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田奎玉,1954年生人,祖籍山西盂縣,1977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現任魯迅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魯迅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設計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Tian Kuiyu professor and vice president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a mater tutor.Born in 1954 at Yuxian Country Shanxi Province, he is now also the vice chairman of Academic Committee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director of China Arts Studies Institute, senior researcher of China Design Institute, the vice chairman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Artists, Art Committee of Design Art Association and vice chairman of Liaoning Association of Artists.
代表作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 序廳
浮雕壁畫:古代文明 今日輝煌
中心主雕: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田奎玉
2009 作品
Prelude section of “The Way to Revitalization” exhibition held by China National Museum”, the Mural relief titled “Ancient Civilization; Modern Glory” and the central sculpture titled “For the Great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orks designed by Tian Kuiyu in 2009.
環氧樹脂浮雕壁畫《古代文明 今日輝煌》,尺寸:6500mm(高)x66000mm(長)
Ancient Civilization; Modern Glory” A 6500mmx66000mm Epikote Relief in the prelude section of China National Museum completed in 2009
中心鑄鐵主雕《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6500mm(高)x13000mm(長)
“For the Great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 iron sculpture completed in 2009 with a size of 6500mmx13000mm
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 尾廳
浮雕壁畫:祖國頌
作者:田奎玉
2010 作品
mural relief titled “Chant to the Motherland” in the epilogue section of the “Way to Revitalization” a grand Exhibition by China National Museum
鑄銅浮雕壁畫《祖國頌》,6500mm(高)x36000mm(長)
“Chant to Motherland”, copper relief in the epilogue section of China National Museum, a works by the size of 6500mmx36000mm completed in 2010
個人觀點
田奎玉的公共藝術
————魯迅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田奎玉教授訪談錄(節選)
田院長,您做了這么多年的公共藝術,請您談談您對公共藝術的解讀。
