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
生態學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套用與實踐,最重要的就是生態農業。用簡單的一句話說“生態農業”就是“生態合理的現代化農業”。它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系統工程方法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
模式
生態農業旅遊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 ,也是一種新型旅遊活動項目 ,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有機地附加了生態旅遊觀光功能的交叉性產業 ,是當今旅遊新需求的必然產物。農業生態旅遊是把農業、生態和旅遊業結合起來,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業生態經營模式,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品嘗、作習、體驗、健身、科學考察、環保教育、度假、購物的一種新型的旅遊開發類型。生態農業旅遊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旅遊方式,人們多居住在城市裡面,對於農村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所以根據人們返璞歸真的理想,開創了生態農業旅遊的想法,並得到很好的實施和推廣,很多地區都有生態旅遊景區,人家對生態農業旅遊的熱愛也不斷增加。
目前生態農業旅遊模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傳統農業園區型模式,此種模式通常是指按照規模化園區經營的方式,將農業生產示範化,並且在園區內完成農業消費和旅遊休閒,因此農業園區可以分為農業觀光區和生活服務區,在農業觀光區實現農業產業化生產的示範,而在生活服務區提供包括餐飲和住宿等,通過這種人工營造的園區環境完成生產和旅遊的結合。
現代鄉村娛樂型模式,此種模式通過參與式的鄉村生活體驗以及極具地方特點的娛樂活動,將農村的生活體驗以旅遊產品的方式進行消費,這種方式對於具有農村生活背景的城市消費而言具有吸引力,通過產業化和個性化的農村體驗式消費,展現鄉村生活獨特的魅力。
農業科技開發型模式,這種模式在實際套用中包括科普農業示範和科技農業示範兩種模式,其中科普農業示範主要是結合農業生產和科學教育兩種思路,通過參觀讓旅遊這能夠掌握農業科普知識,提高見識,對於探奇型旅遊者吸引較大。而生態農業示範通過農業科技和農業高新技術展示未來農業生產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塑造農業品牌,兼顧農業生產和科技展示。
1.傳統農業園區型模式,此種模式通常是指按照規模化園區經營的方式,將農業生產示範化,並且在園區內完成農業消費和旅遊休閒,因此農業園區可以分為農業觀光區和生活服務區,在農業觀光區實現農業產業化生產的示範,而在生活服務區提供包括餐飲和住宿等,通過這種人工營造的園區環境完成生產和旅遊的結合。
2.現代鄉村娛樂型模式,此種模式通過參與式的鄉村生活體驗以及極具地方特點的娛樂活動,將農村的生活體驗以旅遊產品的方式進行消費,這種方式對於具有農村生活背景的城市消費而言具有吸引力,通過產業化和個性化的農村體驗式消費,展現鄉村生活獨特的魅力。
3.農業科技開發型模式,這種模式在實際套用中包括科普農業示範和科技農業示範兩種模式,其中科普農業示範主要是結合農業生產和科學教育兩種思路,通過參觀讓旅遊這能夠掌握農業科普知識,提高見識,對於探奇型旅遊者吸引較大。而生態農業示範通過農業科技和農業高新技術展示未來農業生產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塑造農業品牌,兼顧農業生產和科技展示。
模式
農業資源占優勢的特色產業帶動模式(觀賞+學習+參與型)
對於那些擁有特色農產品的生態農業區來說,可以以農產品為核心,進行圍繞某一種或幾種特色農產品展開的主題輻射發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個鄉或村的範圍內,依據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特色的生態農產品或產業鏈,實行專業化生產經營,一村一業發展壯大來帶動鄉村綜合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專業村鎮是這種模式的代表,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具有生產某種特色生態農產品的歷史傳統和自然條件;有相應的產業帶動,市場需求旺盛;需要有帶動者通過產業集群形成一定的規模。
例如:我們把以果園、育種種植為主題的農業生態旅遊推向市場,把果品作為核心,關聯帶動果園的觀光休閒、科技園區果苗培育種植的科技學習、農家的果品品嘗節、工廠的加工包裝參觀等果旅消費,這樣不僅可以打通果品銷售的呆滯環節,也盤活了所有資源和資產,帶動了當地農副產業的快速發展。桂林永福縣的羅漢果就可以借用其“羅漢果之鄉”的美名,打造一條“三高”生態農業與旅遊相聯動的模式。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的生態農業建設從1983年就開始起步了,這20多年來,通過抓沼氣建設來解決農村能源問題,通過科學探索找到了沼氣與養殖、種植的內在聯繫,最終建成了“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恭城瑤族自治縣開展以“三位一體”生態農業為重點和核心的生態示範區建設,較好地解決了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問題,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在西部大開發中要“切實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要求,對廣大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借鑑意義。2000年5月,聯合國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討會”在桂林召開,37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位專家到恭城參觀,稱讚恭城縣生態農業為“開發中國家農村生態經濟發展的典範”。近幾年,恭城縣把生態農業的發展與旅遊開發結合起來,又被有關部門連續列為“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等等。當地從生活到生產,從種植到養殖,從農業到副業都達到了高科技、高產量、高效益的三高標準,應該充分挖掘生態農業的觀賞性、學習性、參與性,讓現有生態農業資源的利用價值最大化。
這類農業資源占優勢的地區在今後的發展中應更加注重農業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力度,全面改造傳統種養技術,發展更完善的生態農業,在大力扶持和發展旅遊的同時一定不能脫離了農業這一根基;並且從旅遊開發的角度發展未來的生態農業,使傳統經濟型農業向現代旅遊型生態農業轉變。遊覽區內的農業科技示範園、生態農業示範園、科學普及示範園,應該以濃縮的典型農業模式,展示農業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展示特色農業生產景觀與經營模式,讓遊客了解足夠系統的農業生產進步的知識,使遊客與當地農業文化之間建立起一種情感聯繫。
自然旅遊資源占優勢的“觀光+體驗”模式
對於那些擁有一定的農業資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夠鮮明規模也存在著差距的地方,如果擁有較好的自然旅遊資源稟賦(清新的山水自然環境、美麗的田園風光、整潔舒適的鄉村居住環境等),就可以通過觀光游的模式將旅遊作為創造更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途徑。遊覽區內的農田果園、花卉苗圃、動植物飼養場應精心包裝,讓遊客找到返歸鄉村的真實感受,在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勃發的自然生機中享受回歸自然的快感。
