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1月,保山縣解放。3月,保山縣10個區先後建立區委會,瓦窯隸屬第九區委員會,駐老營。1953年1月,第九區改為十二區委員會,駐老營。1956年2月至10月,十二區改建為瓦窯區,成立中共保山縣瓦窯區委員會,駐瓦窯。1958年10月,全縣13個區撤消,建立23個人民公社,第十二區分建成勤勞(老營)、勇敢(瓦窯)兩個人民公社委員會。1961年10月,全縣23個公社撤消,建立7個區委會,瓦窯、河灣、高山3個人民公社委員會隸屬老營區委會。1962年9月,老營區劃分為老營、瓦窯兩個區,成立中共保山縣瓦窯區委員會。1966年10月,14個區改建為47個人民公社,同時建立了公社黨委和瓦窯、潞江、汶上等6個區委會,瓦窯區委會領導瓦窯人民公社和河灣人民公社兩個委員會。1967年3月至1970年11月,區委和人民公社黨委由區、社生產領導小組和革命委員會先後取代。1970年12月,全縣行政區劃調整為26個公社(鎮),瓦窯公社於1970年12月成立公社黨的核心領導小組。1971年8月,瓦窯公社成立中共保山縣瓦窯公社委員會。1983年9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山縣改為保山市,1984年2月,瓦窯公社委員會撤銷,建立中共保山市瓦窯區委員會。1988年1月,撤區建鄉,成立中共瓦窯鎮委員會。1990年9月6日,省政府批准設立瓦窯白族彝族鄉,遂更名為中共瓦窯白族彝族鄉委員會。2005年11月28日,成立中共隆陽區瓦窯鎮委員會。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瓦窯雖屬開發較晚的地區,但由於地處交通要道,各種民族雜居,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的寬鬆環境更為社會主義文藝創作新人的成長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自八十年代以來,瓦窯形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文藝創作隊伍,瓦窯鎮中,有的是行政幹部、有的是公安幹警、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學生、有的是農民。瓦窯鎮一面完成本職工作,一面筆耕不輟,各類作品不斷在各級報刊露面,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代表人物主要有吳有春、祝正光、謝志強、趙金厚、林德忠、王發智、段發偉等。廣播電視:瓦窯鎮的廣播歷史可上溯至1970年。當時在瓦窯街建有一個廣播信號放大站,設一名專職工作人員。以公社駐地瓦窯中心,有線廣播輻射至各村寨,每戶配置一個小型喇叭,形成龐大的廣播網。放大站每天7:30—8:30接收電話線傳來的縣廣播站所辦節目,並負責轉播。80年代以後,隨著電影電視的普及,加上廣播線路老化,有線廣播網在瓦窯退出了歷史舞台。最後一條廣播線路(瓦窯至滴水)於1982年拆除。至2000年初,瓦窯鎮廣播站設專置幹部李建東1人,負責瓦窯鎮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廣播站配有擴音機2台、錄音機1台、音箱、麥克風數個。在財政所樓頂架設有4隻高音喇叭,每天早、晚各廣播一次,共約3小時,內容以轉播省台、中央台的新聞節目為主,同時結合形式,根據需要也自辦一些宣傳節目,每年自辦節目100期左右。中和、橫山、木瓜、安東等7個行政村在村公路駐地設定有高音喇叭,轉播省台、中央台的新聞節目和文藝節目。電視的普及,在瓦窯起步較晚。1984年,由瓦窯發電廠投資建起第一座差轉台,開瓦窯電視接收轉播之先河。接收大理蒼山轉播台的信號,能轉播中央電視台、雲南電視台的節目。1987年,由鄉政府和瓦窯發電廠共同投資,建起第一座地面衛星接收站。至1992年9月,瓦窯已建成三座地面衛星接收站,即下山接收站、二台坡接收站和中和接收站。三座接收站共投資7萬餘元。1996年7月,民眾集資8萬元,在瓦窯街開通了有線電視網。至2000年初,已有瓦窯、繁榮、下河灣、上河灣、中和、松坡等6個行政村開通了有線電視。其餘和行政村都建起了地面衛星接收站。
“十五”期間在“穩糧、促畜、擴林、壯企、”和“調優農業,擴大工業,發展科教,擴大勞務,改善交通”的思路指導下,瓦窯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發展。2005年全鎮生產總值達11073萬元,財政收入5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2元,鄉鎮企業收入達20203萬元,創總產值13850萬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到處呈現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瓦窯具有豐富的礦產,水利和天然草場等自然資源,在礦電工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將為瓦窯的經濟社會塗上重墨濃彩的一筆。瓦窯,保山北大門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瀾滄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希望無限,未來無限,商機無限。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勤勞樸實的瓦窯人民沐浴著十六大春風,以飽滿的熱情和嶄新的精神風貌,昂首闊步,挺進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