企業占地1300畝。1996年12月成立了鹹陽市第一個農村黨委,下轄6個黨支部(一個農村黨支部和5個企業黨支部),黨員148人。創先爭優活動中,留印村黨委積極謀劃,統籌協調,採取措施,紮實推進活動的深入開展,效果顯著,黨組織團結奮進,主導產業日益壯大,村民收入持續增加,監督體制不斷完善。留印村黨委以增加村民收入為目標,以“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為載體,以創建“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民眾反映好”的基層黨組織為動力,堅持“工業強村、多經富民、招商活流、重教育人”的原則,實現了三大轉變,夯實創先爭優活動基礎:即由土地上種莊稼變為種工廠,實現土地管理觀念的轉變;允許外來企業在留印土地上辦工廠,解決資金、項目、人才缺乏三大難題,實現經營模式轉變;村民上自己的項目,自己辦企業,創建工業強村富民之路,實現人才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轉變,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村名由來

留印村是鹹陽一個不大的村莊,人口不多,也不出什麼特產,然而它在唐人詩詞和《鹹陽志》中卻經常出現,說起來還有一段傳說故事呢!
傳說公元783年的初冬,唐德宗在叛軍兵臨長安時,倉皇出城逃往奉天。夜行半路,官娥衛隊、文武百官疲憊不堪。隨後一輛黃車是馱載皇帝玉璽的印車,四名掌管玉璽的符寶郎沒精打采地走在前面。車行在原上,駕車的馭手狠勁地用鞭竿在馬屁股上一戳,車子狂奔起來,只聽“嘭”的一聲,車軲轆被什麼墊住了,跳了起來。當時誰也沒有注意到這個意外。誰想又往西走了一段路程,卻發現車廂里用絲綢包裹著的八顆玉璽,竟丟了兩顆。四個符寶郎大驚失色,急忙驅馬回身去找,結果只在留印村找到一顆,是“慰撫蠻夷”用的“天子寶”。另一顆用於“修封禪、禮神袛”的“命受寶”說什麼也找不到了。
大約過了300多年,到了宋哲宗趙煦元符元年,留印村有個農民段義,蓋房挖地基時,刨出一顆核桃大的玉璽,他把這寶貝交給了朝廷。皇帝給段義賜絹200匹,封他為右班殿直,成了宮殿站班、灑掃和役使雜品的官員。從此以後,那個丟失皇帝玉印的地方,就叫“留印村”了。

壯大產業

村黨委利用原有的發展基礎,依託渭濱鎮跨越式發展等歷史機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97家科技含量高、投資大的企業,其中紅旗巨龍、歐海製衣、格瑞斯、精誠鑄造、銀興集團日產值均過百萬元大關,顯著提高了村工業化水平。企業共吸納農村富裕勞動力和下崗職工7600人。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商店、餐飲,房屋租賃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全村目前已形成了以服裝製作、機械加工、建材製造為主導產業的南、北兩個工業園區,有第三產業132家,從業人數300多人,出租廠房、房屋150萬平方米。2009年,全村工農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企業年上繳稅收3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萬元,村內集體資產達7000多萬。

辦好實事

為了讓村民得到最大實惠,留印村黨委先後投入300多萬元為村民辦實事。為了方便民眾出行,硬化街道15公里、安裝路燈;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進行村容村貌整治活動。全村共動用人力2000餘次,動用大型裝載機500餘次,車輛800餘次,清除村內垃圾80餘噸,刷新了辦公樓周邊的立體牆面和道路兩旁所有的綠化樹、電線桿,安排專職人員和車輛進行道路的保潔,保證了垃圾的定點、定時清運,全力打造村民的適宜生活環境。從1990年起實行兒童入學、灌溉及飲用水三免費;1993年起承擔民眾有線電視初裝費及收視費;1997年起支付全村農民的農業稅;2004年起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補助金,並作出承諾,村委會每逢換屆翻一番,受到村民的一致稱讚,提升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 村民業餘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在建黨88周年之際,認真組織全體黨員到陝西電視台演播大廳參加慶祝黨的生日紀念活動;在慶祝建國60周年活動中,積極引導民眾參加秦腔書畫大賽;定期組建秧歌隊、鑼鼓隊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借古會機會,對全村23名“好媳婦、好公婆”進行了表彰,為全村倡導自強不息、尊老愛幼、勤儉節約、互敬互愛的文明新風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數位電視

2013年1月,剛剛裝完有線電視轉數字高畫質電視的秦都區渭濱辦留印村村民們高興地說:“遙控器一按,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節目,而且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等”,數位電視的轉化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民眾文化生活,而且給民眾提供了一個免費學習的平台。
近年來,渭濱辦留印村在壯大全村經濟實力加快發展的同時,不忘加大惠民實事的興辦。今年以來,先後投資50餘萬元,對全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款進行統一繳納,對村上去逝的老人每戶送一個花圈和500元,對全村60歲老人每人發放100元高齡補貼,對全村的電力、供水線路進行了改造。特別是針對上世紀90年代為民眾免費安裝的有線電視線路由於年久失修,已經老化,致使電視信號不清晰,部分村民家裡的電視成了擺設。這次村上又出資27萬元,對全村1000餘戶的有線電視免費進行數位電視轉換,民眾不用繳納任何無費用,真正享受到了信息技術進步的好處。
目前,全村數位電視轉化完成了60%以上的戶,春節前民眾將收看到134套高畫質電視節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