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8年,出版紀實文學《不哭》,被評為當年“中國最美的書”。該書通過講述18個命運各異的孩子的故事,反映了他們所遭遇的生存與教育困境。書出版後,受到《文學報》、《廣州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報》等數十家媒體的關注。
2009年,出版生態文學作品《逝者如渡渡》。全書通過對滅絕動物的描述,反映了西方工業文明之後,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該書將自然與人文知識相結合,體現對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社會關係的深沉思考。這不僅是一本涉及多門學科的科普讀物,也是一本文筆優美,既冷峻,又熱烈的文學作品。該書獲得了“冰心兒童圖書獎”及“金陵文學獎”。
2010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文化散文集《光陰——中國人的節氣》。本書出版後受到全國二十多家媒體的關注。2010年11月22日,南京市文聯與南京日報社聯合舉辦“《光陰》文會”,邀請著名作家、畫家、導演等藝術界人士,對申賦漁作品進行研討。
1997年至2003年就職於周末報社,任記者。2003年至今就職於南京日報,任副刊部副主任。2004年至2006年,擔任南京日報“申賦漁特稿”專欄記者。
2001年4月,《周末》報社為申賦漁召開其個人“大特寫作品研討會”,江蘇新聞界的專家,南京大學新聞系主任、中文系主任,南京師範大學新聞系主任等教授、研究者從作品的題材、思想、風格、寫作特色等多方面進行了探討,周末報以兩個整版的篇幅對此加以報導。
2004年2月,申賦漁擔任《南京日報》“申賦漁特稿”專欄記者,四年中,先後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了《愛我的地方是故鄉》、《我是誰》、《和你一起遠去》、《鄉路帶我回家》等多篇影響巨大的“新新聞主義”力作。
“申賦漁特稿”是一個以人文視角關注人物命運,貼近百姓、關注民生、以人為本,反映人性,著力表現人物心靈力量的特稿專欄。本欄目開設四年來,有80%的作品被香港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廣東電視台、南京電視台等拍成電視專視片,被數十家媒體廣為轉載。
獲獎情況
2015年
《匠人》
被評為“新浪好書榜6月拔頭籌”
2010 年
《逝者如渡渡》
被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向全國青少年推薦優秀圖書”
2009 年
《逝者如渡渡》
獲“冰心兒童圖書獎”
“金陵文學獎”
2008 年
《不哭》
獲“中國最美的書”
“華東圖書獎”
2007 年
《回到荒原》
獲“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金獎”
“江蘇省報紙副刊優秀作品一等獎”
被評為“南京市第六屆十佳記者”
2006 年
《出走》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銀獎”
“江蘇省第十七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2005 年
《根》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銅獎”
“江蘇省報紙副刊優秀作品一等獎”
2004 年
《鄉路帶我回家》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銀獎”
《愛我的地方是故鄉》
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申賦漁特稿》
獲“中國報紙副刊專欄年賽三等獎”
《寶寶不哭》
獲“華東報紙副刊作品評選一等獎”
被評為“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
2003 年
《五月之戰》
獲“江蘇省第十四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緊急解救阿布都拉》
獲“江蘇省十四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二等獎”
《宏雅的微笑》
獲“‘天安杯’感動記者徵文一等獎”
被評為“南京市抗非典先進個人”
2002 年
《二月蘭63年傳奇》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二等獎”
“江蘇省十三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二等獎”
“南京市好新聞一等獎”
2001 年
《“研究生慘死事件”深度追蹤》
獲“江蘇省第十二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二等獎”
2000 年
《作秀的文人》
獲“《半月談》2000年二等好稿”
《追尋女出納自殺之路》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優秀獎”
獲“江蘇省第11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二等獎”
《英雄暮年淡對赤貧》
獲江蘇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1999 年
《滕州,三位姑娘帶淚的疑問》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銅獎”
“江蘇省第十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1998 年
《蕪湖“煤氣殺人”誰之過》
獲“中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銅獎”
《小郭寨農民悲憤討說法》
獲“江蘇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南京市好新聞特別獎”
2008年——《不哭》
人物作品
《不哭》是一部體現申賦漁新新聞主義寫作的代表性作品。
全書18篇文章,寫了18個孩子成長的故事。他們大多數是不滿18歲的孩子,都有著各自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他們,被定義為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然而,他們在弱小的生命與渺茫的未來中,卻仍然保有自己的夢想。正是這些夢想,讓他們擁有著繼續生活、前行的力量。有夢想,就有希望。
本書為我們展開了這個時代掙扎於貧困生活中的少年群像的感人故事,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這力量來自這些故事本身的奇異和書中包含強烈的悲憫之心。
這本書,這群孩子,在你慢慢靠近他們時,不知不覺中,你已淚流滿面。
18個故事,18個真實事件中的孩子們,用自己的生命、努力與掙扎,應對著現實中的生存和教育困境。他們經歷不一,卻是同樣不幸:因為家庭貧困,一歲半的孩子燙傷後,竟被父親忍痛遺棄在醫院;母親吸毒被拘,3歲的孩子竟活活餓死在家中;當一個12歲的孩子溺水掙扎時,相距不過10多米遠的釣魚者,竟能心平氣和地繼續等著魚兒上鉤;品學兼優的哥哥的自殺,給了弟弟必須堅強支撐家庭的理由,弟弟多么希望自己能救貧寒的父母於生存的艱難,卻因為沒有哥哥那樣優秀的成績,同樣面臨崩潰;渴望回家探望患病母親的高校學子,竟因無錢購買幾十元的車票,他騎上腳踏車,踏上55個小時的歸鄉旅程……在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沉湎於網路,不可自拔,以搶劫銀行求得解脫的大學生(《他想坐牢》);有為了爭風吃醋,參加群毆,以至下手兇殘的暴力少年(《血色少年》);因為貧困和麻木,竟聽任姐姐出走三年,不聞不問,讓她瘋掉的大學生(《姐姐不瘋》)。
翻開《不哭》,每每被時代大背景下,個人的迷茫與無助、痛苦與扭曲所震驚。我們看到的,是飛速賓士的發展的車輪,對人心靈的輾壓。面對龐大的複雜的無可名狀的社會,作者選擇了他獨特的表現視角:因為少年的潔白,時代的烙印總是格外濃重;同樣因為少年的無辜,少年的煩惱總能格外引發人們對於社會的思考。
與貧困,使少年沉淪,也使另一部分少年奮發一樣,多元化的時代,在淹沒了一些孩子的同時,也鑄造著另一批孩子。我們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執著(《9月1日》);對生命的熱愛(《微笑的女孩》);對理想的追求(《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
《不哭》就這樣給我們展開了少年真實的群像,表現著他們的命運、心靈與苦痛。而鮮活的生命,又是在廣闊的時代背景下加以關照,因此,成為時代紀錄的組成,厚重而深刻。《不哭》,不僅是廣大青少年認識自身的最佳渠道,也將引起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工作者的關注。
本書出版後,全國三十餘家媒體進行了評論與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本書中大部分文章被多家電視台拍成了電視新聞專題片。
書 評——
《不哭》,沉甸甸
《廣州日報》 2009 年 1 月 10 日
我是在火車上讀完《不哭》的。隆隆車聲中,身邊的人群是昏昏欲睡,手中這捧淚痕斑斑的文字卻熱得發燙。雖然申賦漁給書取名《不哭》,我卻毫不猶豫地讓淚水滿眶,而且我想,不用讀完,只消稍稍翻閱書中的任意兩個章節,任誰都會眼睛發酸的吧?
