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的模式與技術

生態農業的模式與技術

《生態農業的模式與技術》是200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駱世明。本書主要介紹了生態農業道路的必然性、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體系、生態農業模式(一元產業模式、二元產業模式、多元產業模式、克服逆境模式)、生態農業技術(節水節能技術、廢棄物利用技術、營養供給技術、病蟲害控制技術)、生態農業的流域模式布局和生態農業的管理等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生態農業的模式與技術》是《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叢書》之一。全書共分十三章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農業的發展道路

第一節 世界農業發展的歷史和趨勢

一、農業起源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二、傳統農業的發展與農業文明

三、農業的工業化及其危機

四、已開發國家對農業未來發展的探索

第二節 中國農業的發展和未來的選擇

一、中國傳統農業的寶貴遺產

二、中國農業發展方向的探討

第三節 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

一、生態農業的構思和初步探索階段

二、形成共識和擴大試點階段

三、深入思索和迎接挑戰階段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生態農業總論

第一節 農業生態系統

一、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

二、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

三、農業生態系統的調節控制

第二節 生態農業建設

一、區域生態規劃

二、循環體系設計

三、生物多樣性和資源節約型技術

第三節 生態農業依據的原理

一、生物與生態環境關係的原理

二、生物種群之間相互關聯的原理

三、生態系統的能物流原理

四、經濟和生態經濟原理

第四節 生態農業模式與技術的設計與選用

一、生態農業模式的類型

二、生態農業模式的設計

三、生態農業技術體系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一元產業構成的生態農業模式

第一節 單一種植業生態模式

一、種植業生態模式的設計原則

二、作物間作

三、作物套作

四、作物輪作

第二節 養殖業為主的生態模式

一、分層立體養殖

二、畜禽綜合養殖模式

三、動物的輪養、套養

四、牛-雞-豬-魚循環模式

五、在養殖業內部進行合理的循環

第三節 林業生態模式

一、混交林

二、喬灌草相結合的模式

三、林藥間作

第四節 漁業生態模式

一、魚的分層放養

二、魚的輪養、套養

三、魚蚌混養

四、魚鰻混養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二元產業構成的生態農業模式

第一節 二元產業構成生態農業模式的內涵與意義

一、農牧結合及其重要性

二、農林複合及其重要性

三、漁牧結合模式

第二節 農牧結合的典型模式

一、稻鵝結合模式

二、稻鴨共作模式

三、稻魚共作模式

第三節 農林複合典型模式

一、桐農複合模式

二、楊農複合模式

三、膠農複合模式

第四節 漁牧結合模式

一、漁牧結合模式概述

二、漁牧綜合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多元產業構成的生態農業模式

第一節 多元產業構成的生態農業模式概述

一、多元產業生態農業模式的理論基礎

二、多元產業生態農業的基本類型

第二節 多元產業複合生態農業模式的結構與功能

一、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

二、林農漁複合生態農業模式

三、農牧漁複合生態農業模式

四、林牧漁複合生態農業模式

五、以沼氣為紐帶的複合產業生態模式

六、以腐生食物鏈為紐帶的多元產業生態模式

七、以農副產品加工為紐帶的多元產業生態模式

八、以生態旅遊為紐帶的多元產業生態模式

九、綜合案例——北京蟹島都市循環農業模式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克服逆境的生態農業模式

第一節 水土流失防治的生態農業模式

一、基本原理

二、南方地區水土流失防治生態農業模式

三、華北山地水土流失防治生態農業模式

四、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模式

五、黃土高原集水型生態農業模式

第二節 風沙防治生態農業模式

一、北方農牧交錯帶風沙防治生態農業模式

二、北方乾旱區綠洲風沙防治生態農業模式

第三節 鹽鹼地治理模式

一、西北內陸乾旱區綠洲農業鹽鹼地治理生態農業模式

二、華北與黃河三角洲鹽鹼地治理生態農業模式

三、東北鹽鹼地治理生態農業模式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生態農業節水、節能技術體系

