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澳大利亞著名人口學家伯納德·索爾特認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正在經歷“大洋洲男人荒”。2006年澳大利亞人口統計數據顯示,30歲左右的女性比同齡男性多5%以上。對於一個總人口只有約2100萬的國家來說,這個缺口的確非常令人震驚。問題最嚴重的是澳大利亞的海濱城市,因為很多女性為了追尋陽光沙灘和更好的工作,都紛紛移居到那裡,與此同時,很多海濱地區的男性則選擇遠走高飛,到外國尋找更好的事業發展機會。
在紐西蘭,15歲至39歲年齡組的女性比男性多10%以上;在20歲至45歲年齡組裡,女性比男性大約多3.5萬人,對於人口總數只有400多萬的國家,這可不是小差別。
原因分析
歷史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男孩原本比女孩多5%左右,但由於男孩要承擔外出獵物、養家餬口等義務,因此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再加上疾病等原因,部分男孩早逝。到27歲,男女比例達到平衡。34歲成為一個轉折點,此時“男人荒”開始明顯出現,女人反而比男人多出5%,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男女比例失衡問題愈發嚴重。
在全球化大潮下,澳、新兩國部分男性被海外勞動力市場吸引,很多人到了20歲就走向世界。目前在海外生活工作的澳大利亞人大約有100萬,其中以男人居多。男人到英國、美國、阿聯、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國家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和財富,留下一顆顆孤獨的女人心。
影響
澳、新兩國男女比例失衡問題對婚姻、家庭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男性少、女性多,男性往往有著更大的選擇餘地。成年以上各年齡段的男人一般會把目光盯在20歲年齡段的女性身上。但對於30歲往上的女人就不同了,她們會發現適合自己結婚的對象越來越少,而且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
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男人荒”,澳、新兩國各有各的招兒。澳大利亞有人嘗試“上山下鄉”的辦法。礦山和農業地區的人到海外尋夢的不多,那裡的男性相對充足。於是,一些在城裡難覓另一半的女性走出城市,到礦山或農村尋找郎君。有人還從中發現了商機。去年在新南威爾斯州,就成立了一個名為“謝天謝地,他是個莊稼漢”的俱樂部,專門將城裡女孩介紹給鄉村男子,業務開展得頗有成效。據稱在本月底之前,這個俱樂部還要再組織60位悉尼姑娘去那裡相親。昆士蘭州的依莎山鎮鎮長也在籲請城裡姑娘考慮嫁到這個山水如畫的小鎮,平衡一下性別差。
紐西蘭覺得本國潛力不大,乾脆把解決“男人荒”的目光投向海外。國家旅遊局曾別出心裁地在英國電視上大做宣傳,介紹的重點不是那裡迷人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毛利文化以及葡萄酒和海鮮,而是推介其數量日益增多的單身美女。他們告訴英國人,紐西蘭男人都到世界各地閒逛去了,英國單身男子到紐西蘭尋找知音的機會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