其實,我會注意到《不哭》,原本完全是因為這書的設計師朱贏椿。之前他設計的《不裁》和《蟻囈》都被評為最美的書,卻也都引起了一點“形式大於內容”的爭議。不過這次不一樣了,《不哭》的設計仍然是奪目的,封面的肅穆沉靜,卷首的點點淚痕,內頁紙張顏色、大小的變化,無不吸引著讀者的閱讀欲望。但對於這本書來說,更大的價值還不在此,申賦漁的文字,文字中那一個個浸潤著眼淚的故事,才是真正重要的。就像朱贏椿本人所說的,這原本應該是一本不需要設計的書,如今設計成這般耀目,也只為了承擔在一片書海之中脫穎而出的功用,一旦讀者打開這本書,他就會發現,對於這沉甸甸的文字來說,所有的設計確實都是多餘的。
申賦漁,《南京日報》的深度報導記者,《不哭》收錄的是他幾年來從社會最邊緣處收集來的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大都曾經見報,其中像李思怡這樣的名字,更是幾乎所有讀者都耳熟能詳。當然,書裡面的文字,比曾經見報的篇幅,大概是要長一些,也更痛切一些,大概這也是這部文稿輾轉了8家出版社才得以出版的原因吧:人人都喜歡和諧美好,而就在身邊的那些灰色事實,卻沒有多少人樂意直面。不過可惜得很,申賦漁的筆告訴我們,那些我們希望忽視、希望忘記的,不僅僅是這個世界的真相,而且是一大群人每天都在面對的現實。看看這些故事吧,愛滋女孩的生命輓歌,被拐賣兒童十年尋親的艱難行旅,失學兒童渴望課堂的目光,打工少年拒絕沉淪的吶喊,全書18篇,放在一起,是我們這個社會無法承受之重,也是我們不得不流下的眼淚。
不過,如果因為題材的沉重,就把《不哭》看作一部當代中國底層人群苦難記錄的話,那是不確切的。雖然申賦漁寫的確實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們,雖然他所記錄的也確實是痛苦的生活真相,不過就像書名《不哭》一樣,申賦漁在這些讓人心酸的故事後面,更多傳達出來的,其實還是希望、夢想,以及那些普通人的堅強。全書第一篇,《寶寶,不哭》,1歲半的重度燒傷女孩,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孤兒,在五次手術之後堅強地活了下來,而無數原本與她毫無關聯的人,給她帶來了祝福、幫助和對未來的渴望,就像這本書將給那些同樣流離、同樣無助的孩子帶來的希望一樣。所以,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讀者,我合上這本書最後一頁的時候,也擦乾淚水,對自己說,不要哭吧。
申賦漁在這本書的後記裡面,記錄了自己少年時候的夢想:那時候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書店店員,卻想躋身於一群校園詩人的行列,當他終於偷偷摸摸抵達詩人們的聚會場所時,卻突然手足無措。我敢打賭,《不哭》裡面提到的那些少年,當他們的夢想終於有可能達成之時,他們也會像申賦漁當年一樣慌亂的,可是有什麼關係呢,當他們擦乾淚水堅強地走過少年的坎坷之後,世界,會為他們打開大門的。
聽說,《不哭》在出版之前,申賦漁已經決定捐獻所有版稅,朱贏椿也決定免費設計,出版社和發行商也表示將把此書的所有利潤捐出。對於像《不哭》裡面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來說,這當然是杯水車薪,不過我想,如果我們在讀了這本書之後,再遇到街邊任何一個無助的孩子時(哪怕他們看上去就像乞丐、就像流民),眼神裡面都稍稍多出那么一點溫柔,對他們來說,就會是莫大的安慰吧。而我們也可以說,這本書沒有白讀,那些淚水,也沒有白白流掉。
魯敏:星空下的草地
——申賦漁與他的《不哭》
認識申賦漁,超過十年了,其間斷斷續續地交往,最終,還是文學,把我們從城市裡,像孤兒一樣聚攏到一起。申賦漁是一個有著摯情文學夢的人,他的幻夢,朦朧而渾圓,在遠不可抵處,也在觸手可及處,或許這就決定了《不哭》一書的氣質。
《不哭》是申賦漁的第一本書。我知道大多數人可以從這書里看到記者視點、弱勢群體、人文救助一類的關鍵字,這也正是這本書所引起關注的最大亮點。但很奇怪,可能是因為彼此談得較多,也可能跟我的偏好有關,我看到的卻是一種隱約而純正的文學氣息,在字與紙的背後,在故事與人物的背後……
且說《姐姐》一文。最初是在網上看到的,連著看了幾遍,看完後便覺得有一種沮喪與慚愧,長久說不出話:這短短五千字,簡直勝過我們當代的許多中篇甚至長篇。文里的“哥哥”、“父親”、“母親”、“姐姐”以及“弟弟”,雖則只有短短几節,卻皆如同最基本的線條勾勒,其準確與深刻,其複雜與典型,正是鄉土中國里最主要的角色啊!我曾經想了很多個故事與載體,想要說出在荒涼大地上無奈存活著的人們——無數的村子,無數的草屋檐下,無數的田地里與灶台邊,都有著這樣的父母與兄弟姐妹,他們有著相似的刀刻火灼的面孔,靜脈曲張的下肢,乾裂如樹枝的手指,缺少變化的表情。貧困,暴戾,冷漠、軟弱,這是他們各自如影隨形的宿命,終身無法擺脫,並帶有頑固的遺傳性與傳染性,在相互傷害的同時相互取暖、相互寬宥,勉強依靠著一輩輩輪迴——這是申賦漁並未寫出的言外之意,他明明像是只寫了一篇紀實,可是我讀到的卻如同一篇經過精心取裁、提煉的小說。說實話,這打擊了我,甚或讓我對自己一直賴以為生的想像力產生了懷疑。但最終,我平靜下來,我明白,這根本不是現實與虛構孰高孰下的問題,而是技巧與取捨的高超處理——申賦漁做得如此之好,以至超越了虛實的界限。
還要說到他的語言。就故事的質量與重量來說,《不哭》里無一不動人心魄,但令人稱奇的是,飽沾了那樣濃厚、苦澀的汁液,他卻又盡力地控制住、打薄了、壓幹了,下筆來只是三言兩語,其短促與節制,完全地疏離與不動聲色,似淡實濃,看上去是疏可走馬,讀來卻偏偏密不透風,令人透不過氣。其實,就他的寫作題材而言,最為順理成章的寫法,必是呼天搶地、鋪陳不已的濫情與悲情,對啊,人們會說,這樣的內容就該搭配這樣的形式,可申賦漁偏不,是他天性中的執拗與反叛,還是對俗套的警醒的避讓,他偏偏選取了這樣一種乾淨、節省的語言。他就是不肯讓你感動、不肯給你煽情,他只管帶你往人性的邊際處與深淵處去,你掙扎著抗拒著,但最終還是被拖了進去;他明明讓你“不哭”——但據我所知,許多的讀者,還是哭了。
