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田滄海不是佛教徒,但他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去研究佛教,研讀佛經,遊歷國內的四川、山西、西藏以及東南亞等各處佛像雕塑勝地。從1989年開始,他用了整整十年時間專攻水彩佛像。本屆北京藝博會,觀眾們目睹他的水彩佛像風采,寫下了熱情洋溢的留言:“藝術的創新令人驚嘆”、“作品極具震撼力”、“開創水彩畫先河”。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北京藝術博覽會藝術評審委員會評審之一的史國良大師,在觀看田滄海的畫作時稱讚不已,寫下了“與佛有緣”的留言。
新聞報導
應第10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組委會的邀請,7 月 12日至16 日,番禺化龍藝術村畫家田滄海先生攜其創作的10多件水彩畫赴京參展,引起北京藝術界、新聞界人士極大關注。田滄海的水彩畫成為該屆藝術博覽會八大亮點之一,被譽為“開創了中國工筆水彩畫新里程”。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宜等十位藝術大師組成的本屆藝博會評審委員會,評選出本屆藝博會“最具影響力十大藝術家”和“最具影響力十大畫廊”,田滄海榜上有名。田滄海還被北京“中華五千年動畫文化工程促進會”邀請參與《萬卷書畫頌和諧》長卷的籌備工作。
----引自 李毅瑜《 田滄海水彩畫精品亮相北京》報導
在這個商業社會裡,到處都是聲色、誘惑、名利、刺激,人們變得忙亂、躁動。但是,當我們進入田滄海的畫室,面對他一幅幅莊嚴、純淨的佛像繪畫時,就似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一種肅穆、慈悲的宗教氛圍直滲我們的心靈,撫平了心中的煩躁,驅散了塵俗的雜念,我們的情操也就在此不知不覺中得到的提升。
----陳建中(法國著名油畫家)
與其說田滄海先生是位水彩畫家,還不如說他更像是一位“佛像雕塑家”。在中國畫佛的人很多,但是用水彩去畫佛並取得相當成就的只有田滄海先生。他的工筆手法、逼真的造型、簡明的色彩給觀眾的視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力,以及一個全新的佛像表現形式和嶄新的水彩畫境界。細細觀賞和品味田滄海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以十分虔誠的心境和平靜、質樸的心態,去感受佛的形象、佛的意境及佛學中包含的人生哲理,並痴心迷醉地捕捉它們的形與神,訴諸於自己的筆端,給觀眾重新塑造了一座座人們心靈中神聖的佛像。
----<< 虔誠的探索 執著的追求》 引自《藝術收藏與投資>>
文字實錄
以“弘揚佛教藝術,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中華佛教文化藝術國際巡迴展將於2010年5月21日至24日在廣州舉行首次展覽。該巡迴展由中華佛光文化總會、中華佛光文化慈善基金會主辦,中華佛光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展覽自啟動作品徵集以來,反響熱烈,已陸續得到海內外美術家協會、美術研究院、書畫院等藝術機構和著名藝術家的積極回響。
香港美術家聯合會主席、香港中國藝術館館長、著名佛像水彩畫家田滄海先生對佛教題材作品的創作有著深刻的認識和豐富的經驗,他表示將選送他最新創作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彩畫《佛法東傳華夏璀燦》等佛教題材作品參加此次佛教文化藝術展。5 月 8日,中華佛光文化網就參展作品、創作歷程等問題採訪了田滄海先生。
選送世界上最大的水彩畫《佛法東傳·華夏璀燦》參展
中華佛光文化網:此次中華佛教文化藝術展,您準備送展的作品是什麼?
田滄海:我的作品中佛教題材的最多,我自己也舉辦過《佛緣·佛源》的展覽,就這次藝術展,我想展出我最新創作的《佛法東傳·華夏璀燦》,這幅畫有10米長,1.5米寬,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彩畫。
中華佛光文化網:您怎么想到創作這幅畫的?
田滄海:現 在提倡和諧社會,什麼是和諧社會呀?我覺得按佛教來講,和諧就是包容。佛教里常提智慧、包容、慈悲,都是社會所需要的,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懂佛法,我只是從我研究藝術這個角度去研究佛教,佛教產生於印度,盛興於中國,佛法東傳和西天取經是兩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所以我要創作《佛法東傳 華夏璀燦》,來體現這兩件大事,以佛教藝術去感化人。
中華佛光文化網:中國佛教博物館?
圓持法師: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1980年創建於法源寺,各種條件都有較大的局限性,通過全國政協提案提出建立中國佛教博物館,得到了中佛協和國家宗教局的認同,現正在逐步完善資質,爭取國家對博物館的補貼。為此,多年來我不斷發心,慢慢建立起收藏渠道,雖然沒什麼財力,但慢慢也收藏了不少文物,也有一些比較好,像我剛才提到的北魏佛銅造像。
日月觀音是東方的菩薩,不是“東方維納斯”
中華佛光文化網:您作品中的佛和觀音很美,很震撼,請問您創作作品時有參照有東西么?
