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烏

生草烏

生草烏,中藥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野生種)或北烏頭的塊根。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乾燥。目前市場上所用的草烏多為野生品,我國北部地區主要取自毛茛科植物北烏頭,南部地區則主要取自烏頭的塊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消腫止痛之功效。但該品含含烏頭鹼用之不當,極易引起中毒。此外,陰虛火旺、各種熱證患者及孕婦禁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北烏頭

生草烏 生草烏

塊根圓錐形或胡蘿蔔形,長2.5-5厘米,粗7-10厘米。莖高(65-)80-150厘米,無毛,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莖下部葉有長柄,在開花時枯萎。莖中部葉有稍長柄或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五角形,長9-16厘米,寬10-20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漸尖,近羽狀分裂,小裂片披針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曲毛,背面無毛;葉柄長約為葉片的1/3-2/3,無毛。頂生總狀花序具9-22朵花,通常與其下的腋生花序形成圓錐花序;軸和花梗無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苞片長圓形或線形;下部花梗長1.8-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線形或鑽狀線形,長3.5-5毫米,寬l毫米;萼片紫藍色,外面有疏曲柔毛或幾無毛,上萼片盔形或高盔形,高1.5-2.5厘米,有短或長喙,下緣長約1.8厘米,側萼片長1.4-1.6(-2.7)厘米,下萼片長圓形;花瓣無毛,瓣片寬3-4毫米,唇長3-5毫米,距長l-4毫米,向後彎曲或近拳卷;雄蕊無毛,花絲全緣或有2小齒;心皮(4-)5枚,無毛。蓇葖直,長(0.8-)1.2-2厘米;種子長約2.5毫米,扁橢圓球形,沿棱具狹翅,只在一面生橫膜翅。7-9月開花。

烏頭

生草烏 生草烏

塊根倒圓錐形,長2-4厘米,粗1-1.6厘米。莖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離生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中部葉有長柄;葉片薄革質或紙質,五角形,長6-11厘米,寬9-15厘米,基部淺心形三裂達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形,有時倒卵狀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時短漸尖近羽狀分裂,二回裂片約2對,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齒,間或全緣,側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脈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5厘米,疏被短柔毛。頂生總狀花序長6-10(-25)厘米;軸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狹卵形至披針形;花梗長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長3-5(-10)毫米,寬0.5-0.8(-2)毫米;萼片藍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長1.7-2.2厘米,下緣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長1.5-2厘米;花瓣無毛,瓣片長約1.1厘米,唇長約6毫米,微凹,距長(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無毛或疏被短毛,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蓇葖長1.5-1.8厘米;種子長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橫膜翅。9-10月開花。

生長環境

北烏頭

在山西、河北及內蒙古南部生海拔1000-2400米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在內蒙古北部、吉林及黑龍江等地生海拔200-450米山坡或草甸上。

烏頭

在四川西部、陝西南部及湖北西部一帶分布於海拔850-2150米,在湖南及江西分布於700-900米間,在沿海諸省分布於100-500米間;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北烏頭

在我國分布於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在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布。

烏頭

在我國分布於雲南東部、四川、湖北、貴州、湖南、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南部、河南南部、山東東部、遼寧南部。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採收加工

當年晚秋或次年早春採收,將地下部分挖出,剪去根頭部洗淨,曬乾。

藥材產銷

生草烏Radix Aconiti主產於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湖北、安徽、湖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一般自產自銷。

化學成分

生草烏 生草烏

北烏頭的塊根含總生物鹼 0.70~1.3%。烏頭的塊根含總生物鹼為0.82~1.56%。北烏頭及烏頭均含劇毒的雙酯類生物鹼:中烏頭鹼(Mes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及烏頭鹼(Aconitine),一般以中烏頭鹼或次烏頭鹼為主要成分,據分析烏頭塊根中含中烏頭鹼及烏頭鹼 0.01~0.23%,含次烏頭鹼0.01~0.11%。此外,北烏頭中還含有異烏頭鹼(Iso-aconitine)、素馨烏頭鹼(Jesaconitine);烏頭中還含有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烏鹼甲 (Chuan-Wu base A, C23H37O6N)及川烏鹼乙(Chuan-Wu base B, C22H35O4N)。北草烏中尚含北草烏鹼為一新生物鹼。按上述的炮製方法加工的草烏,北草烏的生品總生物鹼的含量為0.70~1.30%,炮製後大約降低10倍,為0.07~0.13%;而烏頭生品的總生物鹼的含量為0.80~1.50%,炮製後降低至0.08~0.15%。

