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甘秋華年少時得到當地民間中醫謝桂瑞啟蒙,嗜好醫學,年十八立志究醫,博通群書,習誦《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傷寒雜病論》《瀕湖脈學》《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中藏經》《易經》等古醫籍,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於2001年廣西中醫學院研讀。畢業後又得當地有名的易醫名家甘麗榮面授,通過他的口傳心授,精心指導,耳濡目染,回歸傳統、讀經典、習易學。親自上山或到野外認藥、識藥、採藥、對藥物的炮製到臨床套用,觀察中草藥的自然生長環境,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與奧妙。同時積極蒐集民間的特效中草藥的秘方驗方,進行臨床驗效和整理,以肺癆散1號、肺癆散2號方,對肺結核病的治療,在民間有肯定的療效。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是至今為止我國衛生界所遵守的“預防為主”戰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擋病變發生的趨勢、並在病變未產生之前就想好能夠採用的救急方法,這樣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動權,達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術”。故朱震享在《格致餘論》中說:“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口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