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榮[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田建榮[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田建榮,男,1986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田建榮[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田建榮[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1982.09——1986.07,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系學習,獲教育學學士學位;

1986.07——1992,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秘書,助教(其間:1991.07,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系在職研究生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1992——1997,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副主任,講師;

1997——1998.06,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系副主任,講師;

1998.06——2001.07,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其間:1998.09—2001.07,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學專業學習,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1.06,增列為教育史專業碩士生導師);

2001.07——2004.06,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系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2004.06——2009.01,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其間:2004.12,晉升為教授;2006.11,晉升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博士生導師;2007.09,為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2009.01——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現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博士生導師,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

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

陝西師範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

陝西師範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分委員會委員。

《教育與考試》雜誌編委。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教育史、高等教育學、教師教育以及考試理論研究。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中國幼兒教育史、公共教育學。

研究生課程:教育史專題研究、中國教育思想史專題、教育史學與理論、高等教育學、中外高等教育史。

主要貢獻

科研成果

(一)論文部分

田建榮:《“學而優則仕”新釋》,《孔子研究》1991年第1期。被《新華文摘》1991年第6期“論點摘編”。

田建榮、陳玲、杜蘭英:《從對〈外國教育動態〉的統計看我國80年代的外國教育研究》,《陝西師大學報》1993年教育科學論文專輯。

強海燕、田建榮:《關於西北地區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考察研究報告》,《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1994年第7期全文轉載。)

強海燕、田建榮:《延安時期的高等教育及其影響》,《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199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田建榮:《試論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發展變化》,《陝西師大學報》(哲社版)1994年教育科學論文專輯。

田建榮:《怎樣運用歷史法開展幼教科研》,《幼教園地》1995年第9期。

田建榮:《發揮民族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中國教育報》1995年6月17日第三版。

田建榮:《陳鶴琴幼稚園管理思想初探》,《幼教園地》1996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幼兒教育》199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田建榮:《試論少數民族人口構成與教育結構調整》,《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田建榮:《試論歷史上的個性化教育思想》,《“個性與教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版。

田建榮:《教育個性化:中國教育的世紀末走向》,《陝西師大學報》1998年第2期。

田建榮:《獨生子女教育與幼稚園教育改革》,《幼教園地》1998年1/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幼兒教育》1998年第9期全文轉載。)

田建榮:《民辦高校的現實選擇: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田建榮:《關於高等教育學術性、職業性問題的思考》,《廈門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田建榮:《高等教育不宜盲目產業化》,《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2000年第1期全文轉載)。

田建榮:《高等教育應平等地向一切人開放》,《教育發展研究》1999年第9期。

田建榮:《走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誤區》,《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0年第2期。

田建榮:《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民辦高等教育產業化的關係》,《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田建榮:《武舉與古代體育之關係》,《中國考試史專題論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田建榮:《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學科方法論》,《外國高等教育資料》1999年第2期。

田建榮:《高考形式的統一性與多樣化》,《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田建榮:《大眾化:21世紀新的高等教育發展觀》,《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田建榮:《試論中國古代的大學與文化》,《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田建榮:《科舉學:理論、體系與方法》,《廣西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田建榮:《轉變觀念是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關鍵》,《高教探索》2000年第2期。

田建榮:《自學考試的跨世紀走向: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浙江自學考試》2000年第8期。

田建榮:《學業成績考試:高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4期全文轉載)。

田建榮:《左雄改制:考試觀念的確立與影響》,《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02年2月號。

田建榮:《中國考試思想的淵源:先秦諸子尚賢思想》,《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02年12月號。

劉新科、劉玉川、田建榮:《從一張“畢業文憑”看清末師範學堂》,《陝西檔案》2002年第5期。

趙世超、田建榮:《創建合理有序的高校人才流動機制》,《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

田建榮:《簡論傳統師德觀及其現代價值》,《空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03年第2期。

田建榮:《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基本特徵》,《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2期。

田建榮:《中國考試思想發展:特點、規律及啟示》,《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0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李鍾善、田建榮:《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民辦高校的選擇》,《遼寧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田建榮:《採行考試是歷史的選擇》,《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05年4月號下半月。

歐陽倫、苗丹民、田建榮、喬富勝:《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增加心理測試的構想》,《考試研究》2005年第2期。

田建榮:《博學深思,千慮一得——評張亞群著〈科舉革廢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轉變〉》,《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06年4月號下半月。

田建榮、劉新科、劉少林:《大學校長應當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教育家——李鍾善教授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述論》,《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9期。

