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冶金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叢書名: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平裝: 125頁
開本: 16
ISBN: 9787502449155
條形碼: 9787502449155
商品尺寸: 25.2 x 17.6 x 0.8 cm
商品重量: 200 g
ASIN: B002BMT3SU
內容簡介
《生態社會學概論》以人、人類社會與生態的關係為紐帶,從人類文明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係,西方關於人與自然關係思考的哲學觀點與發展史,以“天人合一”為特徵的中國傳統生態人文思想,西方現代生態倫理學及其主張等方面,從生態、哲學、人文社會角度簡要介紹了人類的認識與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之後介紹了現代西方綠色思潮與綠色政治運動,最後簡要介紹了現代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與生態學社會主義概況。生態人文社會科學是一門新型的學科,它將生態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一方面以生態系統規律與生態保護的觀點思考人類文明與人類社會現象,並影響人類社會活動;另一方面以人類社會具有的特有文明重新審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與生態環境,運用社會科學知識認識並指導人類在生態系統中的社會活動。《生態社會學概論》作為教材適用於生態、環境類專業對於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學,也可為其他自然與社會科學專業以樹立生態人文社會觀方面的教學所用,同時也可供企業、行政社會人員了解生態、文明、社會學方面的基本知識閱讀參考。
目錄1 人文、社會、生態學概述
1.1 人及人文範疇
1.1.1 關於人的定義
1.1.2 人文範疇
1.1.3 人文與環境關懷
1.2 生態學範疇及其歷史沿革
1.2.1 生態學及其發展的不同階段
1.2.2 人類生態學及生態人類學
1.3 人文、生態、社會學新關係
1.4 結論
思考題
2 人類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2.1 文化與環境文化範疇
2.1.1 人類文化範疇的演進
2.1.2 生態環境與環境文化特徵
2.2 環境影響文化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2.2.1 地理環境對文化影響的絕對性
2.2.2 地理環境對文化影響的相對性
2.3 生態環境與人類文明作用機制
2.3.1 生態環境孕育人類文明
2.3.2 生態環境破壞使人類文明衰落
2.3.3 人類文明的興衰直接與氣候相關
2.4 文化、環境的互動及文明的延續發展
2.4.1 人類文明發展的階段
2.4.2 現代文明的危機
2.4.3 “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思考題
3 生態哲學與西方哲學自然觀
3.1 什麼是生態哲學
3.2 古近代西方生態哲學觀
3.2.1 古希臘自然觀
3.2.2 中世紀西方哲學自然觀
3.2.3 近代機械論自然觀
3.2.4 德國古典哲學自然觀
3.2.5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自然觀上的變革
3.3 現代西方哲學家的自然觀
思考題
4 中國傳統人文生態思想
4.1 儒家的人文生態觀
4.1.1 孔、孟、荀的“天”、“人”範疇
4.1.2 孔子“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
4.1.3 荀子“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
4.1.4 孟子“仁愛生命”、“推己及物”的生態觀
4.1.5 儒家“中庸”的生態思想
4.1.6 宋明理學:“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的生態思想
4.2 道家的人文生態觀
4.2.1 “道法自然”的生態自然觀
4.2.2 “物無貴賤”的生態平等觀
4.2.3 “無以人滅天”的生態行為原則
4.2.4 道家“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的生態認識與發展觀
4.3 《易經》《書經》《內經》的人文生態觀
4.3.1 《易經》的人文生態觀
4.3.2 《書經》的人文生態觀
4.3.3 《內經》的人文生態觀
思考題
5 西方生態倫理學及現代生態倫理思想
5.1 倫理學與生態倫理學概說
5.1.1 什麼是倫理學
5.1.2 生態倫理學範疇
5.2 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5.3 現代西方環境倫理基本流派及主張
5.3.1 人類中心主義
5.3.2 自然中心主義
5.3.3 生態中心主義
5.3.4 生態女性主義
5.4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哲學困境和出路
5.5 馬克思自然觀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超越
5.5.1 馬克思自然觀的特徵
5.5.2 馬克思自然觀對人類中心主義的雙重超越
思考題
6 綠色思潮及綠色政治
6.1 西方綠色思潮與全球綠色運動
61.1 《寂靜的春天》的出版
6.1.2 羅馬俱樂部的誕生
6.1.3 世界“地球日”運動
6.1.4 世界“環境日”運動
6.2 綠色政治
6.3 “綠黨”及其綠色政治
6.3.1 全球的綠色革命與綠黨的崛起
63.2 綠黨的政治主張
6.3.3 綠黨政治——參政議政
6.4 “綠人”與綠色議題
6.4.1 綠色經濟
6.4.2 參與式民主
6.4.3 其他議題
思考題
7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及生態學社會主義
7.1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與動因
7.1.1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
7.1.2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直接動因
7.1.3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現實動因
7.2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7.2.1 地位缺失
7.2.2 生產理論
7.2.3 社會勞動觀
7.2.4 資本主義和自然
7.3 生態學社會主義
7.3.1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制度理想
7.3.2 生態學社會主義與傳統社會主義之比較
思考題
參考文獻
術語索引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與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關係,從巨觀層面上看,在人類文明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只處理著兩種關係:一種是人與賴以生存的自然組成的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另一種是人與人的關係,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一種最基本的關係,即使在處理人與人關係時也無法脫離自然環境。人處理這種關係的歷史實際就是作為群體的人類發展史,它從本能、蒙昧到文明,而現代文明中的人在人與自然這一統一體的兩個方面中的主導地位已過於明顯,這一關係的兩方面已嚴重失衡,所有失衡的單邊主義會使整個關係破裂,最終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