甃墓

【詞性】詞組。 【解釋】一種習俗,為活著的人修墓。 【參見】

甃墓
【讀音】 zhòu mù
【詞性】詞組。甃,動詞,砌壘磚石;墓,名詞,埋葬死人之地。
【解釋】一種習俗,為活著的人修墓。修墓這種舉動,在一些地方稱之為甃墓。
【參見】
蘇軾集》“與陳伯修五首(之四)”:某謫居粗遣。筠州時得書甚安。長子已授仁化令,今挈家來矣。某以買地結茅,為終焉之計,獨未甃墓爾。
【相關風俗】
孩子是個獨苗,或者有病難養,為了防止“孤魂野鬼和外鬼外祟”把他的“魂魄”給勾去,在有人甃墓時,把這個孩子的鎖子放入墓中,象徵著將魂魄鎖在墓中,好像進入了“保險箱”。鎖是用白線勾成項圈,綰上一個鎖型的紅布片,是一個象徵性的鎖子。墓主去世停喪期間,在打開墓門之後前往墓地,象徵性地“開鎖”。開鎖前用白線勾若干圈做一個項圈,相當於掛鎖子的鎖鏈,剪一個鎖型的紅布片穿到線繩項圈上,再帶上一把真鎖。然後跟著大人到死者墓地,下到墓室內,把真鎖鎖掛在的白線項圈上,一邊開鎖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大體上是祈求平安、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之語。然後把原來鎖進去的象徵性的鎖子取出來,就算開鎖完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