包括他在文中常常喜歡用的一些閒筆,寫一句窗外的雪,帶兩筆遠處的風景,路上的陌生人,某個無意的手勢或旁逸的眼神……他極有把握,也極富分寸,總在壓抑的最深處,或噴發的最高潮處,突然用閒筆一帶,帶你走了,可是你的心,往往還在原地,為他方才留下的畫面而疼痛不已——這種神奇的力量,正是許多小說家們夢寐以求但尚不能得的功力。
我知道申賦漁平日所讀極雜,但口味挑剔,但往往又一往情深,一本《墓中回憶錄》或一冊《左傳》,會反覆流連不前,看得擊節不止,直至近乎爛熟……若一定要追根溯源,也許是這些閱讀無意中滋養了他的情懷與筆觸,如果再往上看,我知道,在閱讀前頭,還有一個東西,成就了他的視角與文字之所以與眾不同:文學夢。
有時候,我真覺得,文學之夢,真是世界上最寬大最暖和的懷抱,又像一個無垠的文學星空,在它的照耀下,我們所有的人,如同一株株花草樹木,皆可以獲得不同的寄託與承載。而申賦漁,我常常覺得他像是生命力最為旺盛的野草,曾經的土壤,並不肥沃,甚至顛沛流離過、居無定所過,但因為有了文學星空的照耀,他蓬勃而潑辣地生長了——《不哭》,正可以算是這野草地上開出的第一朵新鮮而天然的小花吧,我們可以一起等待並祝福,更多的果實與花兒,會出現,會閃耀,使星空下的大地,更為寬廣與美好。
2009年——《逝者如渡渡》
本書講述了數十種已經滅絕和瀕臨滅絕的動物的故事。
渡渡是一種不會飛的鳥,肥碩可愛,溫順笨拙。1861年,在模里西斯被人類滅絕。渡渡鳥的滅絕,是工業文明對動物大規模滅絕的開始。渡渡鳥滅絕之後,“逝者如渡渡”成了西方一個流傳廣泛的諺語,人們用它來比喻,失去的將不再回來。事實上,自渡渡鳥之後,已經有成千上萬的物種被人類滅絕。而每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是人類走向孤獨的腳步。
全書描述了許多奇異的動物漸漸遠離我們而去的過程。“記錄它們,是在尋找它們,並讓它們永遠地留在我們心中。尋找,是希望悲劇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對自然的愛,是對未來滿懷希望。”
該書由著名書籍設計師朱贏椿進行裝幀設計,他獨特地創造了立體式封面。這樣的設計,賦予了這本書傷感與沉痛、求索與悲憫。
書中每篇文章,都配有精美插圖。翻開書,一個個“它”定定地向讀者看過來,安寧的,純淨的,孤獨的,驕傲的,期許的,落寞的,都帶著一抹憂傷。渡渡鳥也許正記掛著那顆從嘴裡滑落的樹果,棗紅馬也許正默望著墳塋中的愛侶,而那隻叫句句的老虎也許正等著從前朝夕相處的馴獸員將它放出囚籠……
“每一個物種的人為滅絕,都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只是人類對自然界霸道的侵占,還有強勢民族對弱勢民族的殘酷奴役。每一個物種與民族的消失,影響都如水波,擴散到生物鏈的其他環節。人們當時意識不到,疼痛卻綿延至今,並將波及未來。”這本書的努力,是為了一個渺茫得幾乎無法達到的心愿——希望有一天,可以還天空以天空,還自然以自然,還生靈以生靈。
《逝者如渡渡》的藝術特色和社會反響
《逝者如渡渡》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科普作品,是一本關注自然,關注生態的知識讀物。渡渡鳥、阿拉斯加鸕鶿、紐芬蘭白狼、巴基斯坦沙貓、亞洲獵豹、中國犀牛、塔斯馬尼亞袋狼、紐西蘭椋鳥……一長串沉重的名字背後,是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動物故事。然而這本書卻不是介紹這些動物的體形、外貌、毛色、習性、食譜、巢穴,所有人們通常用來介紹動物的技術參數和生命要素,在這本書里都不重要,有的只是一條條線索,聚攏向一個悲傷的結局。書本從人類文明的角度談生命、環保、動物保護、人與自然的關係,文筆優美,篇篇堪稱美文。圖書在出版之後,全國數十家媒體進行了推薦與介紹,社會反響很是強烈。現摘錄幾段如下:
“申賦漁的一本書,只是為了讓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能夠偶爾回首一望,不論是整個人類還是普通一人,對於天地萬物,都還是要留下一點點悲憫與敬畏才好。否則的話,逝者如渡渡,我們能留下的只有愧悔與遺憾。”
—— 《廣州日報》
“自打渡渡鳥這個有點神奇的物種滅絕,‘逝者如渡渡’這句老話也就有了那么一層揮之不去的悲憫之意。專欄作家申賦漁以此為題,筆下的文字不只是濃濃的悲憫,更讓人掩卷之餘,忍不住低首沉思。”
—— 《新京報》
“一拿到這本書就驚嘆於它的美麗與哀愁,《逝者如渡渡》,為地球上曾經的生靈書寫。每一個物種的人為滅絕,都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只是人類對自然界霸道的侵占,還有強勢民族對弱勢民族的殘酷奴役。”
—— 《杭州日報》
“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採用多樂器的‘合奏’模式,駕馭著手中之筆,同時遊走在兩條或者更多的線索中,不但講述著動物滅絕的故事,還講述著同時期悄悄發生的另一個與之有關的故事,兩個故事互為觀照,形成合奏,產生更加驚心動魄的力量。”
—— 《出版參考》
書中的內容先後在《南京日報》、《杭州日報》、《福州日報》、《深圳特區報》、《中國檔案報》、《都市文化報》等報上開設專欄。書中文章先後被《讀者》、《青年文摘》、《人民文摘》、《海外文摘》、《萌芽》、《少年文藝》、《雜文選刊》、《意林》、《教師博覽》、《第二課堂》、《青年博覽》、《雨花》等數十家報刊雜誌刊登轉載,打動了全國無數讀者的心。
書中的某些文章先後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中國報紙副刊優秀作品金獎、江蘇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等。
為了使該書具有強烈的衝擊力,出版社約請著名裝幀設計師、兩次獲“世界最美的書”、五次獲得“中國最美的圖書”獎的朱贏椿為本書做裝幀設計。
正是通過這種作者、畫家、裝幀三位一體的組合,《逝者如渡渡》在內容與形式上達到了和諧的統一,從而使該書具有了巨大的感染力。