田奎玉教授:現在,公共藝術是一個很時尚的話題,有一些觀點認為公共藝術是屬於純藝術範疇的,而我認為公共藝術首先應該是環境上的概念,是與架上繪畫有區別的。因為,公共藝術的首要特點是公共性,公共性所能連線到的是人的社會性,它包括人的自然生存環境、人的社會文化環境等,如果我們為一個城市創作一件標誌性的公共藝術作品的話,那我們首先要考慮這件作品與這個城市的歷史、人文文化的關係。歷史是一個城市的文脈,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過程的積澱,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公共藝術在某一方面來說應該是城市環境、人文歷史的文化延續,是城市特色的形象代言。因此,我們在作品生成之初就應該考慮我們的創作與公共空間的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分不開,與當代審美文化、社會價值觀分不開,如果孤立地看待一個作品,這個作品就不能生根。比如我們創作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如果只把個性放在首位而不去想它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歷史的淵源等等因素,那么這個作品最後是不會被稱為優秀作品的,至少是沒有生命力的。這些年我搞了一些創作,也做了很多實驗性的嘗誠,對於公共藝術的理念也有一些自己的解讀,我想如果一件成功的藝術品能夠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性作品,那么它對於這個城市的文化發展、影響也將是巨大的,也將是這個城市發展過程的一個歷史見證。關於這一點世界各地的典範案例比比皆是,如列寧格勒勝利紀念碑建築及列寧格勒保衛戰紀念館。該碑及館就是在戰爭遺址地建造的,它運用多層次構成原理,使廣場、紀念館和紀念碑,分為上中下幾個層次,勝利紀念碑高聳入雲,其後是下沉式廣場及紀念館,幾組大型雕塑及環狀建築藝術造型,記述了列寧格勒在二戰中被圍困的900來個日日夜夜,記述了列寧格勒軍民在與德軍的浴血奮戰中創造的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這座大型綜合藝術紀念體,由雕塑家米·康·阿尼庫申和他的助手庫巴索夫等人設計完成,現在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
請您談談中國國家博物館序廳設計及兩組浮雕壁畫《古代文明》《今日輝煌》的設計來源、理念、實施過程以及它所產生的里程碑的意義。並且這個設計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民眾的一致好評。
田奎玉教授:關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的藝術作品創作及展示空間設計,當時在國內有很多選擇,但是最終有三幅主題泊畫作品、三個大型油畫場景繪製交由我院李福來先生、晏陽、李武、周福先等幾位教授完成,其中幾組主題性雕塑作品,由李象群等幾位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完成。而序廳的整體空間設計及藝術創作則委託我來完成,我覺得這個設計尤為重要,責任也很重大。這次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的主題是復興之路,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了迎接國慶六十周年在原有的同名展覽的基礎上擴充的新展覽,是永久性質的基本陳列展,裡面的創作多數是命題作品,創作內容全部是由中宣部和國家博物館確立的,特別是序廳的整體創意,要求主題設計與環境、建築、內展一體化。大家都知道,文博類的序廳是陳列展覽的高度濃縮,是每項展覽的概括和前言,其設計既要提煉展覽的核心內容,又要通過藝術手段使之升華,因此在設計中我倡導巨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設計理念,一方面注重建築、環境、內展一體化的巨觀設計,力求中心主題雕塑、浮雕壁畫和環境裝飾一體化,整體氛圍與具體設計一體化,以達到突出重點、弘揚主題、緊扣“偉大的民族復興”這一主題思想。另一方面深入研究每一件作品的表現內容和表現形式,力求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魯美這么多年來完成了諸多博物館等重點文化設施項目的藝術設計,其中有大量作品在國內產生重要影響並享譽海內外。
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展序廳的設計是在一個綜合的創作理念統調下展開的,它既要達到當代的公共藝術所應有的藝術境界和水準,還要考慮建築、環境、人文、主題等因素,因此在創作過裎中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首先,在室內有限的空間中,要濃縮表現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而且內容要涵蓋從古至今的科學、藝術、文化等所有方面,既要將主題鮮明地表現出來,又要提純它的藝術性,同時還要與環境相得益彰,這是一個很大的創作難題。因此,我在創作過程中注意把握各方面的關係,將創作難度消解在具體的實施中,並堅持兩點:第一,在追求藝術表現的同時首先要關注主題,主題是靈魂;第二,徹底深入研究藝術表現形式與環境的結合,以空間靈動為宗旨,實現藝術與環境的統一。古代文明與今日輝煌的壁畫總長66米,高6米5,這在室內作品中可以稱為是巨幅作品。