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說

《田字說》是清代文學家戴名世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首先寫自己細緻觀察農民一年四季胝手胼足的辛苦勞動,並對農業勞動的重要有著充分的認識。從第二段起,他列舉儒家經典,證明當政者和學者們都重視田家的勞動。最後說到自己,表面上說自己遷鈍,“人之情,世之態,皆不習也”,實質上表示寧可潔身自好歸廬種田,也不願意迎合統治者同他們同流合污。這篇文章文詞清明簡要,有言外之深意,使人思索不盡。

作品原文

田字說

余嘗適田間,觀農家矣,占晴雨,相燥濕 ,定疆理,鑿陂池 ,上下原隰 ,觸冒寒暑,暴露風日,治器具,利銚鎛 ,負耒耜,荷蓑笠,呼儕偶 ,以耔以耕,以耘以耨 ,其勤苦至矣!

余召而勞之曰 :“汝曹有所困乎 ?對曰:“吾曹習其事焉,不以為困也,吾盡吾力,以致乎地利,而9俟乎天時,而春而秋,中間雖勤苦逾時,而吾一歲得一效焉 ,以生以養,以奉祭祀,以谷婦子,以宴賓客,脫有旱乾水溢 ,取所蓄者而約用之 ,一有天時則收數倍焉,且夫一人而耕可以食數人,十人而耕可以食數十人,耕者愈多則食者愈眾。由此觀之,天下之命懸於吾手,其敢以困為辭乎?”

余嘗讀之章以及,諸詩,其道田家事至悉也,此皆天子、宰相、公卿、大夫、相與親之隴上,覽其勤勞,寫其委曲,蓋農事之重如此,又古之學者不廢耕,維詩有之。在之首章曰:“攸介攸止,蒸我髦士 ,而樊遲以學稼請,仲尼非之 ,豈以其無與大人之學而徒欲從事細人之行也歟?然則且耕且學,固非聖人之所禁也。”

余也迂鈍魯拙,人之情,世之態,皆不習也,以故,無所用乎其間,將欲從老農老圃而師焉,樂道有莘之野 ,而抱膝南陽之廬 ,優哉游哉,聊以卒歲,余感農夫之言,思詩人之旨,而字余曰田有 ,以著其素志雲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占:占卜預測。相:觀察事物的外形預測。

2.疆理:田界。陂池:池沼。《禮記·月令》:“毋漉陂池。”

3.原:高或低的平地。隰(xí):低下的濕地。

4.治:修理,整治。利:磨利。銚(yáo):大鋤。鎛(bó):《詩經·周頌·良耜》:“其鎛斯趙,以薅荼蓼。”從薅荼蓼(野草,水草)的作用看,鎛應是水田耘草用的工具。

5.耒耜(sì):古代翻耕土地的農具,耒是耜的柄,耜是翻土的鏟。《易·繫辭下》:“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蓑:披在身上避雨的工具。呼儕耦:呼人耦耕。耦耕,二人並肩耕作。《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

6.耔(zǐ):中耕培土。耘:除草。《詩經·小雅·甫田》:“或耘或耔。”註:耘,除草。耔,壅(yōng)本也。耨(nòu):除草。

7.勞:慰勞。

8.汝曹:你們。

9.而:於。《尚書大傳》:“七十者杖於國,見君擇杖;八十者……九十者杖而朝,見君揖杖。”

10.效:收效,收成

11.脫:倘若。魏微《十漸不克終疏》:“脫因水早,谷麥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寧帖。”

12.約:節約,節儉。《三國志·魏書·苟或傳》:“約食富谷。”

13.攸(yōu)介攸止,蒸我髦士:全句意為:到農閒時講傳農事,進益俊士的德行。攸,既;蒸,當作“蕉”,進。髦士,俊士。

14.樊遲學稼:事見《論語·子路篇第十三》:“樊遲請學稼,……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5.有莘:上古部落名,亦稱莘、有辛、有優,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傳說商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妻。

16.南陽之廬:諸葛亮結廬南陽(今湖北省襄陽市)西,躬耕隴畝。

17.字余曰田:張仲元刻本《戴南山先生古文集》作“字余曰田有”,王樹民教授以為“有”是後人誤加的。

18.著:顯。素志:素來的志向。

白話譯文

我曾經到田間去看農家,相對乾燥和潮濕,確定治理,鑿破鑄原限,冒著嚴寒酷暑,風吹日曬,治理農具。磨快鋤頭,扛著犁耙,穿蓑衣戴斗笠,招呼同伴,去翻草,去鋤地去耕田。這是非常艱苦了。

我把他們叫來問:你們這些人,怎么這么勞苦?“你們回答說:“我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不認為有什麼非常勞累的,我們盡我們的能力,盡力使土地發揮最大的生產能力,等待天時而春來秋,中間即使辛苦,然而我只能得到一次受益。來生活和養家,用來作為妻兒的食糧,還有供奉祭祀宴賓客。如果有旱災或者洪災,拿出所積蓄的糧食節約使用。況且,一個人耕種可以養好幾人,十人耕種可以養幾十人。耕田的人越多,養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觀點,我就沒有理由把勞苦作為說辭了。”