獲獎證書
1. 《逝者如渡渡》入選 2010 年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2. 《逝者如渡渡》獲 2009 年冰心兒童圖書獎
3. 書中文章獲中國新聞獎副刊作品金獎
4. 逝者如渡渡》獲第七屆金陵文學獎
書評:
“逝者如渡渡”:請敬畏生命
時間: 2009-02-21 來源: 廣州日報
關於《逝者如渡渡》,申賦漁在部落格上說,“書,竟因設計,會變得如此傷感與深廣”。這也是我看到這本書時的第一印象。以至於一位搞生物學的朋友批評申賦漁這本書有點老生常談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可這本書的視覺衝擊太強烈了呀!”
先不說設計,說說申賦漁的書本身吧。這當然不是一本老生常談的書,雖然“逝者如渡渡”好像確實是西方的一句老話,一句不僅僅陳述了渡渡鳥這一物種的滅絕,更包含了人們的悔恨與悵惘之心的老話。申賦漁這本寫那些已經滅絕生命的書,用這樣一句老話作為標題,當然是因為他作為人類的一員,對於已經過去的歷史、對於正在發生的現實,對於人類對動物、對自然所做下的一切,同樣感到悵惘,甚至慚愧。
在書的後記里,申賦漁回憶這本書的緣起,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出於兒童的天性,她想要和小鳥玩兒,卻不知道因此造成了對生命的傷害。雖然小女孩最終明白了自由對小鳥的意義,但是很顯然,在自身的欲望面前,沒有多少人會站在小鳥的立場上想問題。申賦漁在書里記錄下的那么多滅絕動物,便正是人類欲望的犧牲品。
北京有個麋鹿苑,是放養國寶級動物麋鹿的地方。麋鹿苑裡面,有一個和申賦漁這本書意思差不多的所在——滅絕動物們的碑林。幾百座墓碑疊在一起,差不多所有的遊客,走到那片碑林時都會覺得心頭沉重不已。不過大部分人走出麋鹿苑的時候,大概也就把這沉重放下了吧。申賦漁不然,因為女兒的一句追問,他近乎執拗地又為這些生靈們做了一部由文字組成的碑林,這一次,打開書之後,我們卻是不那么容易放得下了。因為申賦漁那輓歌般的文字,因為朱贏椿那令人震驚的裝幀設計。回到申賦漁在部落格里提到這本書的設計時,那種驚嘆式的感慨吧。之前他那本《不哭》,就因為朱贏椿的設計,讓讀者在打開書之前已經隱隱有了點要流淚的衝動,而這次,那些已然破碎的美麗生靈,則讓我們欲哭無淚。
逝者已矣,申賦漁的一本書,當然招不回來什麼。他的寫作,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提醒,只是為了讓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能夠偶爾回首一望,不論是人類還是普通一人,對於天地萬物,都還是要留下一點點悲憫與敬畏才好。否則的話,“逝者如渡渡”,我們能留下的只有愧悔與遺憾。
“渡渡鳥”啟示錄
周遠政/ 文
父親童年時代的一些樂趣,我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感受到了。那時故鄉的河流里游曳著野生的魚兒。提個叉去河邊,每次都是收穫滿滿。至今他還清晰地記得那些魚兒的俗名兒,模樣,端上飯桌後各不相同的口味:白條子、桃花斑、燒火老頭兒、土鰱魚、紅尾鯉、沙翁子…… 那時,山野間鳥兒也極多,野鴨、松雞、翠鳥、黃鶯、白頸老鷹鴉、黑老鴉、相思鳥、喜雀、點水雀、胡豆雀、鷹、隼……山鷓子、斑鳩常把天遮個密不透風。沒有了,慢慢地就沒有了,不過幾十年光景……父親的口氣里聽得出絲絲憾意,神情卻透出重溫兒時光陰那份難掩的孩童般的快樂。
不知道這些消逝在故鄉河流卻留存於父親記憶的生靈物類到底有沒有滅絕,但是,行旅經歷也的確讓我見證了現在的山與水,確是越來越寂寞、單調,甚而有些枯澀了。父親的童年不過五十多年前,如果說我尚可以憑他的追憶遙羨一番,那父親的父親,父親父親的童年,再遙遠到人類的童年時自然里的生靈樣態,又是怎樣的繁複與蓬勃,我只能憑空想像了。
《逝者如渡渡》,給了我一份想像的依據。申賦漁在這本書中,講述了十八種生物的滅絕史。講的是生物的故事,說的卻又好象是人類的歷史。在人類衝破各種疆域的阻隔,發現和征服未知土地時,卻似乎從來沒有能夠征服自身的欲望和恐懼。不計其數的物種,就在人類的欲望和恐懼中走向了滅亡。比如渡渡鳥,這是300多年前生活在模里西斯的一種鳥,它肥碩可愛,溫順笨拙,不會飛,也跑不快。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滅絕在人類的槍口下。後來,“逝者如渡渡”成為了西方流行的一句諺語,用來嘆惋消逝的事物。
渡渡鳥的滅絕,在於人類發現了它的肉質鮮美。阿拉斯加鸕鶿的滅絕,還在於它美麗的羽毛。紐西蘭椋鳥的滅絕,在於來訪的英國國王愛德華將當地人貢俸的椋鳥羽毛插在帽子上,引領了風靡歐洲的時尚。而旅鴿被人類肆無忌憚地捕殺,不僅用來食用,還用來餵豬,甚至僅僅是為了取樂。生物的多樣性敗給了人類欲望的多樣性,人類的欲望早已經超越了其他生物求取生存的低等目標,而無限地膨脹開來。如果說宗教的出現,多少和人類的智者意識到欲望的危險相關,那顯然宗教的約束力遠遠比不上人類欲望膨脹的破壞力。
人類在征服中滿足欲望,也依賴野蠻的征服,消除內心的恐懼。飛翔在墨西哥瓜達盧佩島上空的大鷹遭到了牧羊人的仇視,1900年,瓜達盧佩大鷹滅絕。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指猴因為相貌醜陋,被視為“可怕的幽靈”,遭到了滅絕。日本政府宣布無家可歸的倭狼為“偷羊者”,下令捕殺。當這些生物徹底消逝後,人類才幡然悔悟,卻追悔莫及。
很多生物,在人類入侵之前,它們是沒有天敵的,比如渡渡鳥、隆鳥、象龜。這些生物在當時族群龐大,而且很多進攻性的身體機能由於沒有天敵已經退化。它們的笨拙憨厚,映襯出野心勃勃欲望旺盛的年輕人類的野蠻殘酷。而亞洲獵豹、巴基斯坦沙貓這些優美高貴的生物的滅絕,則是由於它們在人類豢養之後,便喪失了自身的繁殖機能。生物的“不合作”也早早地提醒了人類,自然界會以自身脆弱而富於悲劇性的方式,挑戰人類的占有欲望,維護自己的尊嚴。
