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艦

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達68%。 2009年4月27日早晨,瓦良格在多艘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原來的泊位。 12月4日,瓦良格的艦島上開始吊裝塔狀桅桿。

瓦良格號航母是蘇聯帝國繼第一艘“定單105”(1143.5設計方案的工廠編號。“定單105”曾被命名為“提比里西”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於當年9月開工後,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定單106”(1143.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1985年12月6日,繼“定單105”下水之後,“定單106”(“里加”號)在0號船台安家落戶(一艦下水,後續艦於第二日上船台)。到了1988年,“里加”號船體建造成功,並於當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Varyag,俄語:Варяг)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達68%。
隨後,蘇聯解體,瓦良格號停工。
1998年4月,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 Limitada,香港創律集團的子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包括迪斯科舞廳、旅館和博彩設備等,日後將其停泊於澳門附近海域。
經過多方協商,瓦良格於2001年11月1日正式通過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經地中海畔的希臘比雷埃夫斯,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然而這艘以“賭船”名義購買的航母過澳門而不入,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抵達大連港。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的艱難遠航。
2005年,瓦良格號在沉寂三年之後,緩緩地拖進了不遠處大連造船廠第一工場2003年竣工的30萬噸級船塢,艦體塗上中國“海軍灰”塗裝,艦島塗上了鐵紅色的防鏽漆。此後,又是3年多的沉寂,瓦良格號的表面形態停止變化,但艦上一直有工人在忙碌。
2009年4月27日早晨,瓦良格在多艘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原來的泊位。當天上午,瓦良格就進入了剛剛落成的大連船舶重工在香爐礁新建的第三工場30萬噸級船塢。5月底,艦艏的蘇聯海軍航空兵徽章正在拆除,舷側的俄文艦名瓦良格——“БАРЯГ”也被鏟去。8月21日,瓦良格的艦島改造作業正式開始。9月初,瓦良格的艦島上又一次出現了腳手架。10月初,瓦良格修補後的艦島上出現了相控陣雷達的安裝基座。12月4日,瓦良格的艦島上開始吊裝塔狀桅桿。
2010年3月19日上午,瓦良格在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度過近11個月的船塢,停泊在距原船塢僅“一牆之隔”的30萬噸南舾裝碼頭。飛行甲板上出現了新的起倒式護欄。船體的艙室改為全封閉設計,原有的舷窗全部取消,這將大大改善居住性和三防能力。4月3日,瓦良格的艦島已經開始塗裝灰色的無機富鋅底漆
這次大改裝、特別是相控陣雷達基座的出現,已經讓大多數人相信中國海軍將啟用這艘1988年下水、至今仍未完工的6萬噸級大型航母。在此期間,2009年中船重工集團701所武漢黃家湖新區內的航母試驗建築曝光,其艦島上的相控陣雷達位置與瓦良格號一致,這更加堅定了人們的判斷。2010年5月,仿自俄羅斯蘇33艦載戰鬥機的殲15被網友拍到在瀋陽上空進行試飛。
2011年8月10日,我國航母平台10日出海試航。
瓦良格號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它將填補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的空白。從1988年下水至今,瓦良格號已經歷整整22年的風風雨雨,這段曲折的經曆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當然我們更應該感謝那位創造傳奇的人——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解放軍總後勤部原政委張文台上將2007年在清華大學演講時就曾提到,“前蘇聯解體的時候,他得到一條信息,烏克蘭打算出售還沒有服役的航空母艦,他立即動用全部的家產買了過來,並轉給了我們的科研單位,為我們的航母研發節省了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