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及注釋
原文人有置①甌②道旁,傾側墜地,甌已敗③。其人方去之,適有④持甌者過,其人亟⑤拘執之,曰:“爾何故敗我甌?”因奪其甌,而以⑥
![](/img/a/812/nBnauM3X0YjNwYzN1QzMzkzM0MTMxAzN1IDMwADMwAjMxAzL0M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①置:放置
②甌(ōu):盆盂一類的瓦器。
③敗:打壞,打破
④適:適逢、恰好。
⑤亟:急切。用法同“亟待解決”。
⑥以:把
⑦右:偏袒。
⑧不能直:指不能得到公正的解決。
⑨向:如果
有個人把盆子放在路邊,(那人不小心)倒向一邊,(盆子)墜落在地上,盆子已經摔破了。那人正要離開,恰巧有個人也拿著盆子經過這裡,那人急忙抓住拿著盆子(經過)的人,並且質問他說:“你為什麼打破我的盆子?”於是奪過他手裡的盆子,卻把(自己剛剛摔破的)那隻盆子給他。集市上的人大多偏袒那個先摔破盆子的人,拿著盆子的人竟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最終蒙冤離開了。唉!先摔破盆子的那個人如果見不到(拿著盆子的)人來,早就離開了。拿著盆子經過的人不幸碰到了他,竟然被迫拿他完好無損的盆子換了摔破了的盆子。事情的變化就是如此難以捉摸啊,而那些集市上的人也喪失掉了他們善良真誠的的本心啊!
寓意這則寓言用“甌”引喻,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整個社會黑白顛倒,是非不明。壞人當道,好人被欺凌。最為人落淚的是,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大眾,也在其中扮演著讓人心酸的“幫凶”角色,來欺凌善良的弱者。這則寓言的諷刺性和深刻性於此可見一斑。它批判了不分是非、善惡,不講公道的社會現象。
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
![歸有光](/img/9/363/nBnauM3XwUDO1MzM2MjN5gDMyITM5kjM3YTMwADMwAzMxAzLzY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本文選自《震川先生集》
![《震川先生集》封面](/img/2/1e9/nBnauM3X0gTNwgzN1QzMzkzM0MTMxAzN1IDMwADMwAjMxAzL0M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