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貴州三都縣“產蛋崖”景區,大大小小的“石蛋”錯落有致地鑲嵌在陡崖上。
“產蛋崖”長20多米、高6米,表面極不平整,近百枚“石蛋”錯落有致地鑲嵌在陡崖上,直徑約30-60厘米,最重的達300餘公斤。有專家推測其形成於五億年前,由碳酸鈣分子在特定化學作用下漸漸凝聚在一起結核而成。隨著億萬年的地質運動,這些“石蛋”暴露於地表,最終因風化和流水侵蝕的作用而逐漸從崖壁上脫落。
調查
貴州省三都縣有一座登趕山,這座山特別奇怪,滿山都長滿了綠樹雜草,而唯獨山腰上裸露出一塊崖壁,更奇怪的是,這塊崖壁每隔三十年就會自動掉落出一些石蛋,因此當地人都習慣把它叫做產蛋崖。產蛋崖長20多米,高6米,表面極不平整,在高處,幾塊巨大而尖利的岩石橫亘著,極為險峻。而石蛋就在相對凹進去的崖壁上安靜地孕育著。有的剛剛露頭,有的已經生出了一半,有的已經發育成熟,眼看就要與山體分離。
冰冷的石壁為何能生出石蛋?為什麼這些石蛋又會每隔30年自動掉落呢?產蛋崖生石蛋的這一神秘現象,像一團迷霧一直籠罩在登趕山下這片水族之鄉。
姑魯寨,它是三都縣典型的一個水族村寨,自從一千年前水族的—個分支遷入黔南至今,有一千年了。水族人房子一樣、衣著一樣、生活方式都一樣,而惟獨姑魯寨各家各戶幾乎都收藏著從產蛋崖上生出來的石蛋。
整個姑魯寨雖然只有20幾戶人家,但迄今為止全村卻一共保存著68顆石蛋。姑魯寨的人都以家裡有石蛋為榮,因為只要誰家裡有石蛋,誰家就人畜興旺、衣食無憂,所以每到晚上人們就要把它們當寶貝一樣收進去。
聽到這個訊息的人都覺得很神奇,都想把這個謎底給解開,慢慢地這個事情就越傳越廣,很多人就慕名而來想一探究竟,可惜誰也沒有搞清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尚彥博士是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總工程師。2005年6月他在網上瀏覽新聞時看到了產蛋崖上石蛋的照片,看到照片他馬上就有了聯想。“在網上瀏覽了照片,發現從它的形態來看,它絕大部分都是圓形的、橢圓形的,而且顏色有一些淡黃色的,就很像恐龍蛋。”王尚彥說。
恐龍蛋?這可是—個大膽而驚人的猜測。中國是世界上恐龍蛋最多的國家,貴州省境內雖然曾經發現過一些恐龍的骨骼化石,但迄今為止從未發現過恐龍蛋化石。所以,如果這些石蛋真是恐龍蛋的話,那它將具有無可估量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
王尚彥立刻把石蛋和以前發現的恐龍蛋化石進行比較,他發現:產蛋崖的石蛋平均直徑30厘米,但有大有小,這和1995年廣東河源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相比,不論形狀和大小均十分相似;另外,恐龍蛋化石雖然有蛋殼結構,但長期風化裸露出的紋理和石蛋相比,仍然有很多相似特徵。
既然有這么多相似點,那是否說明這些石蛋就是恐龍蛋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還有一個更大的疑點將無法解釋——貴州的地質年代屬於三疊紀,而恐龍的出現要比三疊紀晚五千萬年!因此恐龍蛋怎么可能會早於恐龍而在三疊紀的地層里被發現呢?
如果不是恐龍蛋,那自動生出的石蛋究竟是什麼呢?
為了認定這些石蛋的性質,只有進行實地考察,一切才能水落石出。事不宜遲,王尚彥馬上召集同伴出發,他要趕往三都縣親自到現場—探究竟。一到三都縣,王尚彥就即刻趕往登趕山,此時夜幕已經降臨。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整,第二天,王尚彥和他的同伴們一早就爬上了產蛋崖。在這裡,石蛋盜挖現象非常嚴重,王尚彥帶來的工具馬上派上了用場。雖然已經有三十年的地質工作經歷,但當他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這一奇觀,還是抑制不住地激動。這群罕見的石蛋究竟會不會是恐龍蛋呢?
“當時我們看這個照片的時候就有一個疑問它很可能是恐龍蛋化石,但是我們在野外一看,它顯然不是恐龍蛋化石。”王尚彥解釋說,“一般恐龍蛋的形狀大多是紡錘狀的,並且應該有一個外殼,而這個石蛋沒有外殼。作為恐龍蛋除了殼之外,裡面的結構就是和雞蛋一樣有蛋清和蛋黃,那么它裡面肯定是不均勻的團塊團塊的,而這個我們看到的岩石,顯然它裡面的這個結構是比較均一的。”石蛋竟然不是恐龍蛋!那它又會是什麼呢?
石蛋形成於距今五億年前的寒武紀。
王尚彥希望通過測定這些石蛋所形成的地質年代,來最終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王尚彥不僅在產蛋崖上對所需要的岩石樣本都進行採集,同時他又在三都縣的周圍廣泛勘查了一次地質環境,並採集了周邊類似的岩石樣本一起帶回實驗室。
然而經過分析測定,王尚彥發現石蛋所形成的地質年代既不是侏羅紀,也不是在貴州分布最廣的三疊紀,而是比這些地層更早的寒武紀,到現在已經有五億年的歷史了。王尚彥還發現產蛋崖上的石壁是由一種泥岩構成,而石蛋竟然是一種在很多地方都常見的灰岩結構。如此常見的灰岩構成的石蛋究竟又是如何跑到五億年前的寒武紀石頭裡去的呢?
答案
在五億年前的寒武紀,貴州三都還是一片深海,當時有一些碳酸鈣分子游離於深海的軟泥中,在特定化學作用下它們漸漸凝聚在一起形成結核,經過上層沉積物的不斷壓實,軟泥和結核都變成了埋藏於深海地下的岩石,軟泥成了泥岩,而結核成了石蛋,經過億萬年的地質運動,它們最後就暴露於地表。
迷惑水族人一千年的神奇的石蛋如今看來卻只是一些很普通的蛋形石頭而已,然而結論果真如此嗎?為什麼這些石蛋會每隔30年自動孕育而出呢?
對於這一奇特的現象,姑魯寨的男男女女都無法給出答案。而經過對岩石特性的充分測定和實驗,王尚彥最終揭開了謎底。
五億年前的寒武紀,當石蛋形成並暴露於地表後。由於差異風化,泥岩構成的崖壁風化速度快,而結核形成的石蛋風化速度慢,當泥岩層層風化剝落,石蛋就慢慢孕育而出。
由於圍岩的風化速度大約相差30年,所以每過30年左右圍岩風化後石蛋在重力作用下就自動脫落滾落到山腳。這就是產蛋崖“蛋”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