人類在與大自然相處的漫長而短暫的歷史中,有太多太多“渡渡鳥”的故事發生過,發生著。人類審視這部歷史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審視自身的過程。這本書像是一雙略顯沉重的翅膀,帶著我們穿越過人類歷史一些陰暗而血腥的角落。它更像是一面鏡子,警醒、提醒,也告誡著我們,如果不想再失去,就應該珍愛。
這可以算是一本寫給孩子的科普讀物。但是,它的嚴肅立場和思考高度,決定了它的深度,值得每一個成年人一讀。申賦漁延續了他上一本紀實文學《不哭》的寫作風格,將小說的敘事性和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好地糅合在一起,讀來曉暢生動,淺切而不乏深意。而他的初衷,只是“還天空以天空,還自然以自然,還生靈以生靈”。
在書裝設計上,書衣坊主人朱贏椿先生延續了他在《不哭》一書中對於內容的關注與思考,讓本書呈現出發人深省的凝重質感。歷史、時光、陳舊的血跡仿佛都被凝固在了泛黃的書頁中。而魏永恆先生專為本書創作的插畫在質樸、粗狂中透露出一絲天真和憂愁。兩位設計者都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那些已經消逝的生靈的致意,對於大自然的致意。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值得閱讀和尊重的生物啟示錄。
《逝者如渡渡》書中文章在國內報刊轉載情況部分目錄
(來自龍源網·國家圖書館電子期刊閱覽室)
1. 模里西斯最後一隻渡渡鳥 出自: 《第二課堂(高中版) 》 2007年12期
2. 1681,模里西斯最後一隻渡渡鳥 出自: 《守望 》 2007年10期
3. 1681,模里西斯最後一隻渡渡鳥 出自: 《視野 》 2007年15期
4. 旅鴿 出自: 《意林 》 2007年9期
5. 1681年的一聲槍響(外一篇) 出自: 《中外文摘 》 2007年22期
6. 亞洲獵豹:不自由,毋寧死 出自: 《中外文摘 》 2008年4期
7. 亞洲獵豹:不自由,毋寧死 出自: 《時文博覽 》 2008年6期
8. 1681,復元最後一隻渡渡鳥 出自: 《文苑 》 2008年6期
9. 隆鳥 出自: 《意林·少年版 》 2008年11期
10. 紐芬蘭的白狼 出自: 《課外閱讀 》 2009年5期
11. 紐芬蘭白狼 出自: 《視野 》 2009年3期
12. 象龜 出自: 《當代文萃 》 2007年11期
13. 1681,模里西斯最後一隻渡渡鳥 出自: 《今日文摘 》 2007年22期
14. 誰是“告密者” 出自: 《青年博覽 》 2007年20期
15. 再見,椋鳥 出自: 《青年博覽 》 2007年22期
16. 奧勒什蒂魚 出自: 《青年文摘(紅版) 》 2007年10期
17. 紐西蘭椋鳥 出自: 《時文博覽 》 2007年10期
18. 阿拉斯加鸕鶿 出自: 《意林 》 2007年10期
19. 隆鳥 出自: 《意林 》 2007年11期
20. 袋狼 出自: 《意林 》 2007年13期
21. 美洲海豹 出自: 《意林 》 2008年1期
22. 最後的蝴蝶 出自: 《自然之友通訊 》 2006年1期
23. 袋狼 出自: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 2007年16期
24. 蝸牛飛魚 出自: 《雜文選刊·上旬刊 》 2007年24期
25. 象龜 出自: 《意林 》 2007年20期
26. 美洲海豹 出自: 《時文博覽 》 2008年3期
27. 紐西蘭驚鳥 出自: 《小品文選刊 》 2008年6期
28. 悲傷的“告密者” 出自: 《人民文摘 》 2008年5期
29. 瓜達盧佩大鷹(外一篇) 出自: 《少年文藝 》 2008年5期
30. 紐西蘭驚鳥 出自: 《文苑 》 2008年7期
31. 悲傷的“告密者” 出自: 《視野 》 2008年17期
32. 紐芬蘭白狼 出自: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 2009年6期
33. 哥倫布給美洲海豹帶去了什麼 出自: 《視野 》 2009年9期
34. 阿拉斯加鸕鶿 出自: 《課外閱讀 》 2010年5期
35. 江湖有它的傳說 出自: 《青年博覽 》 2008年3期
36. 袋狼 出自: 《北方人 》 2008年2期
37. 蝸牛飛魚 出自: 《青年文摘(紅版) 》 2008年2期
38. 蝸牛飛魚 出自: 《青年博覽 》 2008年1期
39. 指猴 出自: 《意林 》 2007年15期
40. 袋狼 出自: 《讀書文摘(青年版) 》 2007年9期
41. 它不在江湖,江湖卻有它的傳說 出自: 《時文博覽 》 2008年16期
42. 最後的蝴蝶 出自: 《自然之友通訊 》 2006年1期
43. 回到荒原 出自: 《自然之友通訊 》 2007年4期
44. 隆鳥 出自:《讀者》 2008年第23期
45. 紐芬蘭白狼 出自:《讀者》2007年第16期
46. 最後一隻旅鴿 出自:《讀者》2008年第17期
47. 死於美麗 出自:《讀者》2010年第3期
48. 美州海豹 出自: 《讀者》2008年第12期
2010 年——《光陰》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的書。
這是一本關於美好的記憶、詩意的生活和理想未來的書。
每一個節氣,都有著生動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包含著中國人所獨有的宇宙觀。
在這些浪漫而古老的傳說之中,隱藏的是人與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國式的生活藝術、中國哲學的獨特意蘊。
每一個節氣,都是人們試圖與天地溝通的一個莊嚴的儀式。春夏秋冬四季神靈的身影可以上溯到《山海經》或者最古老的史書《尚書》。
每一個節氣,都是人們詩意生活的生動畫卷。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處處可以看到節氣的身影。
