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理淪中的生態文明思想正在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美國西部的一批生態後現代主義或稱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的研究者試圖在中國傳統文化和馬克思的傳統中尋求出路,而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則使得中美學者對於生態文明與馬克思主義的話題產生了共同的興趣。《生態文明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種現代、後現代、中國傳統文化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對話語境。
編輯推薦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後和再往後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頁
目錄
序一
序二
生態文明總論
文明與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的宇宙論基礎
馬克思、自然及其對中國可能的啟示
全球民主和生態文明
生態權利與生態正義——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視角
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關係淺議
生態社會主義理論評析
生態社會主義中的“發展”:從事實到規範
從清潔生產方式管窺中國的生態文明
和諧社會視域下的生態文明
永續農業與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與馬克思主義
當代中國生態文明與馬克思主義
中國的生態文明與馬克思主義
現階段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生態語境中的消費理念
馬克思主義關於性別和自然關係的基本觀點——與生態女性主義的一種對話
馬克思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科學揭示及其意義
生態文明與建設性後現代主義
中國和諧主義與後現代生態文明的建構
邁向生態文明的實踐步驟
中國:生態後現代勢在必行
毛澤東的“梨喻”:一個關於自然與環境之未來的比喻
現代性危機中的生態問題及其出路
生態文明是可能的——“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國際學術會議綜述
後記
……
文摘
生態文明總論
文明與生態文明
一、文明:更進步還是更糟糕?
“文明”的一個含義就是“文化”(culture)。當我們在這個意義上使用它時,成為文明化的(tobecivilized)就是成為人(tobehuman)。各人類群體都擁有一種塑造其共同生活的文化。我們甚至可以在其他社會性動物中找到這種文化。只要行為模式不僅僅只是本能的,相反,是通過教授而代代相傳的,那么我們就稱其為“文化”。
然而,“文明”這個詞會偏愛某些文化而甚於另一些。從事狩獵和採集的人們通常不被認為是“文明化的/開化的”。確實,“文明”的基本含義同城市的崛起聯繫在一起。在我們發現城市的地方,我們幾乎必定談及文明。出於實際目的,我們用文明來指代城市文化。
“文明”這個詞主要關注城市的某些“高級”文化成果。即便在古代城市,我們也希望能發現某些有文字記載的系統。因此,偉大的建築成就——沒有它們,城市就不可能存在——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城市裡,有勞動的專門分工、技術的偉大創新以及政治權威的複雜結構。顯然,古代城市中的生活,要比狩獵和採集社會甚或種植/耕作社會(gardeningones)更接近當代人的生活。
我們通常沒有對這種改變的消極方面給予同樣充分的重視。我們所敬仰的政治權威的複雜結構,壓制並剝削著古代城市中的大多數人。一般情況下,人口中很大部分由奴隸組成。正是他們建造了金字塔、寺廟和宮殿。而那些“偉大的”文明通常都是帝國,它們通過軍事征伐和系統地剝削他人而建立。尤為典型的是,在高級文明中,隨著軍事行動變得越來越重要,男性控制了公共生活,而婦女成為他們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