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分類
分類 甘茶美
年份 gaamh zah hmei
別名 甜茶藤、藤條、田婆茶
來源 葡萄科植物顯齒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根、葉。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全株無毛,葉和嫩芽有甜味;卷鬚與葉對生,分叉,長達8厘米。葉為二回單數羽狀複葉,枝頂部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9-15片,最下一對羽片各3個小葉,頂生小葉有柄,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4.8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急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有三角形或狹三角形疏齒,側生小葉無柄,稍偏斜。花為二歧,聚傘花序與葉對生。漿果近球形,熟時黑色。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態分布 生於山坡、溝邊、路旁、灌叢中。產於廣西各地縣市;分布於雲南、廣東、福建、江西、湖南、貴州、湖北等省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 味甘、淡,性涼。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濕,強筋骨。
傳統套用 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黃疸型肝炎、癰瘡癤腫、皮膚過敏、疥瘡、癬症。
用法用量 15~6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水煎洗。
方例 1.爛頭瘡、爛腳瘡、皮膚過敏 甘茶美(甜茶藤)、元培亮(廣西黃柏)皮、元林亮(闊葉十大功勞)、皮亮(鹽膚木)皮各適量,水煎取汁加生鹽少許趁熱外洗。
相關詞條
-
容美茶
鄂西土家族的“容美茶”別具一格,既可體驗古老的飲茶樂趣,又有讓你擁有迷人的風味,曾是朝聖貢品。主要原料“風頭姜”,相傳是容美土司寨府附近的白鶴喋血化丹而...
茶葉簡介 茶葉史料 製作工藝 藥理與保健 沖泡注意 -
上甘茶
上甘茶是獨生長於中國福音山的薔薇科珍稀植物,可入茶入藥,口感甘甜純正。故名為“上甘茶”,上甘茶天然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和茶多糖,屬珍稀茶種,入口甘甜,口感較...
上甘茶典故 上甘茶介紹 上甘茶系列介紹 原產地 -
普洱[茶]
普洱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滇西南,是以其集散地普洱府命名的,元朝時被稱為“普茶”,在明朝萬曆年間定名為“普洱茶”。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普洱茶出普洱...
歷史 由來 主要產地 類屬 形態特性 -
中茶
中國茶, 英文名:Tea certificate for delivery,是對地球人健康的巨大貢獻。中國茶茶祖是神農,神農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國茶傳播...
基本解釋 茶文化 十大名茶 顏色分類 茶食 -
杏甘茶
杏甘茶是一種純植物配方茶,包含杏仁,余甘子,金銀花,淡竹葉,適用於口臭,咽炎,口腔潰瘍人群。
簡介 主要成分 功效原理 產品說明 成分含量 -
黑茶[茶類名稱]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
歷史沿革 產地分布 工藝流程 黑茶品種 食用指南 -
黑茶的功效與作用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
歷史沿革 產地分布 工藝流程 黑茶品種 食用指南 -
茶馬古道[文化]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
起源 歷史發展 形成過程 茶馬司 歷史線路 -
茶[中國傳統飲品]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
起源淺考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產地生境 品種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