她將帶領我們在無法回溯的光陰中,夢回永遠逝去的田園牧歌。並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寧靜。
《光陰》告訴我們的是,中國人與自然是怎樣地和諧相處, “ 天人合一 ” 的哲學思想,其實就是簡單平常的生活。這對於環境惡化的今天,將有所啟發。
《光陰》這本書,揭示了中國古代文明與今天所倡導的綠色和平思想之間的某種天然聯繫。
她不只是一本關於文化與哲學的書,她還是一本有關生態的書。
生態,是我們人與人,人與天地,恰到好處的一種相處哲學。
申賦漁作品研討會在寧舉行
人文視野寬闊,內在積澱深厚
《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陰》,南京日報記者、專欄作家申賦漁從2008年起,連續3年推出3部作品,深受讀者歡迎。2010年11月22日下午,由南京市文聯、南京日報社聯合舉辦的“光陰文會”——申賦漁作品研討會在寧舉行。俞律、趙本夫、宋玉麟、黃蓓佳、葉兆言、儲福金、魯敏、孫少斌、陳應岐等作家、藝術家匯聚一堂,共同品評申賦漁作品。
《不哭》以18個孩子的命運,反思轉型期的社會關於教育、生命與生存的諸多問題;《逝者如渡渡》則從地球物種的滅絕,折射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本書獲得了“冰心兒童圖書獎”;今年剛推出的《光陰——中國人的節氣》,通過對中國農耕時代生活的描摹,表達對純真、樸素、和諧生活的禮讚。
與會作家、藝術家們認為,這3部作品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對自然,乃至對人類發展逐漸深化的思考,滲透出沉鬱的人文關懷。這種努力本身有一種令人感動的文化意義。作為青年作家,試圖通過作品承載厚重的責任,難能可貴。與會者也認為,申賦漁的作品語言凝練、雋永,詩意盎然,呈現出將古典文學傳統與現代經典白話文相結合的努力,在讀者中頗具影響力。
在研討會上,南京日報社總編輯卜宇對申賦漁所從事的文學創作給予高度讚賞,並認為有這樣一位員工,也是南京日報的驕傲。他表示,今後,報社將為申賦漁從事創作工作繼續給予支持,並為其創造良好的創作條件。他還說,事業的發展需要人才,南京日報社將在培養人才方面加大力度,使更多的記者編輯成為名人名家。
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玉寶表示,申賦漁也是市文聯簽約作家,南京這塊土壤為培養人才創造了格外寬鬆的環境,今後,文聯將在人才推介、培養方面下更多功夫。
【名家點評】
俞律(著名詩人):3本書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奇書。不僅內容貼近當下,也是語言藝術和視覺藝術完美結合。《光陰》這本書,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這不是對中國傳統節氣的一般性介紹,而是展示出了包含於其中的哲學、美學意味。
趙本夫(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很多書看過就可以扔掉,但申賦漁的這幾本書都是可以收藏的。他不僅顯示了紮實的功底和寫作天賦,更顯示了內心的乾淨善良——這樣的作家才能寫出好東西。他的《不哭》,體現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逝者如渡渡》體現出對生態的關注,《光陰》,體現出對詩意生活的嚮往,這些,都表明,他是一個純淨的有理想的作家。
黃蓓佳(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現在都在說紙質書沒落了,看看申賦漁的作品,就知道紙質書能做成電子書無法替代的藝術品。申賦漁的文字煽情但不濫情,很有節制,恰到好處,值得細細品味。他的文字有一種音樂感,讀起來很美。這種美,正好契合了他書的內容,讓人特別感動。
葉兆言(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市作協主席、著名作家):申賦漁的作品很好,他的路還很長,我特別看好。希望他膽子再大一點、心再野一點。
儲福金(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申賦漁3年出3本書,都是真正的好的作品,能讓人感覺到“痛”,作家都應該關注這種痛。他有一種很寬的視野,內在積澱很多。作品充滿了文化的豐富性,有著唐詩宋詞楚辭文采飛揚。裝幀也是不同一般的。
魯敏(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我和申賦漁的經歷比較相似,都是從業餘寫作的姿態來接觸文學。從我們身上能看出一個人的成長和城市的關係。南京這座城市特別適合作家緩慢自在地成長,又有許多前輩的關照。《逝者如渡渡》、《光陰》等作品尤其顯示出他的人文視野非常開闊。
參會人員:
南京日報總編卜宇、副總編 趙德群 、導演 陳應岐、作家 申賦漁、作家 魯敏、南京市文聯副主席 孫爾台、文聯副主席 李海榮、文聯主席 張煜寶、詩人 俞律、作家 趙本夫、畫家宋玉麟、作家 黃蓓佳、篆刻家 孫少斌、作家 儲福金、作家 葉兆言。
書評兩篇:
汪政:節氣的故事
年前剛讀到郭文斌的《農曆》,今天又看到了申賦漁的《光陰》,一是長篇小說,一是專題散文,寫的都是中國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我不認為這是偶然的巧合,只要稍稍瀏覽一下,現在寫作界對農曆關注的人還真不少。在一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農耕文明已然遠去,鄉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早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時代,人們為什麼要頻頻回首過去,回望鄉村,到那遙遠的過去打撈記憶呢?