它的最大難點就是時空的組合,比如在古代文明部分中既要將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偉大成就如彩陶藝術、青銅文化、萬里長城、兵馬俑、都江堰、四大發明、渾天儀、地動儀、鄭和下西洋、繪畫藝術等文化內容作為創作的表現符號,同時又要貫穿時代脈絡,形成巨觀與微觀的協調結合,最終要表現中國古代文明悠久燦爛的主題;今日輝煌表現的是又一個大的時空,比如說珠穆朗瑪峰、長江三峽、青藏鐵路、南極探險、國防建設、航天建設、港澳回歸、奧運鳥巢等等,在宇宙星空、日月星辰、政治事件的這種時空的交融中,我將丌國旗祥雲等作為統一畫面的符號,以寓意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交融,最後表現出中國發展的今天。這樣綜合性的內容如何構成一個整體,形成和諧的樂章,這成為我首要解決的難題。在創作過程中我採用了一個理念,將行雲流水作為我隱含的題目,使所有要表現的內容都同化在祥和、靈動、飄逸的語境中,將畫面引導向謳歌祖國、歌頌走到今天的驕傲的華夏文明,以及面向未來、走向未來的中國的主題。在創作過程中我確立了弘揚主題、突出重點、主線貫穿的創作理念和創作要素。所謂弘揚主題就是要確立主題在創作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即以偉大民族的復興作為主要的精神內涵進行創作,突出重點就是彰顯中華民族古往今來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所做出的偉大的貢獻和輝煌的成就,所謂主線貫穿就是重點體現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探索與奮鬥精神。在浮雕的設計上,一是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即以行雲流水為寓意,以祥云為貫穿,我所塑造的祥雲不是古典樣式的祥雲,而是當代的富有詩情畫意的飄逸和靈動的祥雲,使畫面形成磅礴之氣勢,以此貫穿古今整合萬物,又象徵著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永續不斷的精神。二是打破常規性的構圖模式,突破以往浮雕的概念,大膽運用誇張概括的藝術手法,使畫面簡潔凝練,力圖刨造出全新的視覺感受,比如說:穿插、組合、概括以及打散重組。第三點是強調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大膽運用一些直線、斜線,使畫面產生強烈的形式感,這也是我個人的風格。第四點是關於畫面的歷史關係問題,首先是如何解決畫面當中的歷史順序和秩序,歷史是一個時間性的,尊重歷史就必須尊重它的時間性。我這有兩句話:關注歷史年考順序,凸顯輝煌成就類別展現,這是我當時的一個理念。比如說四大發明就不是一個時代產物。司南是戰國時期的發明,蔡倫造紙是東漢時期的,火藥是唐以前的東西,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的發明,都是不一樣的時期,所以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既要形成畫面的秩序還要考慮歷史的編年順序,但重點突出成就類別展現。第五是畫面提煉問題,比如彩陶藝術,半坡、馬家窯我都不去管它,我挑彩陶文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來表現。再比如都江堰、大運河都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水利工程,但是都表現就重複了,那么,我就集中表現都江堰,因為它是在世界水利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在科技與軍事方面,神7、殲11,都是我國最先進的、最具代表性的,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軍事及科技方面的東西都放上,所以需要壓縮、提煉、概括、誇張、取捨。表現中國走向世界,表現中國繁榮,表現中國主張世界和諧,證明自我強盛發展的有萬國旗,奧運五環旗這樣的一個連線,用萬國旗代表中國走向世界,具有與世界交融的視覺效果,這些當中都穿插著祥雲,看著所有的旗都是雲,人也是雲,都江堰也是雲,都飄逸在無限的歷史時空中,所謂在似與不似之間,並且在色彩上把握暖色調,給人以祥和的感覺。中心主雕是一個6米5高的綜合體,天空實體部分長度13米5,完全是用碳鋼板和局部鑄鐵做成的。其主題內容原來規定為長城、漫捲的紅旗和前仆後繼等,後來我覺得這些內容不夠經典和淨化,不能完全代表中華的精神,提議用五星紅旗作為表現內容,紅旗的設計以大斜線的構圖為主,使室內中的兩根柱體化虛,這樣就使畫面與環境很巧妙地結合了,也使畫面具有了強烈的動感,給人以震撼力,起名為——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五星紅旗是國旗,當它升起的時候無人不為之落淚,當歌聲響起的時候無人不為它動容,所以以五星紅旗為創作元素形成中心主雕,使主題具有了無限的包容性和極強烈的情感性。
請您談談您一直在設計中倡導的三位一體的文化理念。
