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在波斯灣戰爭的夜襲行動中,誤擊已方坦克的裝甲部隊指揮官納撒尼爾·塞林中校(丹澤爾·華盛頓飾),在美國軍方刻意掩蓋醜聞的情況下調回華盛頓,擔任授動部門的閒職。他奉命審核女上尉卡倫·瓦爾(梅格·瑞恩飾)的授動案,不料在調查過程中卻發現幾名不同身份的軍人對卡倫·瓦爾因公殉職的真相人言人殊。到底真相如何,塞林中校本人對同僚之死的內咎心理仍未稍減,卻又受到新聞記者對誤擊真相窮追不捨,在心力交瘁之下,他決定不顧一切追尋軍人的榮譽。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納撒尼爾·塞林中校 | 丹澤爾·華盛頓 |
梅格·瑞安 | 卡倫·瓦爾上尉 |
馬特·達蒙 | 伊拉瑞歐軍士 |
馬弗里斯上士 | 盧·戴蒙德·菲利普斯 |
麥可·莫里亞蒂 | Brigadier General Hershberg |
斯科特·格林 | Tony Gartner, Washington Post |
西恩·奧斯汀 | Patella |
Thompson | 西恩·派屈克·湯瑪斯 |
McQuillan | 布魯斯·麥克吉爾 |
Himself | 拉里·金 |
布朗森·平丘 | Bruno |
Seth Gilliam | Altameyer |
Regina Taylor | Meredith Serling |
齊傑洛·艾文克 | Ben Banacek |
蒂姆·金尼 | Rady |
Tim Ransom | Boylar |
Armand Darrius | Robins |
Ned Vaughn | Lieutenant Chelli |
曼尼·佩雷茲 | Jenkins |
David McSwain | Egan |
Ken Jenkins | Joel Walden |
Kathleen Widdoes | Geraldine Walden |
Christina Stojanov.. | Anne Marie Walden |
Lucky Luciano | Nathan Serling Jr. |
Erica C. Newman | Joleen Serling |
Jamal A. Mays | Brian Serling |
Ashlee Jordan Pryor | Josie Serling |
Michole White | Maria |
—— | Jeffrey Waid |
Patrick Young | Drill Team Commander |
Jimmy Ray Pickens | Soldier |
Jack Watkins | Coffee Sergeant |
Matt Sigloch | Cadre |
Jim Morse | Cadre |
Rory J. Aylward | Teegarden's Crew Chief |
Kyle Mickaelian | Refueler |
Michael Dolan | Orderly |
John Roarke | The President |
Tom Schanley | Questioner |
—— | Robert Apisa |
Daniel Gonzalez | Laughing Gunner |
Albert Hall | Speaker |
Richard Venture | Don Boylar |
黛安·貝克 | Louise Boylar |
Amy Hathaway | Annie |
Reed Frerichs | Delinquent Soldier |
Julius Carter | Rowtero |
職員表
製作人 | 約翰·戴維斯、大衛·T·弗蘭德里、約瑟夫·辛格、Paul Neesan |
---|---|
監製 | Joseph M. Caracciolo、Debra Martin Chase |
導演 | 愛德華·茲威克 |
副導演(助理) | Burt Burnam、Karen Estelle Collins、斯奇普·考斯珀、Walter T. Falls III、David J. Grant、Jeff Kay、Nancy King、Dan Lerner、Laura Sylvester |
編劇 | Patrick Sheane Duncan |
攝影 | 羅傑·狄金斯 |
配樂 | 詹姆斯·霍納 |
剪輯 | Steven Rosenblum |
選角導演 | Mary Colquhoun |
藝術指導 | John Graysmark |
美術設計 | Steve Cooper |
服裝設計 | Francine Jamison-Tanchuck |
視覺特效 | Alan Munro |
布景師 | Rick Gentz |
角色介紹