我曾經讀了很多文章和詩作,其中說的田園農耕的事很詳細,還有一種天子舉行的儀式,這種儀式既是向上天祈求豐收,也是在勸耕與民,看他們的辛勤勞作,寫他們的難處,農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古時的學者不荒廢耕地,《詩經》有這方面(農耕)的記載,在《甫田》的首章上有記載“到農閒時講傳農事,進益俊士的德行。樊遲想學種莊稼,孔子不許。這難道不是大人的講學與想從小事做起的原則相悖嗎,然而,耕地或者學習都不是聖人能夠禁止的。”

我也迂腐,遲鈍又笨拙,對於人情事態,都不習慣,所以,我在人世間很不習慣,想要回農田中去,像伊尹,諸葛亮那樣優哉游哉,安樂晚年。我常常感慨農夫的話,思索做詩人的意義,我字曰田有,顯示了我素來的志向。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作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古人于姓名之外,又有字、號,戴名世字田有。這篇文章就是他為闡釋自己以“田”為字的緣由而做的。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文章先敘述了農民不避寒暑,耕作于田間的種種辛勞:“占晴雨,相燥濕,定疆理,鑿陂池;上下原隰,觸冒寒暑,暴露風日;治器具,利銚權,負耒耜.荷蓑笠,呼儕偶;以耔、以耘、以耕,以耨,其勤苦至矣!”但他們卻“不以為困”。而所以會如此,則又在於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辛勞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一是自己及家小維持生計、免於飢餓的需要;二是“耕者愈多則食者愈眾。”關係國計民生,以致“天下之命懸於吾手”。第二部分則轉而列舉儒家經典的載記,進一步說明古代的君主和臣民大都重視農業勞動,並委婉地批評了孔子輕視農作反對學生務農的看法。最後說到自己,表面上以一種玩世不恭的口吻說自己迂魯遲鈍,“人之情,世之態,皆不習也。以故無所用乎其間”。但文字背後卻隱藏著另一重深意:寧可歸隱林泉,躬耕隴畝以潔身自好,也不願去歸順清廷,與之同流合污。基此,他才以“田有”為字,“以著其素志”。

顯然,這是一篇意在言外遠的文章。作者並非著意考辨義,也不是一般地敘寫田家的辛勞和務農意義。他要表達的,是一種不與新王朝合作的孤傲態度,一種對異民族統治政權不甘臣服的錚錚硬骨。學農也罷,學圃清王朝統治者正想方設法網羅人材,緩和矛盾,以平息族知識分子的怨恨和敵意時,他卻高倡歸隱,堅臥不出,以求得和人格的自我完善。這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封建社會傳統人格觀念的特徵。但是,面對清王朝獄的酷烈,這種深意是不能在文字中公開表露的,文章因而取種由虛到實、言近旨遠的寫法,千迴百轉之後才漸次地題旨,而且為了不遺人以口實和把柄,還特地徵引儒家典籍為依據,將一篇飽含反清情緒的文章寫得含而不露、天衣無縫。

適應內容表達的需要,文章在表現手法和語言形式上也極富於變化。寫農事辛勞,取敘述和描寫相結合的形式,多用短語,排比而下,讓人深切地體味到農事繁忙的緊迫氣氛。寫務農的意義則改而借農夫之口說出,語言上也改用長短參差的句式,將道理剖析精微。轉入自己的議論和表白,則引經據典,使文章顯得古雅博厚。最後敘述自己的志向。則清明簡要、斬釘截鐵,一股冷峻激切之氣直薄人面。正由於語言形式的富於變化,和表達方法的綜合運用,使文章顯得既活潑而又精警。後世桐城派散文在藝術上的許多特點,都可隱約地從這類文章中找到淵源。

名家點評

安徽大學教授方銘《明清散文選析》:我們是可以體會到作者沒有寫出的意思,這篇文章的寫法是由實到虛,把眼前所見與平常所讀結來,並且以“田”字命名,看出作者強烈而鮮明的傾向,其中描敘農事過程,詳盡而具體,說明他對農民的芳動是真有體察並十分熟諳的。文詞清明簡要有,言外之深意,使人思索不盡。

作者簡介

戴名世(1653~1713年),字田有,一字褐夫。號藥身,又自號憂庵。安徽桐城人。曾補正藍旗教習,授知縣,不就,歸桐城南山。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進士,進京任翰林院編修,參加編纂《明史》,時已五十七歲,後二年冬,御史趙中喬參劾他的《南山集》中有“狂悖”之語,下幾卿議棠,查出集中歷數晚明諸政權年號,以其眷戀“前朝”,不承認清朝“得天下之正”而被問罪,康熙帝親自下令處斬,株連三百餘人,《南山集》亦被禁毀。戴名世是桐城派前孕時期的重要作家,理論與創作均對其後的桐城三祖發生了深刻影響。《南山集》因被禁毀,現傳《南山集》為後人所輯,已非原貌。其代表性作品有《芝石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