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園

生態農業園

生態農業園是指在生態上能夠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新型農業。它在實踐上力圖克服“石油農業”所帶來的危機,其目的是企圖將農業建立在生態學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石油化學基礎上。實際上,生態農業源於生態學思想對農業生產的指導,要求人們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也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生產和無污染生產,提供儘可能多的清潔產品,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要,推動鄉鎮規模經濟的發展,同時創造一個優美的生態環境。

現狀

相對於國外,我國的生態農業觀光產業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生態農業觀光開始在我國興起,北京、武漢等大中城市相繼開辦了農業觀光園,並取得了一頂成效,展示了我國生態農業觀光市場的廣闊潛力。

存在問題

一、盲目跟風,對市場需求缺乏把握

二、對當地土地及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影響產業發展

三、貪多圖大,不切實際地擴充園區內容,造成資源浪費

四、定位不準確,特色不明顯

五、為了規劃而規劃,缺乏生態維護意識

開發原則

現代生態農業園不同於傳統的農業生產基地,在發展的理念上遵循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共存,並且更加注重社會價值。在滿足人們對生態農業產品的需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帶給人們休閒觀光旅遊的享受。在生態、人文、綠色、環保的理念指引下,構建多層次生態綠化帶,綠色森林,草坪,花園,河流等豐富多彩的鄉間村落風光。把自然的古樸村風與現代旅遊文化相契合,提升鄉土文明的觀光遊覽價值,在給當地人們帶來精神滿足的同時也增加其經濟收入。總的來講,遠景設計研究院專家團建議在建設現代農業時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生態的原則

生態農業最注重的是環保,不能因為生態農業而造成別的地方的污染。現代城市工業污染已經使得很多地區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建設生態農業更要注重緩解這種環境的壓力,做好城市的綠環過濾,堅持生態原則,要系統落實到生態農業的每一個步驟,從植物到農副產品到旅遊景點都必須牢牢按照生態文明健康環保的原則進行。

經濟性原則

開展旅遊觀光和進行園林的改造無非是為了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規劃設計當中要把經濟生產融合到園區建設中來。尤其對於各類採摘園來說,採摘的經濟效益很高,規劃設計要能夠使採摘進行的更好,同時注重在非採摘季節吸引遊人,更好的提高經濟效益。

參與性原則

親身直接參與體驗、自娛自樂已成為當前的旅遊時尚。現代生態農業園的空間廣闊,內容豐富,極富有參與性特點。城市遊客只有廣泛參與到園區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層面的體驗到農產品採摘及農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遊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氛圍。

突出特色的原則

特色是旅遊發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會愈強,因而規劃設計要與園區的實際相結合,明確資源特色,選準突破口,使整個園區的特色更加鮮明,使景觀規劃更直接地為旅遊服務,為園區服務。

文化的原則

通常我們談及農業,首先想到的是其生產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內涵,以及由此而來的一些詩詞歌賦。所有這些使人很容易忽視農業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所以在園區的景觀設計中應深入挖掘出其內在的文化資源,並加以開發利用,提升園區的文化品位,以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多樣性原則

不論是觀光旅遊或是專題旅遊,不論是團隊旅遊或是散客旅遊,都要為旅遊者提供多種自由選擇的機會。園區景觀規劃的多樣性原則既是要求在旅遊產品開發、旅遊線路、遊覽方式、時間選取、消費水平的確定上,必須有多種方案以供選擇;更要求園區品種選擇、景觀資源配置突出豐富性、多樣性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