納撒尼爾·塞林中校 演員丹澤爾·華盛頓 美國陸軍中校,在海灣戰爭美國解放科威特的戰鬥中,由於天黑,他誤下命令擊毀了自己的坦克,好友鮑德溫犧牲了。戰鬥結束後,軍事法庭調查後認定塞林不需負責任,但他卻十分內疚,回國後擔任授動部門的閒職。期間他奉命審核女上尉卡倫·瓦爾的授動案,不料在調查過程中卻發現卡倫·瓦爾的陣亡存在疑點。 | |
卡倫·瓦爾上尉 演員梅格·瑞恩 美軍上尉,一名勇敢的女性,在海灣戰爭中率隊救護傷員,被敵軍炮彈擊中座機,小隊的成員馬弗里斯想投降,而卡倫則要堅持戰鬥並命令他交出武器。在混亂的戰鬥中,卡倫開槍擊斃了幾名敵人,卻被馬弗里斯開槍打傷,當救援隊到達時,馬弗里斯謊稱卡倫已死,把她一個人丟到前線,卡倫最後死於轟炸機投下的燃燒彈之下。 | |
伊拉瑞歐軍士 演員馬特·達蒙 一名美軍軍醫,性格靦腆,沒有什麼主見,在海灣戰爭中跟隨卡倫·瓦爾上尉執行任務,救護傷員,親眼目睹了瓦爾上尉陣亡並被自己人誣陷的過程,但他沒敢說出實情,回國後一直受良心的煎熬,躲起來逃避現實,沉溺於海洛因。馬弗里斯上士自殺之後,塞林中校找到他,最後他將所有事實經過,全盤向塞林中校說出。 | |
馬弗里斯上士 演員盧·戴蒙德·菲利普斯 一名美軍士官,身體強壯,愛好格鬥,但他在戰場上卻表現出怯戰的情緒,在被敵軍包圍後,他吵嚷著要投降,並失手開槍打傷了卡倫上尉,在救援部隊趕到後,他為了掩飾真相選擇了滅口,謊稱卡倫已死,回國後他還將自己粉飾成英雄。塞林中校在調查中發現他的證詞存在疑點,在塞林的逼問下,他精神崩潰,開車撞擊火車自盡。 |
幕後花絮
花絮該片本想從軍方得到一臂之力,但國防部公關部門看過劇本後,以“裡面沒有一個我們的戰士是好人”為由,將它拒絕。
伊拉克戰爭的鏡頭是在德州最西部城市ElPaso郊區的印第安CliffsRanch拍攝的。拍攝結束後很多小道具留在當地成了一道吸引旅遊者的風景。
拍攝訓練營的鏡頭時,來自德克薩斯A&M大學的軍官學校學生們充當了臨時演員。
這是Fox 2000 Pictures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電影。
白宮花園的布景被毀壞了2次:一次是被龍捲風,一次是被沙暴。
馬特·達蒙為這部片子減肥40磅。由於嚴格的減肥食譜和訓練,馬特·達蒙拍完片身體變得很差,甚至拍完片的幾個月都需要醫療看護。但他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對他在片中的表演印象深刻,於是讓他在1997年的電影《造雨人》中出演主角。
影片故事的靈感多少來自於電影《黑鷹降落》中所描述的真實事件。
穿幫鏡頭
從馬里蘭州的Bethesda看不到國會大廈的圓屋頂。
Boylar的徽章顯示他是個上尉,但片中說他是箇中尉。
在將軍辦公室中的電視螢幕上能看見劇組的影子。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
Fox 2000 Pictures(美國) |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 Gativideo(阿根廷) |
Filmes Castello Lopes(葡萄牙) |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巴西) | |
Cine Company S.A.(西班牙) | Abril Vídeo(巴西)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1996年7月12日 | 加拿大 | 1996年7月12日 | 澳大利亞 | 1996年9月12日 |
韓國 | 1996年9月21日 | 英國 | 1996年10月4日 | 愛爾蘭 | 1996年10月4日 |
阿根廷 | 1996年10月10日 | 紐西蘭 | 1996年10月17日 | 香港 | 1996年10月17日 |
西班牙 | 1996年10月29日 | 菲律賓 | 1996年10月30日 | 日本 | 1996年11月2日 |
瑞士 | 1996年11月22日 | 瑞典 | 1997年1月3日 | 法國 | 1997年1月8日 |
比利時 | 1997年1月8日 | 南非 | 1997年1月10日 | 挪威 | 1997年1月10日 |
葡萄牙 | 1997年1月10日 | 德國 | 1997年1月16日 | 荷蘭 | 1997年1月23日 |
波蘭 | 1997年1月24日 | 愛沙尼亞 | 1997年1月24日 | 匈牙利 | 1997年1月30日 |
影片評價
《生死豪情》是第一部以海灣戰爭為題材的影片,被稱作是20世紀90年代的《羅生門》,該片通過追查一個在戰爭中犧牲的女軍官死亡的真相,探討了什麼才是戰爭中真正的勇氣與公正。在同樣充滿了欺詐與背叛的軍隊,只有面對事實、承認事實才是最大的公正。(《北京青年報》評)《生死豪情》是一部爭議頗大的影片,該片以海灣戰爭為背景,對人性、社會、軍隊各個方面作了深刻地探索,揭露了許多弊端,得到了各界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