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物學野外實習》為高等院校生物類專業系列教材之一。
圖書目錄
第1章 野外實習的準備和組織管理
1.1 野外實習的目的和要求
1.1.1 野外實習的目的
1.1.2 野外實習的要求
1.2 野外實習的組織和準備
1.2.1 植物學野外實習的必備儀器、藥品和用具
1.2.2 動物學野外實習的必備儀器、藥品和用具
1.2.3 生態學野外實習的必備儀器、藥品和用具
1.2.4 野外實習的生活用品
1.3 安全知識和野外生存知識
1.3.1 辨別方向
1.3.2 野外穿著、自重、行進知識
1.3.3 野外防護
1.3.4 突發事件的處理
1.4 野外實習的考核
1.4.1 小論文寫作
1.4.2 實習報告的撰寫
1.4.3 種類識別考試
1.5 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1.5.1 野外實習用品的保管
1.5.2 野外實習的組織管理
1.5.3 野外實習道德
第2章 主要實習地點的自然環境概況
2.1 西天目山
2.2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2.3 西湖山區
2.4 普陀山
2.5 朱家尖
2.6 天童
2.7 四明山
2.8 古田山
2.9 大陳島
2.10 天台山
2.11 洞頭
2.12 石垟森林公園
第3章 植物學野外實習
3.1 蕨類植物常見科、屬、種特點及相關鑑別檢索
3.1.1 石杉科 Huperziaceae
3.1.2 石松科 Lycopodiaceae
3.1.3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3.1.4 木賊科 Equisetaceae
3.1.5 松葉蕨科 Psilotaceae
3.1.6 陰地蕨科 Botrychiaceae
3.1.7 紫萁科 Osmundaceae
3.1.8 瘤足蕨科 Plagiogyriaceae
3.1.9 裏白科 Gleicheniaceae
3.1.10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3.1.11 膜蕨科 Hymenophyllaceae
3.1.12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3.1.13 鱗始蕨科 Lindsaeaceae
3.1.14 姬蕨科 Hypolepidaceae
3.1.15 蕨科 Pteridiaceae
3.1.16 鳳尾蕨科 Pteridaceae
3.1.17 中國蕨科 Sinopteridaceae
3.1.18 鐵線蕨科 Adiantaceae
3.1.19 水蕨科 Parkeriaceae
3.1.20 裸子蕨科 Hemionitidaceae
3.1.21 書帶蕨科 Vittariaceae
3.1.22 蹄蓋蕨科 Athyriaceae
3.1.23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3.1.24 鐵角蕨科 Asplenlaceae
3.1.25 球子蕨科 Onocleaceae
3.1.26 烏毛蕨科 Blechnaceae
3.1.27 鱗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3.1.28 腎蕨科 Nephrolepidaceae
3.1.29 骨碎補科 Davalliaceae
3.1.30 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
3.1.31 槲蕨科 Drynariaceae
3.1.32 蕷科 Marsileaceae
3.1.33 槐葉蕷科 Salviniaceae
3.1.34 滿江紅科 Azollaceae
3.2 裸子植物常見科、屬、種特點及相關鑑別檢索
3.2.1 蘇鐵科 Cycaclaceae
3.2.2 銀杏科 GinIcgoaceae
3.2.3 松科 Pinaceae
3.2.4 杉科 Taxodiaceae
3.2.5 柏科 Cupressaceae
3.2.6 羅漢松科 Podocarpaceae
3.2.7 紅豆杉科 Taxaceae
3.3 被子植物常見科、屬、種特點及相關鑑別檢索
3.3.1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Iedoneae
3.3.2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第4章 動物學野外實習
4.1 海濱無脊椎動物
4.1.1 潮汐
4.1.2 海濱的生態環境
4.1.3 野外採集方法
4.1.4 浙江沿海潮間帶常見無脊椎動物
4.2 昆蟲
4.2.1 野外採集及調查方法
4.2.2 浙江省野外常見種類識別
4.3 土壤動物
4.3.1 野外採集及調查方法
4.3.2 浙江省野外常見種類識別
4.4 兩棲爬行類
4.4.1 野外調查方法
4.4.2 兩棲綱的分類與檢索
4.4.3 爬行綱的分類與檢索
4.4.4 浙江省野外常見種類識別
4.5 鳥類
4.5.1 鳥類野外識別的依據
4.5.2 不同環境中常見鳥類的識別
4.5.3 鳥類生活習性的觀察
4.5.4 鳥類的數量統計
4.5.5 鳥巢和鳥卵的識別
4.5.6 浙江省野外常見種類識剮
4.6 獸類
4.6.1 野外採集及調查方法
4.6.2 分類與檢索表
4.6.3 浙江省野外常見種類識別
第5章 生態學野外實習
5.1 用標誌重捕法測定動物種群的密度
5.1.1 動物的標誌技術
5.1.2 動物標誌重捕的統計方法
5.2 用樣方法測定植物的密度
5.2.1 樣方大小
5.2.2 樣方形狀
5.2.3 樣方數目和排列
5.2.4 樣方記錄
5.3 植物多樣性調查
5.3.1 最小面積的確定
5.3.2 物種優勢度的確定
5.3.3 植物多樣性調查
5.3.4 植物生活型的調查
5.4 動物多樣性調查
5.4.1 動物多樣性調查的意義
5.4.2 棲息地類型與動物多樣性
5.4.3 動物多樣性常見的調查方法
5.4.4 調查結果分析
5.5 植被的垂直分布考察及植被各類型特徵分析
5.5.1 天目山垂直植被調查
5.5.2 考察實習方法
5.6 鳥類(或獸類或兩棲爬行類)的棲息地調查分析
5.7 植物群落演替階段的考察
5.8 植被凋落物及種子的收集、分類
5.8.1 測定樣地的選擇
5.8.2 收集凋落物小樣方的設定
5.8.3 凋落物的回收、分類
5.8.4 數據處理及分析
5.9 食物鏈、食物網分析
5.9.1 樣地選擇與樣方大小
5.9.2 樣方內生物量的測量
5.10 生態服務功能調查
5.10.1 生態系統的產品服務功能調查
5.10.2 生態系統的生命支撐服務功能調查
5.10.3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估
第6章 動植物標本的製作
6.1 植物標本的採集與製作
6.1.1 植物標本的採集、記錄與壓制
6.1.2 臘葉標本的製作與保存
6.1.3 植物浸制標本的製作
6.1.4 國內外主要植物標本館及常見植物鑑別網路資源
6.2 動物標本的製作與保存
6.2.1 浸制標本的製作
6.2.2 乾制昆蟲標本的製作
6.2.3 鳥類剝製標本的製作
6.2.4 獸類剝製標本的製作(以小型獸類為例)
6.2.5 骨骼標本的製作
6.2.6 標本的保存與維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