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枯萎病

甘薯枯萎病

甘薯枯萎病,病菌以菌絲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內或附著在土中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選用抗病品種如南京92、潮汕白、台城薯、金山247、蓬尾、南薯88號、撩禺、徐州18等較抗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薯枯萎病

別名:萎蔫病、蔓割病、蔓枯病、莖腐病等

病原中文名:尖鐮孢菌甘薯專化型

病原拉丁學名:Fusariumoxysporumf.sp.batatas(Wollenweber)SnyderetHansen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真菌

甘薯枯萎病根部症狀甘薯枯萎病根部症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甘薯

主要為害部位:莖蔓和薯塊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莖蔓和薯塊。苗期染病主莖基部葉片先變黃,莖基部膨大縱向開裂,露出髓部,橫剖可見維管束變為黑褐色,裂開處呈纖維狀。薯塊染病薯蒂部呈腐爛狀,橫切病薯上部,維管束呈褐色斑點,病株葉片從下向上逐漸變黃後脫落,最後全蔓乾枯而死,臨近收穫期病薯表面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稍凹陷淺褐色斑,比黑疤病更淺,貯藏期病部四周水分喪失,呈乾癟狀。

形態特徵

河南記載F.bulbigenumCKEetMass.var.batatasWollenw.也是該病病原,稱甘薯鐮孢。大型分生孢子圓筒形,纖細;小型分生孢子單胞,卵圓形至橢圓形;厚垣孢子褐色,球形。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內或附著在土中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該菌在土中可存活3年,多從傷口侵入,沿導管蔓延。病薯、病苗能進行遠距離傳播,近距離傳播主要靠流水和農具。

發病條件

土溫27~30℃,降雨次數多,降雨量大利於該病流行。連作地、砂地或砂壤土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南京92、潮汕白、台城薯、金山247、蓬尾、南薯88號、撩禺、徐州18等較抗病。嚴禁從病區調運種子、種苗。

(2)結合防治黑疤病進行溫湯浸種,培養無病苗,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種。

(3)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

(4)重病區或田塊與水稻、大豆、玉米等實行3年以上輪作。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深埋或燒毀。

(5)必要時噴灑30%綠葉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