生草烏 生草烏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生草烏 生草烏

1.北烏頭 母根呈不規則圓錐形,略彎區,形如烏鴉頭,長 2~7cm,直徑0.6~1.8cm。頂端常有殘莖或莖痕;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皺縮有縱皺紋,有時具突起的支根;子根附生於其上,表面光滑而形較小。質堅硬,難折斷,切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粉性,可見多角形的形成層環紋。氣微,味辛辣麻舌(有毒, 嘗時需注意)。 以個大、質堅實、斷面色灰白者為佳。

2. 烏頭 母根呈紡錘形至倒卵形,長2~5cm,直經1~2.5cm。表面灰褐色,有棕皺紋及突起的鬚根痕,上面有殘留莖基。子根亦為紡錘形,表面較光滑,稍有細棕皺紋,上部一側有與母根脫離後的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切斷面灰白色,形成層成環。

顯微鑑別

1.北烏頭 子根(直徑1.5cm)的橫切面:後生皮層為棕黃色栓化細胞,皮層中有石細胞,單個散在或2~5個成群,類長方形或長圓形。內皮層明顯。韌皮部寬廣,篩管群隨處可見,形成層環常呈不規則多角形或類圓形。木質部束中的導管1~4列或數個相聚,位於形成層內側。母根的形成層外側有韌皮纖維群。髓部較大,薄壁細胞中充滿澱粉粒。

2.烏頭 與上種相似,但皮層中石細胞稀少,類長方形。

理化鑑別

生草烏 生草烏
生草烏 生草烏

薄層層析 樣品製備:烏頭粉末2g,加10%碳酸鈉濕潤均勻,加苯冷浸過夜,濾取苯液並用2%鹽酸提出苯中的生物鹼;於酸水中加濃氨水則生物鹼沉澱,用乙醚提取得總生物鹼,點樣。

吸附劑:用鹼性氧化鋁(pH9.5;上海五四農場化學試劑廠出品,過200目篩)加石膏及水(6 :1 :8),鋪成薄板,120~140℃活化1小時。

展開劑:乙醚-石油醚(10 :1),展距16cm。

顯色劑:用碘蒸氣熏,斑點均顯棕色。

中藥藥性

性味歸經

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效主治

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

一般泡製後用。

用藥禁忌

生品內服宜慎。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同用。

藥理及臨床

1. 草烏生藥製劑、 烏頭鹼、次烏頭鹼對用電刺激鼠尾法或熱板法引起的疼痛反應, 均有鎮痛作用, 烏頭總生物鹼對因熱引起的兔耳腫脹, 小鼠實驗性腹膜炎均具有抗炎作用。 臨床上將草烏製成每 2ml含總生物鹼 2mg的注射液, 肌肉注射 或用制草烏與其它藥物配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腰腿痛、 神經疼痛等。

2. 烏頭鹼對皮膚黏膜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刺激作用, 有癢、熱感,然後抑制而呈局部麻醉作用。臨床上用生草烏與他藥製成酊劑用於表面麻醉; 或將生藥配在膏藥中外用, 有麻醉止痛作用。

3. 制草烏具有與附子相似的強心作用。

4. 未炮製的生草烏毒性很大, 小白鼠的半數致死量如下表:

半數致死量LD50(生藥g/kg)
種類 口服 皮下注射 腹腔注射 靜脈注射
北烏頭 0.19 0.16
烏頭 1.61 0.20 0.19~0.45 0.14~0.18

由於生草烏在人服用0.3g以上常可出現毒性, 因而一般均不內服, 內服者均為炮製品。 炮製後對小鼠的毒性可見明顯的降低, 如北烏頭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腹腔注射), 生用為0.19g/kg, 而炮製後則為6~10g/kg。

相關品種

生草烏 生草烏

在我國各地尚有用下列各種植物的塊根當草烏用的,但一般均於產地套用

1. 黃草烏 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 在雲南及貴州部分地區作草烏用。 植物的莖纏繞; 葉片近腎形, 3全裂達基部至近基部, 裂片深裂, 末回裂片三角形或卵形;花序有花3~6, 花序軸及花梗密被淡黃色反曲柔毛。根呈長圓錐形, 長5~15cm, 直徑1~2.5cm。 表面黑褐色。 有多數縱皺紋; 頂端可見莖基殘痕, 末端細尖而稍彎曲。氣無, 味苦麻。根的橫切面, 後生皮層為一列不規則的黃色木栓細胞; 皮層有1~2列類長方形石細胞, 維管束5~7個散列。根部含生物鹼約0.43%, 其中黃草烏鹼甲(Vilmorianine A)有局部麻醉作用, 毒性較低; 還含黃草烏鹼乙(Vilmorianine B)及另一種微量生物鹼。