桂林陽朔是我國發展鄉村旅遊最早的縣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精闢地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特徵。 依託陽朔及周邊各鎮的自然田園風光來滿足遊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如歷村、福利古鎮、興坪漁村等,都可以滿足體驗型遊客的要求,“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乾農家活,享農家樂”;體驗農事活動,組織遊客與農民一同採摘品嘗,或參加四時農事活動;農家訪問,考察生態農業生態村等活動。
當地鄉村的特色民居、鄉村工藝作坊、鄉村農事活動場所應為遊客提供能夠深入鄉村生活的空間,使遊客參與農耕活動、學習農作物的種植技術、農機具的使用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及農業經營管理等,親身體驗農產品生產過程。遊覽區內提供的可採摘的直銷果園、農產品集市等,既讓遊客有機會購買鄉村旅遊產品,又充分體驗收穫的愉悅。
特點
1.綜合性 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
2.多樣式 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
3.高效性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
4.持續性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
發展
人文資源占優勢的“觀賞+學習”模式
對於在農業特色和自然資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優勢的農業地區,我們就可以走這條觀賞加學習型的模式路線。例如桂北地區,通過挖掘桂北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文化、古代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融歷史、鄉鎮“社日”壯族歌圩、瑤族盤王節等民族活動將本地區的人文資源和旅遊作最優的結合。這種模式不但要求人們要認同當地農業文化充滿差異的地域性特徵,還要致力於為當地這些處於弱勢的文化找到重新發揚光大的理由。
農業文化旅遊資源是不能簡單地進行自然或人文的劃分的,它綜合了自然與人文兩方面的特長。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十里不同俗”,所以這類地區在開發時應以農業生產勞動為核心,以耕作制度、勞動工具、勞動產品、生活習俗與禁忌的開發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農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反應了當地農業文化的基本特徵。特色農產品是農業生產的果實,可以讓旅遊者充分體驗收穫的快樂、了解生活習俗特別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生活習俗及各種禁忌,以生動的形式與充滿想像的內容展示了農業文化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從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勞動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農具的使用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農業文化每一點滴的進步,也可以看到我國農業文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認識農具實際上就是認識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如果進行適宜地開發,應該可以成為絕好的旅遊產品。這些都可以進行觀賞性和學習性的開發。
農業旅遊(Agriculture Toirism)是20世紀首先在已開發國家興起的一種旅遊方式,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結合催生的產物。“農業旅遊”一詞首先出現在世界旅遊發達的歐美國家。在國外,早在19世紀30年代歐洲已開始了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專業協會。該協的主要功能是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體驗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這實際上標誌著農業與旅遊業已經結合成為一個新形勢的產業。在義大利、奧地利等國興起的這種農業旅遊,之後逐步擴展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20世紀70—80年代,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台灣陸續成為農業旅遊的開發熱點國家和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陸開始進行休閒農業的探索性研究和開發。
我國生態農業旅遊起步較晚。國家旅遊局推出“1998年華夏城鄉游”為主題的旅遊年活動,拉開了鄉村旅遊發展的序幕。2006年確定以“中國鄉村游”為主題的旅遊年,主題口號是“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2009年的“中國生態旅遊年”,倡導“走進綠色旅遊,感受生態文明”。這些舉措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旅遊發展,相機出現了以農家樂、度假村、野營地、休閒農村、生態農業觀光園、教育農園、民俗文化村、鄉村俱樂部等多種形式的農村旅遊。全國農業生態旅遊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旅遊消費方式。
可持續
一般生態農業旅遊景區都處在城市的邊緣,交通方便,投資成本低,回報高,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遊
生態農業旅遊給了人們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人們可以親密的和農業接觸,在這個發展迅速的社會。城市已經成為主角,但是生態農業旅遊的興起給人們一種回歸田園生活的感覺。
展望
農業生態旅遊是當今旅遊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強大的生機和廣闊的前景。在國外,早在19世紀30年代歐洲已開始了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去體現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我們對於生態農業旅遊的投入不斷在加大,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可以看出生態旅遊未來發展的前途是很大很好的
趨勢
將是未來旅遊發展的的一個重要方面。發展生態農業旅遊不僅有利於農業結構的最佳化調整,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也有利於帶動服務業發展,推動經濟技術的合作與交流,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帶動餐飲、旅館、交通運輸業、旅遊產品加工業、房地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農業實現量的增長與質的飛躍。生態農業旅遊的開發還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生態農業旅遊被認為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時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舉措;是推銷名優特產品的重要途徑;是築巢引鳳招商引資的好契機;是加強城鄉交流、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新思路;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環境的重要一環;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