田建榮:《古代書院辦學特色對當今民辦大學的啟示》,《民辦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田建榮:《博奧論難,清新靈氣——評鄭若玲著〈科舉、高考與社會之關係研究〉》,《教育與考試》2007年第5期。

田建榮、李力:《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論楊賢江的教育史學思想》,《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彙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黃路陽,田建榮:《高等學校章程的修改》,《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第9期。

張 斌,田建榮:《對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的元分析》,《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年第4期。

田建榮:《試論古代蒙養教育與科舉》,《考試研究》2009年第1期。

田建榮,賈錦鈺:《試論高考改革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有效銜接》,《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第3期。

(二)著作部分

《我國古代兒童的親職教育》,王淑蘭等主編:《小學生親職教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版,撰寫第二章。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論》,郭福昌等主編:《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簡論》,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年7月版,撰寫第四章。

《回族教育史》,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撰寫第三、四章。

《教育人口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撰寫第十三、十五章。

《國家創新體系與高等教育關係問題》,王偉廉主編:《高等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撰寫第十章第七節。

《中國考試發展史》,華中師大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出版,撰寫1—5章。

《現代教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版,撰寫“緒論”部分。

《延安時期的高等教育觀念及其影響》。收入潘懋元主編:《中國高等教育百年》,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該著2006年獲第六次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中國考試思想史》(個人專著),商務印書館2004年6月版。

劉新科、栗洪武、田建榮主編:《中外教育史研究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科舉教育的傳統與變遷》(個人專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主持參與課題

(一)科研課題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項目:“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研究”,此課題是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承擔的文科科研基地項目,本人被聘為該課題駐所研究員。

2002年11月,陝西省教育廳重點課題:“陝西近代教育發展史研究”,主持人。課題所完成的成果:《陝西教育史》(近代卷)屬於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國家重點項目“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的子課題。

2002年,校級重點科研課題:“加入WTO對我國西部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主持人。

2007年6月,獲批陝西省教育廳2007年度科學研究計畫(人文)項目,“高等學校章程有關問題研究”,參與者。項目編號:07JK002。

2008年1月,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學校考試發展史研究”,主持人。

(二)教學項目

2004年,“陝西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研究項目:“西部高校推行完全學分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人之一。

2004年,陝西師範大學評建工作建設與改革項目:“教師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研究”,主持人。

2006年6月,陝西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與實踐立項項目:教師職業良心的標準與師範生職業良心養成問題研究,主持人。

2006年12月,教育部陝西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06年度基礎教育專項基金立項課題:“高中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銜接問題研究”, 主持人。

2007年8月,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教師教育研究項目:師範生免費教育背景下教師教育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人。

2007年12月,陝西師範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首批立項項目:教育科學學院“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人。

2007年12月,2007年陝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學分制下高校學業考試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主持人。

2008年10月,陝西省2008年基礎教育科研重大課題招標項目:“陝西農村邊遠地區支教工作機制研究”,( ZDKT08202,黨懷興主持,第三參與人)。

獲獎記錄

(一)科研獲獎

1.1996年,《關於西北地區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考察報告》(第二作者,共2 人),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2.2000年7月,《回族教育史》(第三作者,共6人),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3.2001年10月,《回族教育史》(第三作者,共6人),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4.2003年9月,《中國考試發展史》(第二作者,共4人),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10月又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5.《中國考試思想史研究》(博士論文,獨著)2004年6月榮獲2003年廈門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6.《中國考試思想史研究》(博士論文,獨著)獲福建省2004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二等獎(福建省學位委員會,2004年1月)。

7.《中國考試思想史研究》(博士論文,獨著)榮獲“首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04年11月)。

8.2005年6月,與趙世超教授合作發表在《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上的《創建合理有序的高校人才流動機制》一文,榮獲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9.2007年8月,《中國考試思想史》(獨著),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0.《中國考試思想發展:特點、規律及啟示》(獨著,《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獲2007年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二)教學獲獎

1991年9月,獲陝西師範大學“中青年教師教學質量優秀獎”。

1992年12月,榮獲陝西師大教育系“首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第一名。

2002年12月,在陝西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優秀教案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2006年7月,陝西師大教育科學學院2006年度優秀教案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2006年7月,在陝西師大教育科學學院2006年學生評選的“我最喜愛的老師”活動中榮獲“十佳教師”稱號。

2006年12月,獲陝西師範大學2006年秋季教學實習“優秀實習管理人員”稱號。曾榮獲福建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二等獎、首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陝西省人民政府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和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以及陝西師範大學中青年教師教學質量優秀獎等多項獎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