申賦漁用兩年的時間寫出了這二十四篇散文,從立春到大寒。他用樸素、詩意而靈動的文字記錄了中國鄉村,主要是長江中下游流域農村一年的生活,自然的變化,農事的過程,民俗的故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作者為此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與田野調查,對涉及二十四節氣的有關資料作了梳理,而那些已成碎片的節氣的傳說也被聚攏拼湊,使我們對這一決定了中國人漫長生活秩序的古代曆法有了更細緻的認識,對曆法背後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些認識與理解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的,它包含了對自然的尊重,對不可知的力量、土地、糧食的迷戀與敬畏上的,而在此基礎上對人間生活的設計無疑積累了我們祖先由自然到社會、到人文直到心理的所有經驗。當然,作為一本專題性的文化散文,它雖然涉及到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但總體來說,申賦漁是在感性的、詩意的層面來安排敘述的。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對不同季節風景的描繪,細說的是農作物的生長、農事的細節和鄉村日常生活的細碎光景。特別是那些鑲嵌在連綿不斷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習俗,令人目不暇接。在作者的筆下,這些風俗節日神秘、繁複,具有相當強的儀式感。也許,正因為它們不可或缺和錯位的程式,使得鄉村不斷接受神靈與祖先的訓誡,接受那種準宗教氛圍的洗禮而傳承著淳樸鄉風的理想吧?毫無疑問,申賦漁筆下的二十四節氣在現實生活中早已被淡化,連同他描寫的許多植物都已經難覓蹤影,更不用說那些五花八門的民間節令了。現在,有誰知道那個叫句芒的春神?在哪些節氣要去祭田神?有哪個家長還在雨水這一天為自己的孩子選擇“義父”?穀雨為什麼要去祭拜倉頡?“白露節”該怎么過?女孩子們還會在立夏這一天繫上五色的“立夏繩”嗎?小暑是要吃苦菜的——但苦菜是什麼菜呢?大暑則要吃仙草——仙草人間有嗎……如此的疑問與無解意味著歷史的終結、文化的終結和生活方式本質上的轉變。
按理說,面對歷史的消失,作者應該帶給人們許多惆悵的。確實,將二十四節氣寫成一組傳統田園詩的輓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光陰》是溫暖而愉快的。申賦漁迴避了時間,也就消除了與過去、與歷史的隔膜。他一邊復活了經典的撰述,將早已發黃了的典籍里的記載還原成為生動的場景,一邊去掉了回憶常用的過去時態,將已經消逝的生活拉到人們的面前。進入《光陰》,讀者就會進入另一種現場。這裡,山清水秀,田舍錯落,炊煙裊裊,雞犬相聞。溪邊是青梅竹馬的孩童,田頭是扶犁鞭牛的農人。每到祭日,宗廟裡香霧繚繞,而逢大節,或載歌載舞,或烹牛宰羊,四季分明,天地祥和……我十分感謝一個寫作的良苦用心,他願意帶給讀者一個溫馨、喜慶和清和的生活。既然那一切不可復得,那么還要反覆申明,還要那么多無邊的嘆息做什麼?不如思之如斯在。
我還要對這本“書”說幾句。其實,觸動我並使我產生寫作這篇書評的念頭的正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眼印象,那種讓我愛不釋手的美與驚奇。這是申賦漁的第三本書,他的每一本書都做得很有特色,他的文字只是他書的一部分,他總是以他的文字與其他要素配合起來進行整體設計。《光陰》將二十四節氣分成春夏秋冬,第一個季節是一種印刷色,春紅,夏綠,秋黃,冬紫。作者請農民畫家按文字的內容為每個節氣創作了一幅農民畫,大紅大綠,原汁原味,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在每個節氣的文字前面,作者特地給讀者留出一頁,請讀者寫出他們的節氣。而到了書的最後,作者又辟出二十四格,請讀者在每個節氣到來時採摘一片他喜歡的花草樹葉貼上在裡面。經過這樣的互動,一年之前,這還是申賦漁一個人的書,而一年之後,就成了一本由植物、文字與圖畫組成的屬於讀者與作者合作而成的作品了。
一年,一本書,伴著植物的芳香走過二十四個節氣,這就是《光陰》。
左中甫:《光陰》里的“鄉愁”
捧讀申賦漁先生的新著《光陰》,很自然地想起那首《彎彎的月亮》。
作為1980年代末面世的歌曲,《彎彎的月亮》唱出了濃重的時代痕跡,比如“我的心充滿惆悵,不為那彎彎的月亮,只為那今天的村莊,還唱著過去的歌謠……”面對故鄉如此優美的月夜,歌者竟生出風物依舊的惆悵,甚而還有“彎彎的憂傷穿透了我的胸膛”式的誇張。這樣的惆悵和憂傷,今天哼來實在教人艷羨。
《光陰》一書大異其趣。
在《光陰》中,作者以二十四節氣為因由,用小品文的體裁、散文詩的意境和電視解說詞的裁剪方式,饒有興味地向我們描摹了他心目中的傳統農耕生活。在這種生活情境中,古代的人們如何依照大自然的節律安排生產、布置生活,童年的作者如何在醇厚的鄉村社會中薰染、成長,古與今、人與我,已經完全抹去了時空的界限與阻隔,融合為一體。在這裡,我們讀出的是一種緬懷和追念,對傳統農耕文明的緬懷,對記憶中往昔鄉村生活的追念。
這是一種雙重的“鄉愁”,雖然很淡、很薄。
何謂鄉愁?心理學上的解釋是,“身處異鄉而思念家鄉的痛苦”和“再也無法回到過去的恐懼”。作者在該書末尾的表白,清晰地契合了這一點,“它們(農民畫)身上所體現的農耕社會的詩意與美,它們當中所包含的我們民族文化的記憶,是不應當消失的。它們必將能滋潤我們被鋼筋水泥包圍著的、日漸蒼白而乾涸的心。”作者(當然不止於他個人,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的鄉愁,既有在異鄉、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對故鄉和童年的追懷,也有對傳統農耕文明及其生活方式日漸消亡、無法回歸的悵然。
我們看到,在《光陰》里,“今天的村莊”與“過去的歌謠”之間,已不再像《彎彎的月亮》咬合得那樣緻密。作者的所思、所憂,作者對傳統、對童年的禮讚,以及對農耕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倡導,經過二十四節氣的光影推移、充分鋪墊,已經呼之欲出——令人驚訝的是,他對自己的思緒和筆觸始終保持節制,正文全篇都沒有點明這一點。相反,他意趣盎然地追憶,興致勃勃地拼貼,似乎看不出有什麼愁緒。這種筆法,神似詩人杜甫對開元盛世的追憶,回憶時越是開心,結束回憶時卻越是感慨。
似乎可以說,《彎彎的月亮》和《光陰》所寫、所感,都關乎“變遷”,切於“發展”,尤其是中國鄉村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彎彎的月亮》歌中所唱,是對“發展”的渴望;《光陰》書中所寫,是對“發展”的警懼。短短20多年光景,中國鄉村社會的發展面貌和由此產生的文化評價已如此深巨,這是我們這代人能夠感知卻未必都會去深究的。而這恰是《光陰》一書的價值所在:在時代巨變的洪流中,我們該怎樣面對村莊的消失,面對傳統農耕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消失?
