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

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

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是從前對環枕筋膜攣縮能引起頸椎椎動脈壓迫症,沒有人提起,而在臨床中這種病並不少見。這種病都是由於長時間低頭工作,環枕筋膜勞損變性,失去彈性,並攣縮,從而牽拉枕骨,使環枕間隙變窄,造成椎動脈被壓和枕小神經、枕大神經被牽拉,因此引起頭暈和枕部頑固性疼痛。

基本信息

局部解剖

環枕筋膜是項筋膜的一部分。項筋膜與項筋膜淺層和深層相續,它的上緣起於上項線上下緣,下部附著於環錐後緣、項韌帶及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別膜等處,並與脊筋膜相續。

病因病理

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環枕筋膜攣縮型頸椎病
頸椎動脈從第六頸椎橫突上的椎動脈孔上行,穿過6至2頸椎橫突上的椎動脈孔,在環錐後外兩側繞過環錐進入顱底,環錐弓上面有兩條椎動脈溝,椎動脈經過此進入顱底。

在正常情況下,枕骨大空的後側邊緣和環椎之間有一個間隙,所以椎動脈在環椎椎動脈溝里是很寬鬆的。當環枕筋膜因勞損或損傷而變性攣縮時,這個間隙就變窄了,椎動脈就會受到擠壓,影響大腦供血量而引起頑固性頭暈,視物模糊等症狀。

臨床表現

由於椎動脈受到擠壓和扭曲,血流量減少,引起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又因枕大神經、枕小神經等都從筋膜穿過,筋膜攣縮變性後使之受到擠壓牽拉,引起後腦勺處頑固性疼痛或麻木。

此病對脊髓和神經根均無重要影響,所以一般不出現脊髓和神經根受壓現象。

診斷

① 後腦勺頑固痛麻;有椎動脈受壓症狀。

② X線頸椎正位片無實質性診斷價值,側位片示環枕間隙前緣稍寬。

③ 排除結核、腫瘤或其它感染性疾病。

治療

(1)小針刀治療

讓患者正坐方凳上令頭後仰,在樞椎棘突和後腦勺接觸的地方選作進針點。然後讓患者正坐低頭,醫生將刀鋒壓在進針點,使針體和進針部位骨平面垂直進針,使刀口線和頸椎棘突頂線平行。進皮之後,使刀口線和頸椎棘突頂線垂直,進行橫排切開三至五刀。(注意事項:針刀千萬不能下滑,嚴防刺入環枕關節腔,損傷脊髓。)

(2)手法治療

讓患者俯臥治療床上,令其下頜和床頭邊緣齊平。讓助手雙前臂壓住患者背部,雙手挽住患者肩部,醫生將床頭邊緣墊上薄枕,並使患者稍抬頭,下頜勾住床邊緣的薄枕處,醫生左手托扶患者下頜,右手放於患者後腦勺處,向患者頭頂偏下方向下壓後腦勺,和助手形成對頸後部位的對抗牽引。醫生牢牢托住患者下頜,不使下移,從醫生右手下壓牽引起,一至兩分鐘後,右手突然加大用力,彈壓後腦勺一至兩次。

(3)硬紙板固定

將事先預備好的硬紙板裹好紗布,圍於患者頸部,用白布帶固定。

囑患者不得轉到頭部,睡覺不要墊枕頭,白天夜晚均要保持頭的中立位。15天解除固定,頭部始可自由活動。

(4)藥物治療

處方:當歸尾10g;桃仁10g;紅花10g;制乳沒各6g;桂枝10g;川芎,8g;紫丹參10g。

水煎煮,服時加白酒少許。

加減法:頭暈加白芍10g;杭菊花10g。

視物不清加杭菊花10g;草決明10g;蜜蒙花10g。

肌肉疼痛加防風10g;制川草烏各6g。

上肢麻木者加防風10g;制川草烏各6g;羌活10g;秦艽10g;絡石藤10g;銀花藤30g。

欲吐不吐者加黨參10g;柿蒂10g;生薑10g;川黃連10g。

心律慢者加肉桂2g;制附片10g;黨參10g。

心律快者加朱伏神10g;麥冬10g;柏子仁10g;連心10g。

胸悶不適者加廣木香10g;枳殼10g;川朴10g。

身體瘦弱、氣虛血虛者去桃仁、乳沒,加黨參10g;灸黃10g。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