2. 多根烏頭 A.karakolicum Rap., 在新疆作草烏用。 植物的莖直立; 葉三裂, 裂片細裂, 小裂片線形; 花序軸被貼伏的小柔毛 。 塊根3~4個或更多呈鏈狀合生, 長4~8cm, 直徑0.5~1.5cm, 下端漸細; 表面棕褐色, 有縱皺紋。根橫切面, 皮層極薄, 木質部束中導管1~3列, 形成層不明顯。根部含生物鹼達1.5%,其中烏頭鹼可達0.6%; 尚含準噶爾烏頭鹼 (Monoacetylsoongorine), 乙醯準噶爾烏頭鹼(Monoacetylsoongorine), 多根烏頭定鹼(Karacolidine), 烏頭芬鹼(Aconifine)等。

3. 瓜葉烏頭 A. hemsleyanum Pritz. 在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區作草烏用。 植物的莖纏繞; 葉3深裂至距基部8mm以上處, 葉中央深裂片梯狀菱形, 先端急尖至漸尖; 盔瓣高盔形。 根呈圓錐形, 長約5cm, 直徑約1cm。 表面深棕色, 有縱皺紋及鬚根痕。 根橫切麵皮層石細胞成群。 木質束排列呈五角形。 形成層不明顯。

4. 圓錐序烏頭 A. paniculigerum Nakai, 在吉林、遼寧作草烏用。 植物高可達1cm; 莖直立; 葉掌狀3全 裂; 圓錐花序頂生, 花梗密被開展的柔毛; 盔瓣盔形, 前緣有一長喙。塊根成對, 倒卵狀三角形, 長1.5~2.5cm, 直徑0.5~1.0cm。表面深褐色。 根橫切面可見皮層石細胞密集, 韌皮部寬廣, 形成層呈圓形。

5. 松潘烏頭 A. sungpanense H.-M.,塊根在陝西、青海、甘肅個別地區作草烏用。植物的莖纏繞;葉掌狀分裂達基部;花序的毛貼伏,盔瓣盔形。根呈紡錘形,長4~5cm,直徑1~2cm。表面棕褐色,有深縱皺紋,鬚根多。斷面髓部呈白色。橫切面可見皮層近內皮層處有多數石細胞,方形或長方形,形成層呈五角形。

6. 在陝西太白山一帶尚產一種太白烏頭 A. taipeicum H.-M.,又名金牛七,各別地區也用以代烏頭用。植物莖直立,高35~60cm,上部稍呈"之"字形;葉片五角形,3深裂至距基部2.5~5mm處;總狀花序具花2~4,花序軸及花梗被反曲的短柔毛,盔瓣盔形。根呈圓錐形,長2~3.5cm,直徑0.5~1.3cm;表面灰褐色,有深縱皺紋及殘存鬚根。斷面呈黑色或深褐色,角質狀。橫切面可見皮層石細胞散列,長條形或紡錘形;形成層呈五角形。

中藥提取物

烏頭鹼

英文名:Aconitine

別名:附子精

分子式:C34H47NO11

分子量:645.74

CAS 登錄號:302-27-2

EINECS 登錄號:206-121-7

一種二萜生物鹼。存在於烏頭屬歐烏頭、川烏、北草烏和華烏頭等多種植物中。

無色透明晶體熔點204℃,比鏇光度+19°(氯仿)。溶於氯仿、苯、乙醇等。烏頭鹼為酯類化合物,易水解失去一分子乙酸,毒性即降低,進一步水解除去一分子苯甲酸生成烏頭胺,其毒性僅為烏頭鹼的1/2000~1/4000。

中藥附子(烏頭的側根)經過炮製能降低毒性,可能與烏頭鹼被水解後毒性降低的性質有關。烏頭鹼對各種神經痛和痛風有鎮痛作用,但由於其毒性太大,早已不作臨床用藥。

中醫和民間廣泛用各種草烏來散熱止痛,治療風濕頑痹,由於草烏中多含有烏頭鹼,使用時必須注意。烏頭鹼中毒劑量(口服)0.2毫克,致死量2.5毫克。

中醫用綠豆或金銀花解毒。

毒性:烏頭鹼主要作用於心臟,引起心律不齊,心肌收縮減弱及心力衰竭。

性味歸經:

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效主治:

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

一般炮製後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