近一百多年來,在全世界範圍內,“城市化”和“工業化”都長久地、自然地挾帶著話語霸權,顯示出對“村莊文化”和“農耕文明”摧枯拉朽般的絕對優勢。而在當下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更是如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沖刷、侵蝕著“鄉土中國”的邊界。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46.6%,且以每年一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增長。而就在近期,一場強行讓農民“上樓”的村莊歸併、土地整理運動,又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如火如荼地進行,以至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憂心忡忡地指出,和平時期大規模的村莊撤併運動“古今中外,史無前例”,“如不有效遏制,恐怕要出大事。”
即便是在城市和工業兩股“化”風未及的農村地區,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也在徹底改變著傳統手工勞動的形態,而數以億計的農村青壯年更是迫於生存壓力成為“遷徙的工人”(農民工),農村的族群形態及其獨特的生活方式也正日益空心化。延續數千年的農耕文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正在變成消失中的影像記憶。即便溫潤、陽光、醇厚如《光陰》所描繪的那種舊日中國人的生活情趣,似乎也將注定隨著時光的流轉、時代的變遷而化為記憶、變成故事,唯有太陽的光影和腳步依舊,二十四節氣的周而復始如老鍾般精確而單調。
可是,脫去了傳統生活方式的附依,二十四節氣還有什麼意義?今天和未來我們所見、所聞、所說的春分、立夏、寒露、大雪這樣的語彙,是否會淪為僅具氣象學或記時刻度上的意義?如果真是那樣,《光陰》里的鄉愁,所指向的就不單是一種淺淺的惆悵,簡直是一種文化傳承意義上的憂傷甚至是悲哀了。因為,二十四節氣與傳統的農耕生活、農耕文化如影相隨,沒有後者的附著,它終將被風化、被蝕刻,成為後人翻閱和憑弔的文化標本,甚至棄如敝屣,這將是一種多么令人惋惜的走向和結局!
近一百多年來,在工業革命的洪流中一路疾行,世界各地的人們已先後並且還會不斷檢討因為機械過度發達而異化了的人類生活,拒斥越來越緊張、無趣、淺薄並且缺乏人文關懷的“偽現代化”,發自內心深處呼喚生態文明、社會和諧、人心純淨,在不斷反芻中勉力尋找新的處所安頓身心。在某些後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或許他們已經完成了這種精神生活和文化秩序的重建,但對當下中國,我們不得不承認,工業化和城鎮化方興未艾,農耕的文化和生活正步步退縮,我們的鄉愁正隨著日影移動而拉長,而攤薄。
《光陰》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他沒有大聲呼喊,只是溫敦地、醇厚地同時也很陽光地向我們展示,曾經的人們如何與天地相處、怎樣彼此關照,他平心靜氣地牽引我們去回憶、去敬畏、去思考、去尋找。《光陰》里的鄉愁,最終將通往彼岸的烏托邦,還是此岸的桃花源?我相信,答案肯定不只在《光陰》里,還在光陰外。
2011 年——《村莊》
《村莊》是一本真實的村莊人物誌。時間從1911年開始,一直寫到2010年。正好100年。一章寫一家,仿照史記的做法,只不過是為普通人立傳。在100年裡,這幾十個我所選擇的記錄對象身上,可以看到歷史打下的非常清晰的烙印。一部村莊史,折射的是中國百年史。
對於《村莊》一書材料的收集,已經8年了。8年裡,我每年都會回老家七八次,白天和村裡的鄉親攀談,晚上整理筆記。由於父親是村里修家譜的組織者之一,所以,我能夠對村里人與人之間的脈絡理得十分的清楚。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坐標,他的父親、母親是誰,爺爺、奶奶是誰、爺爺的爺爺是誰,清清楚楚。村莊裡的時光是緩慢的,甚至像靜止了一般。一個家庭,100年裡,留給後代傳說的事並不多。但總有一些留了下來。而這些留下來的,口口相傳的人和事,卻無一不震撼人心。幾十戶家庭的記憶,構成了一部百年歷史長卷。每次採訪回家,心情都難以平靜。這些故事不是只停留在已往的歲月中,變得靜止,變得跟我們現在沒有關係了的,而是活動著的。到現在,仍然在繼續,而且,以我不知道的方向在往前延伸。誰也不知道,在明天,我所記錄的這些家庭又會發生什麼,甚至會成為歷史鏈條里重要的一環。所以,這是活動的、流動的、沒有結尾的一本書。寫的是歷史,卻是在指向未來。
我一直在寫,一直在推翻,沒有找到最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這些每天在我大腦里盤旋的村莊裡的人們。我需要一個最佳的角度,我需要一種恰到好處的語感,需要一種節奏,需要把這個村莊,放到一個空曠無邊的歷史大背景中去。我必須像一個工程師一般,一磚一瓦地砌成一個龐大的真實可感的世界。那個世界曾經如此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在時光中流逝了,我要重新用文字恢復它,固定住它,讓人們好進去,從容地從他們的生活中走過。
我一直做不了這件事。在這個磨練的過程中,我一次次回到村莊,去傾聽,去感受,甚至去生活,到田間地頭徘徊或者在村頭的銀杏樹下發獃。這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可是卻又如此陌生。你身處其中,卻感受不到它的律動。它的律動太慢了。像是電影裡的慢鏡頭,它要比慢鏡頭還要慢100倍。只有放到百年歷史這樣的背景中,把時光用力擠壓了,才會看到村莊的真相。
真相是令人震驚的。這裡的許多人只有在他們走完一生之後,你才會理清一點眉目。然而,他們用他們一生來走過的,來證明的,來實踐的東西,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是寶貴的。這裡的每個人,用一生,講了一個故事,甚至一個家庭,幾代人,講了一個故事。無疑,這個故事,是值得認真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