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岔村

田岔村歸會寧縣管理,相鄰六十里舖村,田家岔村,袁岸村,大窯村,空氣好,歷史悠久,氣候溫和,風景秀麗;村內企業:鑄鋁製品廠,板鴨廠,玻璃鋼製品廠,汽車修理廠;主要農產品:茄子,透明包菜,菊苣,芹菜梗,蘆筍;村內資源:黃玉,赤銅礦,方錳石,方鉛石,鑽,斑銅礦;村里單位:田岔村村委會,田岔村民兵連,田岔村中學。

基本信息

田岔村

田岔村地處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腹部的甘溝驛鄉,是會寧中部乾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的典型村子,全村1095人,有梯田4480畝,人均占有梯田4.5畝,村里村外山禿地荒。村黨支部書記王國維發揚愚公精神,帶領民眾移山填溝,改山修田,白了人頭,卻綠了山頭,硬是把荒山野嶺變成了千頃良田,使田岔村擁人均4畝,成為白銀市第一個實現梯田化的村子,糧食產量連續幾年以10%的速度遞增。大山頂示範區最具代表性的沙寨子小流域,山禿地瘦、人窮水缺,自1999年3月開始生態項目建設以來,全村人機結合,從山頂到溝底、梯田、水井、集雨水窖、移動滴灌配套修建,造林、種草綠化同步進行,建成高標準梯田4430畝,造林1890畝,種草935畝,成為聞名遠近的小流域治理示範區。王國維任村黨支部書記後結合本地實際提出了走“水路、旱路、教育路”的三條治窮致富之路。1996年全村興修水窖198眼,一次性徹底解決了全村200戶人的人畜飲水問題,結束了幾百年無水吃的歷史。2000年,該村帶領村民把4個山頭剷平,硬化了1萬多平方米的雨水集流場地,周圍修造水窖300眼,安裝了水泵和水管,使周圍500餘畝梯田能夠實施點灌和滴灌,使400畝杏樹得到灌溉,為全村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田岔村的“旱路”,是一條適合乾旱山區脫貧致富之路。從1987年開始,該村主抓人工興修水利。為了形成規模效益,從1990年開始,又以社、村為單位進行連片治理,平均每年新修梯田80畝以上,到1998年人工修造梯田累計達1100餘畝;1998年,該村抓住“總理基金100億”項目資金這一大好時機,積極爭取,開始了全縣第1村機整梯田。當時村民疑心重重,周邊村民也議論紛紛,王國偉頂著巨大壓力走家串戶,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從當年8月開始,全村高標準嚴要求,整體規劃,動用38台推土機,總共機整梯田3800畝,加上原來修造的梯田,全村人均占有梯田4.5畝,成為全白銀市梯田化第一村。該村一直把興學重教作為發展村域經濟的必由之路常抓不懈,他把“進學校門,問學校事”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後興辦了二所三年制教學點,總投資8萬多元,建築磚木結構平房220平方米;2003年利用危改項目資金23萬元,在村九年制國中修建磚木結構教室9間、教師宿舍6間以及其它配套設施。硬體建設的大力改變,有力地調動起全體教師的教學積極性,2005年村九年制學校全體教師克服困難,知難而上,使初三級升學率達到50%以上,升入高中23人,其中縣城中學12人,中師中專達到17人,位居全縣第一。2003年,村上利用國家財政扶貧資金,在全村建成230座標準化羊舍,每戶投放純種寒羊4只,現在全村寒羊存欄達2500餘只,相當一部分村民靠養羊發家致富。同時,積極引導村民實行“壓夏擴秋”的種植結構調整辦法,目前全村蕎麥和良谷等小雜糧的種植面積占總種植面積的80%以上。全村種植馬鈴薯1500畝,蕎麥700畝,良谷800畝,籽瓜2000畝;全村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的基礎上,力爭達到1800元以上。為了徹底改變全村交通條件,村民開始了環村公路的建設,開通了西起靖會公路、東至國道309線,全長15公里、寬7.2米的環村公路,為全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夯實了牢固的基礎。[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