第一節 地膜覆蓋技術

一、基本背景和原理

二、平鋪地膜覆蓋技術

三、溝壟地膜覆蓋集水技術

第二節 節水灌溉技術體系

一、分區交替灌溉

二、冬小麥非充分灌溉節水

三、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術

第三節 秸稈覆蓋與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

一、新疆保護性耕作模式

二、北京郊區春玉米保護性耕作

第四節 日光溫室節水、節能技術體系

一、簡易保護地栽培

二、西北陰陽日光溫室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生態農業的廢棄物處理利用技術體系

第一節 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技術

一、農村生活污水污染現狀和污水處理的策略

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與再利用技術

第二節 畜禽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

一、畜牧業糞便的資源化利用技術

二、畜牧業污水的處理技術

第三節 農林牧業廢棄物能源工程技術

一、沼氣厭氧發酵及其殘餘物利用技術

二、生物質氣化利用技術

第四節 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

一、秸稈熱解氣化工程技術

二、秸稈還田養地技術

三、秸稈作為食用菌培養基質技術

四、作物秸稈的飼料轉化技術

第五節 固體廢物及有機廢棄物的利用

一、控制固體廢物污染的技術政策

二、生物源有機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三、生活垃圾處理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生態農業的營養供給技術體系

第一節 植物生產的營養供給技術體系

一、中國植物養分資源的概況

二、生態農業中養分高效利用和控制原則

三、生態農業建設中的養分高效利用技術

第二節 動物生產的營養供給技術體系

一、中國飼料資源的概況183

二、生態農業建設中的飼料資源配方設計原則184

三、提高飼料轉化效率技術185

四、飼料加工工藝中飼料加工設備或加工過程管理189

五、減少動物生產對環境污染的技術體系190

第三節健康食品的養分供應技術體系192

一、健康食品的概念與範圍192

二、健康食品養分供應的技術體系193

參考文獻194

第十章生態農業的病蟲害控制技術體系196

第一節植物生產的病蟲害控制技術體系196

一、生態農業的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原理196

二、生態農業的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197

第二節動物養殖的疾病控制技術體系203

一、生態農業的動物養殖疾病防治原理203

二、生態農業的動物養殖病蟲防治技術204

第三節健康食品生產體系的病蟲害防治技術207

一、無公害食品生產的病蟲害防治技術207

二、綠色食品生產的病蟲害防治技術207

三、有機食品生產的病蟲害防治技術208

四、健康食品生產體系控制病蟲害的典型範例——AA級綠色食品大米

生產病蟲防治技術208

參考文獻209

第十一章生態農業的流域模式布局210

第一節生態農業的流域模式布局的基本規律210

第二節華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13

一、華南典型流域的生態農業模式214

二、華南典型流域生態農業模式的布局216

第三節西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19

一、三峽庫區的流域生態農業模式219

二、丘陵坡地水保型生態農業最佳化模式220

三、喀斯特山地立體農林複合型生態農業模式221

第四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21

一、千煙洲生態農業模式221

二、山地立體開發模式221

三、閩東南特色農業生態模式222

四、洞庭湖區生態農業布局222

第五節西北典型區域系列模式223

一、黃土高原丘陵水保型生態農業模式223

二、乾旱區降水集流農業模式與“五配套”模式225

三、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農業布局226

第六節東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28

一、立體農林複合型水土保持生態農業模式228

二、黑土區農牧結合最佳化模式228

三、三江濕地生態農業模式229

第七節華北典型流域系列模式229

一、山區綜合開發型模式229

二、黃淮海(防護)林糧棉牧模式230

三、天津寶坻區域生態農業模式230

參考文獻231

第十二章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的選擇與運作232

第一節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特點及大尺度生態最佳化的基本原則232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生態經濟特徵232

二、大尺度生態最佳化的基本原則236

第二節龍頭企業的生態農業模式與運作238

一、龍頭企業的生態經濟特徵238

二、龍頭企業生態模式的結構設計與功能配置240

三、龍頭企業生態模式的運作與管理241

第三節區域主導產業的最佳化生態農業模式與運作242

一、區域主導產業的生態經濟特徵242

二、北京平谷大桃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解析245

三、北京平谷大桃產業生態模式的運作與管理249

第四節生態農業的循環經濟模式251

一、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園251

二、生態產業鏈的設計252

三、生態工業園循環經濟模式的設計、運作與管理256

第五節大尺度生態經濟最佳化的制度與技術創新259

一、大尺度生態經濟最佳化的制度創新260

二、大尺度生態經濟最佳化的技術創新261

參考文獻263

第十三章生態農業的組織與管理264

第一節生態農業的評價與規劃264

一、生態農業的評價264

二、生態農業規劃265

第二節生態農業的法規與政策267

一、生態農業的管理法規保障268

二、生態農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分析268

第三節生態農業建設的政府組織與領導273

一、生態農業建設的政府組織與領導概述273

二、生態農業的培訓與推廣274

參考文獻27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