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才是詩歌

生活才是詩歌

《生活才是詩歌》是獨立學者,詩人,國學起名師靈遁者的散文隨筆。詩歌不是生活,生活才是詩歌。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散文首發於鳳凰網,縱橫中文網。

作品正文

《生活才是詩歌》

關於詩歌總的觀點,我就一句話:詩歌不是生活,生活才是詩歌。關於詩歌具體的社會功能,和其他任何藝術的功能是一樣一樣的。舞蹈是形體藝術,歌曲是聲音藝術,詩歌是文字藝術。

用更實在和根本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都吃飽了,穿暖了。該乾點別的愉悅或者刺激精神的事情了。

我們寫東西,有經歷過“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時間會告訴我們,只有真,才是自然流露的。什麼技巧,什麼形式,統統弱爆了。

而“真”從哪裡來,從生活中來。可能是詩人或者作家個人的生活遭遇和背景,也可能是時代背景。但是只有“真”。才能扯動我們的心弦,甚至扯出一些我們驚嚇的東西。這就是藝術了。

所以詩歌不是生活,生活才是詩歌。這句話最多是建議吧。從裡面你可以看出一絲無奈和坦然。

其實我這么說,是看了90後詩人許志立的兩首詩歌才深切想到這句話的。

他在2014年10月1日墜樓身亡。多數認為是自殺。我個人也是贊同的。這是他2014年7月13日的一首詩歌。

《我一生中的路還遠遠沒有走完》

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

我一生中的路

還遠遠沒有走完

就要倒在半路上了

類似的困境

以前也不是沒有

只是都不像這次

來得這么突然

這么兇猛

一再地掙扎

竟全是徒勞

我比誰都渴望站起來

可是我的腿不答應

我的胃不答應

我全身的骨頭都不答應

我只能這樣平躺著

在黑暗裡一次次地發出

無聲的求救信號

再一次次地聽到

絕望的迴響

2014-7-13

我個人部落格中寫道:我不建議年輕人去看他的詩歌。但是我得承認他的詩歌很好。不比北島,余光中,舒婷任何一位詩人差。就表達內心而言,他的表達已經夠了。這也是我經常說的,每個人都是詩人。用詩歌打發生活的人,必定是可以沉下來的人。可惜了,許志立,他始終沒有明白“我是誰?”“我活著是為什麼?”這些這些問題,也一度,包括現在依然是我的問題。

所以寫了一首《這就是生活》,來告訴自己詩歌是什麼,生活是什麼。原文如下。

《這就是生活》

在這個連水都匱乏的年代

還可以洗牛奶浴

這就是生活

不要試著去追根溯源

詩歌不是生活

生活才是詩歌

沒有麵包,詩歌都會被餓哭!

在這裡我不想長篇大論,談什麼價值,理想之類的東西。還是一個字“真。”我說了,就表達的而言,許志立不比任何一位知名詩人差。就在於大家都真,真是沒有辦法去比較的。

詩歌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把詩歌當生活的人,注定要被圈起來。這是一種自我保護,這是一種自我陶醉,這是想通過規避來建立新家園。

不是誰,不是任何藝術家,開始是這樣的。許志立也一定不是一開始就絕望的詩人。看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了。

說到絕望,北島應該算是個代表。經歷過那個紅色動盪的年代,他的眼神里就能透露出一個詩人的敏感。高中的時候,我就看到他的代表作品《一切》。原文如下: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雲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一切語言都是重複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愛情都在心裡

一切往事都在夢中

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

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

生活才是詩歌 生活才是詩歌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我相信那個時代的一些詩人,作家是會認同這首詩歌。不然老舍,傅雷,陳夢家,陳璉等人咋會拋棄一切,擁抱死亡呢。

這裡值得插一句的是,詩人舒婷也算是經歷過那個時代。卻對北島說《這也是一切》。

這也是一切(舒婷)

不是一切大樹,
都被暴風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裡;
不是一切夢想,
都甘願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燒自己
而不把別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僅指示黑暗
而不報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聲,
都掠過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呼籲都沒有迴響;
不是一切損失都無法補償;
不是一切深淵都是滅亡;
不是一切滅亡都覆蓋在弱者頭上;
不是一切心靈
都可以踩在腳下,爛在泥里;
不是一切後果
都是眼淚血印,而不展現歡容。

一切的現在都孕育著未來,
未來的一切都生長於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為它鬥爭,
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我相信即使1966年某日的凌晨,被打得遍體鱗傷的老舍回家,然而,家人堅拒他進門,要其好好反醒。他看到門上貼著《這也是一切》。還是會獨自到太平湖,坐上整整一天,最後步入湖水自盡。不是舒婷的詩歌不美,而是生活更“真”。

舒婷懂的生活的詩歌,卻不一定懂得心理學。倒是倘若老舍看到門上貼的是北島的《一切》,興許坐在湖邊一條,晚上就回去了。知道為什麼嗎??老舍看了《一切》後,對這個叫北島的年輕人擔憂。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寫點什麼,一個作家,文人的責任不就是這些嗎。自己沉淪,卻看不了別人沉淪。這叫同情,但是同情的哲學卻遠遠比同情本身複雜。就像有句話說:“人有時堅強的可怕,人有時脆弱的和草一樣。”一個男人需要保護的對象,譬如一個孩子,譬如一個女人,這樣才能堅強。獨自呆在詩歌生活里,往往會脆弱的。

所以我相信大家對於生活才是詩歌,會從心底了有了感覺。活在詩歌,活在歌曲,活在跳舞,活在畫裡的人,很真,很純粹,可那卻不是生活。

至於西川說生活化語言可能會使詩歌文化,走向垃圾。我個人倒認為西川有點小瞧普通人的語言水平了。畢竟大家都是中國人,這樣的擔心我個人沒有。詩人首先是自己的詩人,給自己寫詩,這個很重要。

語言駕馭水平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思想深度水平更不是一朝一夕拓展的。詩歌應該也必須是從垃圾走向好看的。但是我希望的是永遠不要失去”真“就OK。只要你的作品是”真“的,那么再差,我也會去看。不要不真而裝作真,就會討人厭。畢竟西川還有一句話是:“凡是太像詩人的人不是詩人。至少不是好詩人。”

天空 天空

親們,記住喔。詩歌不是生活,生活才是詩歌。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頭。這就我寫這些字的原因。

作者簡介

靈遁者,獨立學者。原名王銀。陝西綏德縣人。現居西安。 詩人,國學起名師,面相手相學者,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觸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變化》,《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全》,《筆有千鈞》《非線性波動》等。其作品樸實大膽,富有新意。靈遁者作為80後學者,深受廣大網民喜愛。 靈遁者本人也愛好廣泛,涉獵頗多。其作品多被認為深沉,而帶著淡淡的悲傷。語言樸實,卻不失哲理啟迪,讓人讀後久久回味其中。

靈遁者 靈遁者

詩歌《蚊子》,《假如我是一道光》,《我的墓志銘》《魔鬼的詩歌》《真正的藝術》被認為是靈遁者的成名詩作。靈遁者科普《變化》一書,也被廣大網友喜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