田奎玉教授:三位一體的文化理念是一個大的概念,它並不是指三個固定的內涵,而是指不同方向的事物間的聯繫,實際土我是想弘揚並倡導一種文化精神,希望我們的設計家能夠建立巨觀多維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孤立地看問題。我特別希望藝術院校的課程設定能夠破除門戶概念,改變傳統定式,比如我們藝術院校的雕塑系可以多開一些環境規劃、建築學理論知識以及當代人文知識方面的課程,設計學科開設一些當代科技知識的課程,而建築學院多增加一些美學知識方面的課程。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互補使學生拓展知識視野,培養更多更好的複合型人才。在資訊時代,知識的融合性、全面性已經逐漸成為與世界接軌,與外界交流的一種基礎,也是發揮更大作為的一種素質要求。如果把這種多維的理念與思考導入到設計中,我們的建築師在設計一座博物館時,就不會單純地將設計定位於功能與結構,而是將建築文化及博物館內涵融合在整個建築的設計中,這樣一種深刻的思考及把控就會大大改變我們目前的城市建設現狀,減少目前這種因設計與文化脫節而產生的遺憾。我曾經在一個城市見到一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很大,說是一個博物館其實更像一個辦公大廈或室內廣場,人們從一個廳到達另一個廳要走很長的路,讓人感到極其疲乏,這種設計就極不合理。雖然周圍都是豪華大理石,投資極大,裝飾奢華,但無法從根本解決建築所應該具右的文化感,如果這個建築師能仔細研究建築的文化內涵,設計之初就關注陳展內容及人文特色,那么博物館的文化感就會出來,伴隨的就是新的建築理念的生成。總之,在一個整體中,如果要設計出具有一定關聯的文化意味,那么每一個空間都不是孤立的個體,無論是博物館中的序廳、尾廳,還是中間亮點部位,甚至是輔助空間環境都是一個可交融、連續的整體,而這就是三位一體的設計理念。
近些年來,我院先後完成了數十項博物館的設計,在這些設計中我們一直堅持這種三位一體的設計觀念,如:大慶鐵人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西柏坡博物館中軸線部分,遼瀋戰役博物館,甲午戰爭博物館,還有正在設計的豐滿水電站等。我們設計的雷鋒紀念館、遼瀋戰役紀念館、抗美援朝紀念館等被列為國內百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遼瀋戰役紀念館整體改擴建設計及全部陳展工程,被列入遼寧省“一府三館”重點文化建設工程,我們對每一個展館的內部空間,外部環境,內部陳展都進行了整合設計,由於室內空間布局合理,形成了暢順的流線,由於序廳內的主雕及環境設計主題鮮明,營造了文化氛圍。在遼瀋戰役紀念館外部園區整體設計中,我們對中軸線做了重點研究,對門區的功能進行了完善,用大型景觀橋的設計連線了兩個分開的園區,形成了新的造園特色。這個大型平台景觀橋32米寬,採用石材與玻璃材質結合的設計,透過玻璃既能看到橋下,又能起到採光照明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使整個紀念館高度和諧地統一起來,一方面移步易景,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滿足人們觀賞的需求,另一方面這種設計提高了紀念館園區的文化品味。再如小豐滿水電站的景觀設計,我們從巨觀的角度構思了一個新老壩址有機結合的設計思想,我和文增著教授經過反覆研究,決定在建成的新壩址之中保留部分老壩址,新舊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設計景觀,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意義的構思。首先,我們在486米長的壩址上,以滿足觀光功能為主,把即將拆除的水電設旋陳設於新的壩址上,並通過現代的陳設手段,引導人們在漫步中觀覽歷史文化。第二,在壩頂設計80米長的雙面壁畫,讓人們從畫中了解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壩的臨水端點處,設計一處下沉式博物館,使庫中水和壩上環境景觀盡收眼底,兩壩之間也形成了對景關係。在這個設計中,我們以新舊統一為契合點,強調一種“親水性”情感,因而也產生了和諧統一的設計效果。
總之,設計不能沒有文化理念,不能沒有思想,而且這是極其重要的。在設計中可能你所採取的藝術手段、技術手段是當代的、先進的,但卻無法表達你設計中的文化觀念,那么你就無法將設計提高。好的設計不能單純地談風格,應該在大的背景下談風格,在文化的背景下展開你的設計理念,這樣才能產生不同的形式美感,比如一個建築外觀無論直線和流線、是剛還是柔,這些都無法代替文化風格,而應強調的是深刻的內涵和個性,所以具體的設計是在文化理念的引導下形成的。在設計博物館的時候,我們感覺還不僅僅是如此,有一次我們研究一個博物館的設計方案,誇張一點說,我們當時把整個地區都做了方案。我對當地的負責人說,我們魯美是負責任的。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從巨觀規劃的角度,從一個城市文化的角度,設計一個整體的區域文化概念。我們研究歷史,研究古絲綢之路、昭君出塞、張騫出使西域以及當地的自然山川、峽谷等等,圍繞這些搞演繹,尋找一種文化上的感覺,地域文化成為特色。可能由這一點引開去,又會擴散到很多內容。
