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科
正文
中腹足目的1科。田螺體大型,殼高可達70毫米以上,小型種殼高亦可達30毫米。外形為圓錐形、塔圓錐形或陀螺形。殼面光滑,或有螺棱、色帶、棘狀或乳頭狀突起。厴為角質薄片。雌雄異體。雄性右觸角變粗,形成交配器官。卵胎生,體內受精發育。仔螺長成後,陸續排出體外,在水中營自由生活。除南美洲外,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已知70餘種。
田螺科為淡水螺類,群棲於江河、湖泊、池塘和水田中,以寬大的足匍匐於水草上或爬行於水底。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具有耐旱,耐寒,耐氧的能力。肉可供人食用,也是魚類的餌料或家畜家禽的飼料。在中藥中稱為“田蠃”,有清熱、利尿的功能。某些種類是棘口蟲類的第1、第2中間宿主。有的種類大量孳生而造成沿江河湖泊的工廠冷卻水管的堵塞。本科有9屬。
田螺屬的種類在中國僅分布於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圓田螺屬和環棱螺屬分布於古北區和東洋區。其他 6屬皆為東洋區種類,其中螺螄屬和河螺屬為中國特有屬,螺螄屬僅分布於雲南省的湖泊內,河螺屬分布於湖南及其周圍省區,主要棲息於江河內。
中國圓田螺 是中國常見的種類(見圖)。

螺螄 為螺螄屬的模式種,在雲南的滇池、洱海、撫仙湖、異龍湖、大屯湖均有分布。殼巨大,殼高可達77毫米,寬47毫米。殼厚,外形呈塔圓錐形,有 6個螺層,殼面具有螺棱和棘狀突起。全年皆可繁殖。育兒囊內懷胚螺3~7個,胚螺殼高10餘毫米,仔螺產出後生長迅速,不到 1年即可發育成熟。肉味鮮美。螺肉、螺黃(雄性生殖腺)都為人們所愛食。
耳河螺 為河螺屬的模式種。本種目前僅知分布於湖南和廣東省。個體較前兩種小,殼高一般為25毫米,寬15毫米。有4個螺層,螺鏇部低矮,體螺膨大,占整個貝殼的絕大部分。殼口大,呈卵圓形。棲息於河流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