田滄海:我用了二十年時間,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描繪了這批精彩絕倫的佛像,從中我也領略到藝術、哲學、宗教完美無瑕的融合,歷史與佛教的千縷相纏,超然的萬佛神秘靈性的迥異。以前都說“唐盛宋衰”,我覺得不是,而是“唐興宋盛”。我覺得宋代的像最了不起,最具有代表性,特別是大足石刻,所以我選擇大足作為我的創作基地,前幾年我每年都去大足。除大足外,我幾乎游遍了國內大量的名山大川,還去考察了東南亞國家的佛像,龍門、敦煌、雲崗石窟造像,我一個個去看,一個個去研究,我就是把祖先的東西,經過我的思考組合,然後顯現出來,可以說我畫的每一個東西,都是真實存在。
中華佛光文化網:王朝聞先生曾盛讚大足的觀音可以和西方的維納斯比美,您說我們的菩薩比維納斯更美。
田滄海:王朝聞說大足的日月觀音雕塑是“東方的維納斯”時,我說不是“東方的維納斯”,是東方的菩薩,為什麼是維納斯?維納斯很了不起,我們的菩薩也很了不起,不要把他們的來套我們的東西,我們的東西照樣好。
中華佛光文化網:您的《思維菩薩》也讓人想到《思想者》。
田滄海:現 在一談起藝術都提外國的,為什麼不宣傳宣傳中國的?復興中華文化就要從佛教文化藝術開始。以前我們宣傳雕塑就想到羅丹的《思想者》,其實我們這個《思維菩薩》就是思想者,年代比思想者更久遠。我對這個研究了很多,《思想者》完全是宗教的,是在地獄之門的上面,思想者看著地獄思索,痛苦地思索,我們這個世界思維菩薩在天堂之門的前面,這很巧合,但非常有意思,我們這個思維菩薩在天堂之門的前面,是一位非常麗優美的女性,真是太美了!我們為什麼不宣傳自己的東西,老宣傳別人的東西呢。我們有我們的的東西,如果我們把自己民族的東西都丟了,別人來看,看什麼呀?我就想啟發其他的人,愛我們的文化,弘揚我們的優秀文化。
“我寧願做一個快樂的畫工,去發掘宣傳弘揚這無盡的寶藏”
中華佛光文化網:您在而立之年才轉型畫佛教題材水彩畫,當時有什麼機緣呢?
田滄海:其實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大學畢業後沒多久,我就去香港了,一直生活在香港。八、九十年代時,我做了一些好事,就是我出錢邀請大陸一些藝術家到香港免費參訪交流,這其中有一些四川的藝術家,他們當中有一位藝術家就畫了安岳的佛雕,他是用畫國畫的,很有意思,那個時候我就決心要去看那些佛像。去看了之後,我就覺得太美了,太好了,但他畫不出那種時代的感覺,那種佛和菩薩的感覺,他用國畫畫的,國畫有一定局限性,一寫意就走樣了。我就說我來做這個事情,為什麼不做呢?那么好的東西不做,不畫,不宣傳,太浪費了,這就是我下定決心要做一輩子的原因,結果我畫出來大家很認同。
中華佛光文化網:您在十屆世博會上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十大藝術家”,是有相當成就的藝術家了,而您自稱是畫工?
中華佛光文化網:古代做這些佛像菩薩的人幾乎全是工匠,不是畫家、藝術家啊,做得多美啊。現 在哪個自稱藝術家,大師的有什麼了不起的,能和我們的祖先比嗎?我熱愛中國傳統藝術,而傳統藝術在佛教藝術中發揮得最為完美,你對比一下全國各地藝術寶庫,佛像雕塑形式到藝術,成就都無與倫比,而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我寧願做一個快樂的畫工,去發掘宣傳弘揚這無盡的寶藏。
中華佛光文化網:這種畫工心態,對您創作有什麼影響?
田滄海:現 在這個社會太浮躁了,引誘太多了。我今 年70歲,我一直在畫畫,我的同輩都是大畫家了,都很了不起,都很有錢,我沒有,我很熱愛現 在的事業,當我畫這些的時候,我沒想過我要把它去換錢,我的心態就平和了。我想的就是好好地發揮文化,但當我畫好以後,得到大家的認可,現 在很多人來買我的佛像,它能變成錢,這不是我的初衷,我不想賺很多的錢,我想把我的畫拍買完後,搞一個基金會,我去扶助那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人和項目。我很窮,我把錢都花在了這裡。
中華佛光文化網:您精神上很富有。
田滄海:92年,我就在香港搞了第一個叫《佛緣 佛源》的展覽,結果我的畫全部賣光了,得了一百多萬,那時候錢多很多啊,但我全部都捐給陽光之家、殘疾兒童基金會,他們很驚訝,我只是一個窮畫工,不是李嘉誠,哪有一百多萬捐呢?這件事很轟動,影響很大,我覺得做這樣的事很舒服,我做了很多這樣的事,香港一些大的慈善活動都很想找我。
大足這樣的佛教雕塑太美了
中華佛光文化網:去 年您的普賢菩薩也被慈善拍買了十六萬多。
田滄海:是的。做佛教事業是可以發達的,但我們不需要那樣的發達,我們生活上過得去,不要要求太多,還有很多人很窮啊,像你們從事佛教文化事業很意 義,應該多做。大足這樣的佛教雕塑真的太美了,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
中華佛光文化網:現 在這些佛像缺乏保護,風化得太厲害了。
田滄海:大足還好啊,你看安岳石刻,那么好的東西,根本沒有保護,我們的領導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現 在不知道怎么樣了,地方政府不重視,財政沒錢,外國有錢,到處吹噓那個《思想者》,中國太多這樣美的東西了,誰知道?誰都不知道。
中華佛光文化網:現 在也有很多畫家從事臨摹壁畫的工作。
田滄海:現 在很多畫家去臨摹,這點很好,但是有一些人把菩薩畫成現代裸體美女,感覺怪怪的。他們畫的不是菩薩,庸俗了,菩薩不是那樣的,菩薩是神,真人是不會像神的,變成活生生的人,還怎么去拜呢?拜不了的。沒有了神聖的感覺,怎么教人向善?我們祖先其實是很聰明的,這點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