有一座城市建立了一個博物館,這是一座新型的資源城市,它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又有地下新發現的脊椎類古化石,為了石油工業和這座城市的生存與發展,又引來了生命之水,那么這三者,我稱其“三元文化”,我們就挖掘這個城市文化內涵,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就形成了這個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但我們還不能單純定位於這個區域,而是站在世界大文化的角度,來研究世界石油發展史、工業發展史、人類文化進化史,然後再把這個城市的地域性融進去,使其形成系統性、文化性、知識性、涵蓋性,那么這個博物館的設計也就站在了一個新的視點、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希望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成為一個城市酌標誌,成為這個城市文化的代表,能夠承載一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魯藝七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學科厚重、學養深厚、影響力巨大的今天的這個局面,面對國內外大發展空間,我們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五千年文化所擁有的養分,又要面向外部世界不斷地學習、創造,不能為了一個設計去搞敷衍,要形成系統的設計文化理念。
請您談一談上海世博會遼寧館設計的構思來源及設計過程和它所具有的意義?
田奎玉教授:我們有幸參與了上海世博會遼寧館的設計,並且這個方案被採用了,在這之前我們歷時三年參加上海世博會數輪方案設計,特別是中國國家館的設計,在全世界68家招標當中,魯美名列前茅,排在第一名。但由於其他非專業方面的原因最終未能如願,儘管如此這也體現了我們學院產學一體化,長期發展的一個優秀成果。這些年我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設計人才,這些人才在國家文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也證明了學校這么多年來學科發展的成就。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讓城市更美好,這是展覽的主題,也是世界各國各個區域,各個參展方需要共同回答的一個問題,那么遼寧館的主題是一鋼韻海律化遼寧,它以遼寧省老工業基地振興以及沿海城市開發的歷史事件為依據,採用現代的展示手段,成功地實踐了本次世博會的主題一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中國,城市化帶來了人口爆炸、環境沙化、自然資源枯竭等問題,人類工業文明造成了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溫室效應,空氣污染,汽車尾氣,這些都是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魯美設計團隊在大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前提下,具體研究了遼寧的地方特色,我們以第一隻鳥起飛在遼寧,第一朵花盛開在遼寧,還有第一個工具機,第一架飛機,第一台坦克等等二百個第一在遼寧,以及現代的遼寧正在走向鋼韻海韻為主題,採取當代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600米空間範圍內表現出豐富的內容。在展示手殷上,改變了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展板、文字、圖像、模型等方式,將展廳變成體驗場,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感覺、感知、感悟來展示。將遼寧有歷史、有發展,有古韻、有新精神的面貌一展現出來,所以我們一舉中標。
田院長,您能否談談當今展示設計及博物館設計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田奎玉教授:對於當今展示設計及博物館設計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個問題不太好談,我們國家從建國以來到現在,應該說博物館行業越來越受到重視。過去的博物館僅僅滿足於展示、收藏、宣傳、教育、修復等等這些作用,單單從博物館學角度來說,過去只是需要博物館發揮歷史作用,然而在今天,經濟社會發展、精神文化需求已經大大改變了博物館的原有的單純功能。現在我們國家的博物館層出不窮,當代的博物館已變成了城市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一個城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去參觀博物館,去看看這個國家的歷史和地域文化特色及科學發展成就,這些年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方面的投入,比如在一些革命老區井岡山、西柏坡、延安等地建立了一系列革命史博物館,打造了一系列紅色旅遊經典,一方面加強了黨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促動了區域的經濟發展,帶動了經濟與文化的繁榮。作為一介學科門類,在現代社會,科技手段日新月異、內外交流日益頻繁,博物館除了展示設計以外,還要考慮當代人文需求,在設計理念上除了本民族以外,也在融合外來,在設計手段上既要體現當代科技發展的魅力,同時也要不斷更新,給城市大眾提供良好的文化場所,這些都給博物館建設提出一個新的課題。這么多年來魯迅美術學院,除了繪畫學科發展以外,設計學科面向國內文化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參與了國內重大的文化設施建設與設計,我們參與的諸多設計項目都成為國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9年我院設計完成的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瀋陽金融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國家十大陳列精品金獎,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被評為中國裝飾業十大優質樣板工程獎,淮海戰役全景畫被評為十一屆全國美展金獎,這些設計都成為了城市標誌。
請您從一個大的觀念和視點談談展示藝術。
田奎玉教授:展示藝術,是一門新興學科,但是面對未來卻是有無限發展前景的。一個城市博物館的建立及會展業的繁榮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中包括博物館的自身體系,旅遊業的構成,旅遊產品的研發等等,因此我們的展示藝術設計的理念以及走向,應該作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研究。學術與文化應該結合起來,應該與文化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形成良性循環的體系。把理論運用到實際,至從書本中來再到書本中去,那是空的,是沒有實踐內容的空架子,是沒有用的。如果藝術與經濟、文化形成相互促進的局面,那我們就有了新的發展視點。比如,旅遊產品,你在這個城市不去買,等到下個城市就沒有了,文化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單純是一個學科的發展方向問題。面對城市經濟發展,如何打造我們的設計學科,面向一個大的發展態勢及未來的一個探索的結合很重要,絕不單純是產品,也不是單純的設計理念,是一種大文化大背景概念,我們必須走出去,必須參與進去。如果我們不研究這個領域或深入發展這個學科,不去引導學術的前瞻性,就會失去很多,更談不上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這種信念,逐步打造和建立學科體系。展示設計走到今天不再是過去的櫥窗,商品的標價和標籤,它是綜合性概念的知識。
請您談談當下您最關注的問題?
田奎玉教授:我最關注的問題是學校學科發展的問題,特別是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設計學科如何發展的問題。魯迅美術學院走過七十年,在發展的今天,應該說兩大學科群體系一一繪畫學科和設計學科都在迅速發展,特別是設計學科,今後如何發展是我們應該商榷和探討的問題,這些年我們在國內確立了我們學院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何改變和更新我們的教學體系,使我們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這是一個大的理念、大的思考。
作為一個設計師應具有怎樣的修養,您能給我們青年學生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田奎玉教授:我送給學生們這樣一句話,也是我的座右銘“研究歷史,學習大師,走自己的路”。設計師的修養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磨練出來的,比如我們創作一個作品,首先要研究文化、研究歷史,在學習、研究中找到創意,那么這個設計,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根基,而我們的修養,也就在這種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成熟。其實研究歷史,學習大師很重要,大師的東西是很輝煌的,但是他們的足跡也是很坎坷的,只有用自己畢生的經歷不斷研究,才能創造經典的作品。學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我們需要精品,需要實踐,更需要藝術家自我的實踐。
訪談時間:2009年12月26日
訪談地點:魯迅美術學院
訪談者 :席田鹿(魯迅美術學院《美苑》編輯部編輯)
受訪談者:田奎玉(魯迅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歷年作品
2009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 序廳 環氧樹脂浮雕壁畫 《古代文明 今日輝煌》
2009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 序廳 中心鑄鐵主雕《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10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 尾廳 鑄銅浮雕壁畫 《祖國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